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郑玄的郑学 两汉经学最大的学派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8-0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经学家郑玄

     

    郑学,亦称“郑氏学”、“通学”、“综合学派”等,是指东汉末由郑玄开创的经学学派。

     

    郑玄是东汉的儒家学者、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经学家。他曾师事第五元先、张恭祖、马融,先后研习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然后网罗众家之说,把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通融为一。郑玄在经学上的重大成就,使他成为汉代最大的“通儒”,同时也是两汉时期儒家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站在“通学”的立场上,遍注群经,“整”而“齐”之。根据史籍记载,郑玄曾注解过《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以及《中候》、《乾象历》;又撰写了《天文七政论》、《鲁礼褅袷义》、《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等,凡百余万言。范晔评价他说:“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后汉书·郑玄列传》)

     

    郑玄的弟子数以千计,郑学也曾风靡一时。以后从魏晋至隋唐,郑学的流传始终很广。清代乾嘉学学派提倡“汉学”,对郑学十分重视,颇多发挥。

     

    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称“礼是郑学”,究其原因,一因郑玄礼学著作甚多,特专精于礼学;二因自郑玄兼注《三礼》,始有所谓《三礼》之学;三因郑玄能将其礼学付诸实际运用,为朝廷制礼;四因郑玄能以礼律己,“非礼不动”。然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自郑玄兼注《三礼》之后,后世之治礼学者皆以郑学为宗,而不可舍其书,自魏晋至隋唐皆然,故孔氏有“礼是郑学”之称。

     

    一、魏初郑学的盛况

     

    汉末魏初,郑氏门徒遍天下,经学界几乎成了郑学的一统天下,郑学大盛。郑门弟子超过万人,他们或在朝廷为官,或任博士,或从事著述,或于民间收徒讲学,共同传授郑氏经注,阐发郑学。田琼在汉魏之际任博士,时王粲对郑玄《尚书注》有疑问,撰《尚书问》4卷,田琼与韩益合撰《尚书释问》4卷,共同匡正其谬,答王粲之问以申郑义。宋均魏初任博士,他继承并发展了郑玄的谶纬学,遍注群纬,成就卓著。刘熙亦曾为博士,发展了郑玄以音求义的训诂原则,专用音训,撰《释名》8卷,是一部汉语语源学专著。程秉,博通五经,著《周易摘》、《尚书驳》、《论语弼》,凡三万余言。任嘏亦著书38篇,四万余言。如此等等,郑学成为当时最大的学派。当时,朝廷讲论经义均采用郑注,儒生、学者皆为郑学的博大宏通、无所不包所震撼,转而崇尚郑学,大批经生属意于郑注,不复更求各家,正如皮锡瑞所说:“当时莫不仰望,称伊、洛以东,淮、汉以北,康成一人而已。咸言先儒多阙,郑氏道备。自来经师未有若郑君之盛者也。”(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中衰时代》。)

     

    二、三国时期王学与郑学的对立

     

    魏文帝以后,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实行,已不以经术取士,选官重门第,看阀阅,经学开始衰落,然因士族最讲究礼,而郑玄对礼最为精通,故所注《三礼》受到重视,郑学仍有相当的地位。三国时期,已有人在郑学之外标新立异,如魏有王肃,吴有虞翻,蜀有李 。王肃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曾习今文经,又善贾逵、马融的古文学,故兼通今、古文经。他亦遍注群经,为《尚书》、《诗经》、《论语》、《三礼》、《左传》等作注,又撰定其父王朗所作《易传》。他亦采今、古文说,然专与郑学对立:郑玄用古文说,他则以今文说予以批驳;郑玄用今文说,他则以古文说予以批驳。他甚至伪造《孔子家语》、《孔丛子》,还根据《孔子家语》立论撰《圣证论》,假托孔子和孔子子孙的言论,以讥短郑玄,遂形成新的经学派别--王学。但直至魏末,由于郑玄弟子众多,朝廷论讲经义仍用郑玄经注。高贵乡公曹髦亦主郑学,他常亲临太学,讲《易》、《尚书》、《礼记》。一次,讲《尚书》以后,赐执经亲授者司空郑冲、侍中郑小同等各有差,以示崇尚郑学。司马氏集团掌握朝廷实权以后,因为王肃与司马氏集团有联姻的关系,所以王肃所注诸经及其父王朗所作《易传》都被列为学官,皆设置博士。王学博士有政治势力作后盾,有恃无恐,连皇帝也敢反驳。甘露元年(266),高贵乡公到太学向诸儒询问经义,而博士不顾他主张郑学,竟以王学观点相对答。高贵乡公问:《尚书》中郑玄注“稽古”同天(《尚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注,《郑氏佚书》本。),认为尧是效法天的,王肃则注“稽古”为尧顺考古道而行之。二义不同,何者为是·博士庾峻回答说:依据《洪范》(按:此指《尚书洪范传》)“三人占,从二人之言”的古例,贾逵、马融和王肃都注为“顺考古道”,因此,王肃的注说是对的。高贵乡公又引孔子所说的“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予以反驳,认为尧的美德就在于效法天意,“顺考古道”不足以表达尧的德行。庾峻则以他“奉遵师说”为由,把皇帝的反驳顶了回去(《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这说明,郑学的地位在魏末受到王学的严重挑战。

     

    三、三国时期郑学的崇信者、捍卫者

     

    三国时期,尽管王学因为有政治背景而地位抬高,但主张郑学、崇信郑学者大有人在,他们挺身而出捍卫郑学。这些人有郑玄弟子或再传弟子,也有郑学的爱好者。

     

    ()魏国魏国崇信郑学者,主要有王基、孙炎、马昭、张融等。王基(·-261),字伯舆,魏东莱曲城(今山东莱州东北)人。青年时曾入琅邪界游学,崇尚郑学。黄初中,察孝廉,除郎中,擢中书侍郎。王肃著诸经传解及论定朝仪,改易郑玄旧说,而他据持郑氏经义,常与之抗衡。后作《毛诗驳》1卷,据持郑义。孙炎,字叔然,魏乐安(今山东博兴西南)人。曾受学于郑玄之门,人称“东州大儒”。征为秘书监,不就。王肃集《圣证论》讥短郑玄,孙炎驳而释之,作《周易》、《春秋例》、《毛诗》、《礼记》、《春秋三传》、《国语》、《尔雅》诸注,又注书十余篇。今存有《尔雅注》和《礼记注》佚文。其书皆为驳王卫郑而作。郑玄虽未对《尔雅》作注,但对《尔雅》很有研究。孙炎为郑玄《尔雅》之学的继承者,其《尔雅》注承绪师说,又发扬光大,深得郑玄之旨。其《礼记注》对《礼记》篇目次序有调整,其注仍宗郑玄,故《旧唐书·元行冲传》说:“郑学之徒有孙炎者,虽扶玄义,乃易前编。”马昭,曾为中郎,信守郑学,王肃规玄数十百件,昭“上书以为肃谬”。他指斥《孔子家语》为王肃伪作,孔颖达《礼记·乐记》疏引马昭云:“《家语》,王肃所增加。”张融,曾为博士,王肃改郑68条,融核之,将定臧否,“称玄注泉深广博,两汉四百余年,未有纬于玄者”(《旧唐书·元行冲传》。)

     

    ()蜀国蜀国崇信郑学者,主要有许慈、姜维。许慈,字仁笃,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师事刘熙,为郑玄再传弟子,善郑氏学。治《易》、《尚书》、《三礼》、《毛诗》、《论语》,宗郑说。建安中,与许靖等俱自交州入蜀,与胡潜并为学士,与孟光、来敏等典掌旧文。姜维(202-264),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东)人。《三国志·蜀书·姜维传》云“好郑氏学”,然不言其何所师受。维“乐学不倦,清素节约,一时仪表”,为蜀汉奉义将军、辅汉将军,封当阳亭侯。姜维远处天水,与北海相去甚远,而好郑学,足见郑学影响之大。

     

    ()吴国吴国崇信郑学者,主要有薛综、徐整。薛综,字敬文,沛郡竹邑(今安徽宿县北)人。少依族人避地交州,从刘熙学,为郑玄再传弟子,是郑学崇信者。仕吴为五官中郎将,除合浦、交 太守。后官至尚书仆射、太子太傅。所著诗、赋、难、论数万言,名曰《私载》,又定《五宗图述》、《二京解》。徐整,字文操,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吴太常卿。《隋书·经籍志》著录其所撰《毛诗谱》 3卷,而《经典释文·序录》云:“郑玄《诗谱》二卷,徐整畅,太叔裘隐。”卢文 《释文考证》云:“畅谓畅明郑旨,隐谓诠发隐义。”说明徐整于郑氏《诗谱》有申衍畅明之功,并非别撰《诗谱》。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