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中华武术:传承数千年的文化蕴含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8-1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论语》记载了孔子高超的射术

     

    举手投足,风生水起

     

    呵呼吐纳,气贯周身

     

    中华武术,源自人类攻击自卫本能,但又远不止是拳脚打斗的蛮力比拼。

     

    千百年来,一脉传承而来的拳械套路、功法理论浩若烟海,多得难以数清。

     

    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

     

    每一个动作,都需要调动周身每一根神经去努力感受。

     

    每一个武术门派,都有着一段传奇曲折的历史。

     

    纵观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还没有哪一种传统搏击技巧,具有如此丰富的技术理论体系;也没有哪一种搏击技术,具有中国武术这样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当一个初习武艺者面对博大精深的武术时,常会有高山仰止、不得其门而入之感。于是,传说中的习武秘籍就成为进身武林的不二法门。

     

    习武秘籍,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武术功法及兵器演练图谱,它是记录中华武功发展历史的珍贵资料。可是,它究竟出现在何时?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又是如何传承至今的呢?

     

    位于上海的中国武术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座武术专业博物馆,馆藏数百件古代兵器文物和文献典籍。根据研究人员搜集的编目,较早记录武术技法的书籍是东汉班固所著《汉书》。《汉书·艺文志》“兵书”类的“兵技巧”部中介绍了武术,共有13家、199篇。其中“手搏六篇”、“剑道三十八篇”、“蒲苴子弋法四篇”是对汉代武艺的专门介绍。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专著原文都已亡佚,仅有篇目名称。但从标题名称来看,可以明确判断是较早的武术技巧专著。

     

    但武术早在汉代之前就已经起源了。武术的本质是攻击,这是人类的天性,为了获得食物、保护自己,攻防能力是必须的。这也是武术的源头。但是本能还不是武术,只有当本能变为自觉,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攻击技能时,武术才开始萌芽。

     

     

     

    古老的岩画也是一种特殊的"武功秘籍"

     

    抛开文字的历史,武术起源的证据在更早期的岩石上。

     

    云南沧源岩画,真实记录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代先民的战争和狩猎场面。画面构图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人物造型古朴,用铁矿石粉末和动物的血液混合涂染,色彩呈暗红色。根据学者的解读,这些岩画描绘的是原始部落时期狩猎、战争和祭祀场面。

     

    广西、新疆、青海等地也陆续发现一些类似的岩画,年代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商周时期,跨越年代可谓久远。虽然图画兼有庆典、祭祀等功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打斗人物形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承担着教授部落内部成员狩猎和攻击技巧的功能,堪称最原始的武功秘籍。

     

    □武术最初的发展,与军事国防是分不开的。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武术则被赋予更多道德教化内容。

     

    商周时期冶金技术成熟,兵器战具大量出现,包括戟在内的五种长兵器,是当时军队配备的常规武器。兴兵打仗也开始采用车战方式,这对士兵的武艺提出新的要求。首先由弓箭手发起进攻,待双方逼近,则挥舞矛戈殳戟,近距离搏杀。因此,驾车、射箭技术,使用长兵器的力量和技巧,都是士兵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武术史研究者看来,古代兵器包含丰富的技巧信息,也是反映那个时代武术发展状况的军事武术秘籍。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武术渐渐脱离纯粹的军事范畴,被赋予更多道德教化内容。

     

    春秋末期的曲阜县城,一所学校的门口,一群学生正在练习射箭。当他们的老师走出大门,拿起弓箭时,立即引来许多百姓的围观。这位身材高大的老师,就是孔子。孔子的学堂开设科目很是特别,不仅重视诗文写作,也注重武艺和艺术教育。学校里教授六个科目,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统称为“六艺”,其中有两项属于军事武艺内容。射,是射箭技术。御,是驾驭战车的技术。

     

    在孔子看来,射箭不仅是武艺,还是培养礼仪品德的重要内容。《论语》里孔子曾经说,君子不会轻率与人争斗,如果一定要争高下的话,那就射箭比武吧!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先对立行礼,表示礼让,然后开始比赛。不论输赢结果如何,比赛结束后,两人对饮一杯酒,以示礼貌。孔子认为,君子之争,输得起比赢更重要,应始终保持人文礼仪和君子风度。孔子寓礼于武的教育思想,是汉字武的最佳阐释。

     

    中国武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呈现出注重内涵的哲理化趋向。《吴越春秋》记载了最早阐述击剑理论的武术名篇,这就是人们熟悉的越女论剑。

     

     

     

    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复原图

     

    越女是春秋时期一位隐居江湖的剑侠。范蠡奉了越王勾践之命,聘请她担任军中武师。两人行走途中,一位名叫袁公的白发剑客挡住去路,扬言要打败越女。于是范蠡亲眼目睹了一场颇富武侠意味的比武。

     

    两人以竹枝代剑,越女先是退守,后来猛然一招击中,袁公自知不敌飞身上树遁走。来到越国都城,越王勾践向她请教剑法,越女娓娓道出自己的击剑之道。她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猛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

     

    越女论剑堪称世界范围内最早的武学理论名篇,但是对于一个初学者,这篇文章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因为史学家对于武艺本身的细节描述过于简略。这或许是由于汉代之前的文字,大多是写在竹简上的,窄窄的竹片限制了插图形式的表现。

     

    □那么汉代时,到底有没有图文并茂、我们所熟悉版式的武功秘籍呢?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一批距今两千多年、西汉时期的帛画,震惊了学术界。当考古工作者将这幅残破的帛画拼贴一起的时候,立即被画面中数十个形态各异的人物所吸引。他们衣着各不相同,有的高举双臂、引颈向天,有的俯身弓步,酷似武术中的马步站桩。

     

    这幅帛画长约100厘米,高40厘米,分上下4层,每层11人,共绘有44个人物。其中男、女、老、幼均有,或着衣,或裸背,均为工笔彩绘。仔细查看,除个别人物使用器械运动以外,多为徒手操练。

     

    依稀可辨的文字图注弥足珍贵,由此揭开这幅帛画的庐山真面目。图注文字一般位于每个人物旁边,这与后世武术古籍的版式相似。文字内容都与鸟兽动物相关,涉及鹞、鹤、猿、猴、龙、熊等八种。

     

    专家们最终的研究结论是:这幅帛画是一种先秦健身术的图解教材,名为导引术。

     

    庄子曾对此有过记载: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导引之术。导引健身术,是一种模仿动物体态,注重调整呼吸的健身体操。古人的健身观念认为,有些动物具有长生不死的本领,人们模仿这些鸟兽的动作姿态,就可以达到舒展经络长生不老的目的。

     

    考古专家因此将它命名为导引图,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图解健身文献,也被武术史研究者誉为最古老的导引健身秘籍。而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是健身与技击两方面并重。武术不仅仅是打沙袋和铁砂掌,还有更多舒活筋脉的养生内容。健身和技击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无法截然分开。

     

    因此有人说养生术和武术是同源而发展异途。象形拳,是古代武术家最为独特的发明。传承至今的种种奇特拳法,如猴拳、鹤拳、虎拳、螳螂拳,都是源于象形观念,与马王堆导引术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这正是中国武术与其他国家传统技击术的最大区别,也是武术传承数千年而不衰的魅力源泉。

     

    □时光之轮向前运转,越过了战火频繁的三国魏晋南北朝和短暂的隋朝,直至大唐盛世。通过这一时期石刻造像、兵器甲胄等出土文物我们可以看到,军事武艺已得到长足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也许是由于没有受到重视的缘故,导致武学文献专著散失无存,无迹可寻。

     

    不过唐代时,许多武术招法出现在了诗辞歌赋当中。请看诗仙李白描写书剑豪侠的千古名句:

     

    仗剑行天涯,抚剑夜吟啸。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出龙泉。

     

    李白的诗句,散发着迷人的武侠浪漫气息。

     

    而武侠文学的先行者——唐代传奇,也留下许多经典的魔幻武功典型,为后世神秘化武功秘籍开了先河。唐传奇名篇《聂隐娘》,描述了一种神话般的所谓飞剑技艺。

     

    聂隐娘掌握一种飞剑法术,她的宝剑是一种被施过法术的神剑,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可以缩成一只弹丸大小,藏在发髻中;要使用的时候,只需意念催动,弹丸就展开成一柄宝剑,腾空飞翔千里之外,瞬间斩杀敌人,这就是所谓的千里飞剑、取人首级的神奇武功。

     

    宋元以后,中国武术发展完备,全面走向成熟。真正意义上的武术秘籍出现在明代,代表性著作有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武篇》,程宗猷的《耕余剩技》,俞大猷的《剑经》。

     

    这些著作不同程度地记载了拳术、器械流派及沿革,以图文并茂方式讲解动作特征、要诀以及功法理论。但是书中语言朴实无华,与人们想象的神功秘法相去甚远。

     

    中国武术从远古时代发端,至明清时期达到理论化系统化的成熟阶段。

     

    历代热爱武术的人们将自己的智慧心血融入其中,传世的拳法图谱、出土兵器和相关文物文献,被誉为真实再现古代武术面貌的、看得见的武术秘籍。

     

    □但是有了武功秘籍,并不等于功夫上身。

     

    外练筋骨皮,说的是这些硬功夫——铁砂掌,金钟罩,铁头功,种种令人眩目的抗击打功夫,都在挑战习武者身体的承受极限。而内练一口气,说的是中国武术无处不在的气。

     

    有形的气,在呼吸。听得到、看得见。

     

    无形的气,则需要一点想像力。

     

    人们常说的意守丹田,更形象的说法是用“丹田呼吸”。

     

    但是中国武术的气,又远远不止是呼吸。气、穴位、经络,是古代中国人对于人体的独特认识,武术的功法理论体系由此构建。虽然人们看不见、摸不到,但是气却被公认为是武术魅力的源泉。一个比较接近事实的解释,气,是武术独有的对于自己身体的感知训练方法;套路,是将技击攻防的招式连续演练的串联编排。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可以说最好地概括了武术的内外双修理念。

     

    然而这些功夫学有小成,还只算得上是初入武林的新手。写文章的人讲功夫在诗外求,习武人讲武德为行走江湖的头等大事。

     

    武术在今天已经被淡化了其原本单纯的技击攻防功能,而成为强健身体、提高修养的文化生活方式,但习武者对于功夫二字的追求却一直没有停止。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对与武术的认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习武招式、套路的技术层面,也不满足武侠小说渲染的神秘玄幻,而是希望理性的探求武术这一传承数千年传统体育的文化蕴含。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