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2007)的学校评估活动中,我有机会接触到几份学校近年起草的相关材料,学到了不少东西,也促进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以下所说的,便是这些片段的思考。 首先,在北大精神、传统的问题上我们有了一些新的提法,而且这些提法在我看来是很可喜的。如有一份报告里说:“北京大学逐步形成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在这个表达中,把“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并列,一个作为传统,一个作为精神。不管把哪一个叫做传统,哪一个叫做精神,这样的提法希望照顾到北大办学方针和精神传统的各方面,应该说是颇费了心思的。又如,一份文件中强调,“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北京大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核心价值观”,这个提法在我看来是很重要的,其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以前的注意力总是集中在北大传统、精神的方面,而以往在北大传统、精神的概括方面,又是突出其社会性的精神,如爱国、民主等等。而这个提法要求我们注意提炼北大的教育理念和核心价值,注重北大作为大学教育重镇的本身,应当说这是新的变化,反映了新世纪以来我们对于北大作为大学的教育本色的更深关注。再如关于北大的特色,也有一些新的概括,自评报告里说:“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北京大学的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统,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重视基础、尊重选择的教育传统。”这就把北大基础教育、本科教育的特色和传统也作了概括。这些都说明,比起以前只讲北大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我们现在的理解要丰富多了,既注意到北大的社会历史积淀,又开始重视北大的教育特色和精神。当然,我并不是说这些提法已经尽善尽美,而是说这些新的提法显示出十年来我们在理念思考上的进步,值得进一步推进。 在有关北大近期规划的讨论中,一些讲话和文件,反复提到一些比较新的概念,这些概念以前大家注意较少。 使命。国外著名大学一般都有所谓“使命”的陈述,显然,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加,北大也希望在这一类形式上有所表达。有一份报告里说,“北大应当认真凝练一下自己使命和任务,……任务与使命是学校的宣示,表明了他对社会的承诺。”综观国外各著名大学的使命陈述,无非是强调三大主题,即教学、科研、服务,只是具体表述的方式各有不同。所以,关于使命的陈述,我觉得发挥的空间是有限的。在这几种材料中,也已经有了几种关于使命的表达,其中的一种,我觉得较好,但还可以作一些调整,如调整为:“北京大学继承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坚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致力于继承、创造和传播知识,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在教学、研究等领域追求和保持卓越水平,并以此引领文化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及人类的福祉做出贡献。”当然,使命的陈述,可以有中英文两种版本,两种版本的表述可以略有差别,以分别适应不同的境况。 定位与任务。现有的几份文件有关定位和任务的表述我觉得基本上是可取的,但也可以对已有的表达做了一点综合和修改,比如,可以综合、修改为以下的表述:“北京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理学、医学和技术科学为主的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学校以知识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北京大学努力成为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成为认识世界、探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与理论依据的前沿,成为科技知识创新、思想学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融汇的平台。北京大学的近期任务是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这段话前半部是讲定位,后半部是讲任务。如大家所知,后半部的文字来源于百年校庆时的正式陈述,我们今天在考虑使命、任务时,不可能旁置不用,我想可以明确把它作为任务来表达,并且可以根据新的认识对之作一点修改。如原文强调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但从人文学科的角度看,对和谐的认识、对公平的探求,都不是“未知”“客观”这样的词汇所适合表达的,我的修改意见主要是改变以前只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了解真理、认识的片面性,新的表述可以容纳人文学科对真理、知识的理解。 培养目标。我赞成这样的表述:“北京大学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为中国和世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原有的表述是“为国家和民族”,我觉得可能嫌于重复,如果改为“为中国与世界”可能更好。 那么什么是北大的教育理念?什么是北大的核心价值?在这方面,虽然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但目前大家的态度是一致的,都把这种探讨看作是一种建构性的工作。就是说,北大的教育理念和核心价值,并不是现成地摆在那里的东西,而是我们要结合北大的历史实践和理想目标,通过主观能动的思考加以提炼出来。有一份文件说的好:“核心价值观要经过总结传统、展望发展而提炼出的一些学校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应当能够在宏观上指导学校各方面的工作。” 关于这一点,我想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一个大学的教育理念应该体现了这个大学的历史特征,彰显了这个大学的思想风格,凝聚了这个大学的教育特色,标示出这个大学的精神气质,贯通在这个大学的校园氛围。目前一些大学的教育理念多提炼为一句简约的话,从这样的角度来要求,对于北大,如果说有哪一句话最为适合表现北大的教育理念,我认为应该是“自由的教育”。对于“自由”以往有不少误解,王义遒前副校长最近有一篇文章特别指出了这一点。作为教育理念的“自由”包含了多重意义,如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意义,也包含了古典自由教育的意义,还包括了个性的自由发展、培育自由人格的意义等。当然,只用一句话有时难以表达一个大学多重的理念,特别是一个有着多重传统的大学,可能需要几句话来表达。同样,校训也是如此,校训不应该只是学风的表达,而应该体现一个大学的根本追求,体现它的核心价值,从这个角度说,考虑到北大的传统和北大人的认同,我以为北大的校训可表达“自由、真理、责任”,或者表达为以这三个词为关键词的短语。其实,在“自由、真理、责任”这里,虽然没有出现动词形式的成分(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和光明”,密西根大学的校训是“艺术、科学、真理”),但无疑包含了追求自由、献身真理、担当责任的意义。 所谓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管理学常用的一个概念,现在变成为可用于任何社会集团、组织、机构团体而表示其根本价值理念的一个概念。这也是可以的。一个大学的核心价值观,应该能表现出它的精神追求,我想北大的核心价值观,如果采用古典的形式,可以表达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国哲学的名句,是宋代哲学家张载讲的话,冯友兰先生称之为“横渠四句”。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精神。校训本来也可以采用古典形式的表达,选经典名句的好处是可以减少争议,但中国古代的一些经典名句近代以来已经被许多大学所采用,如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确实很好。我们北大校训在历史上没有采用这样的形式,今天也应当避免与其他大学校训重复或雷同,虽然我们仍然可以找出经典名句作为校训,但我们也可以在核心价值观的表达上古为今用(当然上面所表达的校训和核心价值也可以互换)。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四句中的第三句“为往圣继绝学”,在今天我们的运用和理解中,“往圣”是包括中国和世界的一切文明创造者,表达我们传承文明的宏远博大的意愿。 最后,我也想指出,教育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既要讲究形式的表达,又必须具体化,把北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传统结合起来,把核心价值观和具体的道德规范建设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有骨有肉的有机体。另外,正如我十年前纪念百年校庆的文章所强调的,北大的学术性精神和传统如“学术至上、大师中心”,在近年仍未得到很好的总结和提倡,需要在提炼大学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引起重视。 北大的教育理念与核心价值,需要集思广益,通过许多人一起参与讨论、提炼,以达成共识。以上所说的,是我作为北大普通教师的一点思考,作为对110年校庆的一点个人的奉献。 ( (陈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78级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