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奥运开幕式上的“缶”是个什么东西?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8-10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缶本是用来装酒的瓦器,敲打起来就算是音乐了。战国时候,秦王和赵王在渑池地方喝酒,秦王为了助酒兴,要赵王击缶,慑于强秦,赵王无奈只得不情愿地敲了一下缶,但秦王自己竟不敲,赵王的大臣蔺相如看不过去,一定要求秦王敲,不敲他就拼命,秦王没办法,只好也敲了一下。

     

    原文: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鲊秦王,以相娱乐。”【集解】:风俗通义曰:“缶者,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也。”【索隐】:鲊音缶。【正义】:鲊音瓶。秦王怒,不许。於是相如前进鲊,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鲊。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正义】:溅音赞。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怿,为一击鲊。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鲊”。

     

     

     

     

    可这张艺谋击的是那门子缶啊?我承认,击缶部分“声光电”效果是很有感染力的,千人整齐有节奏的表演是很能唬住一帮对中国文化不是太懂的外国友人的。但我看了击缶表演的道具,不禁哑然失笑。这难道就是古代文明传承中的“缶”嘛?整一个现代声光电锣鼓。

     

    击缶而歌,确实是我们古代先人曾有过的音乐演奏形式。《诗经·陈风》中就有“坎其击缶”的记载,历史悠久,考证起来可以远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夏、商时代。“缶”是什么。“缶”起初为先民们装食物、饮料的器皿,后发展为打击乐器。后来“击缶”演变为击“缻”。缻是盆盂一类的瓦器,很像个小碗。可见,“缶”是一种比较大众化的、较低级的陶瓦乐器。

     

    据《墨子·三辩》中记载:“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殓冬藏,息于缻缶之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礼乐的选用在当时是有很森严的等级制度,“击缶”则只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的娱乐,诸侯贵族是要听钟鼓之乐,而士大夫阶层选择的是竽瑟之乐。

     

    竽瑟也是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之一。滥竽充数的成句故事大家都听过吧,东郭先生吹的那乐器就是竽。古瑟由整块木料雕凿而成,长方形,一张有20多根丝弦,分三组,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稍大型乐器。《诗经·小雅》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的记载。这是见于古籍最早的记载,说明瑟也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同时还说明“鼓瑟”用于祭祀等庄严肃穆的活动。

     

    又《周易·离》九三爻辞载:“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耄之嗟,凶。”意思是说,在太阳西沉时,不叩击瓦器而歌唱那就是垂暮老人的嗟叹。意思是在老人临死之前,不鼓缶而歌是不吉利的,鼓缶唱歌是安抚老人的礼仪行为。这里的“鼓缶”是丧礼的内容,“鼓”只是一个动词,“缶”是乐器。可见“鼓盆·击缶”先是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的娱乐内容,后演变为丧礼习俗的礼乐。如《庄子·至乐》中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妻子死了,庄子认为人死后不应该悲伤,应该高兴地送其走,于是鼓盆而歌。

     

    战国时期,在有名的渑池大会上,秦王喝到兴头上强迫赵王为其弹瑟,并命史官记录下来以辱赵王,蔺相如遂以血溅五步逼秦王击缶以相娱乐,相应的使秦王的身份更降一级,以回击赵王鼓瑟之辱。可见这个“击缶”并不是很有脸面的事情。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