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正在使用的中学语文课本上选有余秋雨先生的两篇文章,一篇是《道士塔》,一篇是《莫高窟》。我读了一下,觉得我们的教材编写存在不小的问题,故提出来,请方家指点。 《莫高窟》开篇是这样一段话: 莫高窟对面,是三危山。《山海经》记,“舜逐三苗于三危”。可见它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早得与神话分不清界线。 首先,《山海经》里没有“舜逐三苗于三危”这句话。查《尚书·舜典》有“(舜)窜三苗于三危。”《孟子·万章》有:“舜……杀三苗于三危。”《庄子·在宥篇》却有“尧……投三苗于三峗。”这句话的来源大概在这些书里。 其次,关于“三苗”,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解释说:“三苗者,缙云氏之子,即饕餮也。”缙云氏就是黄帝,也叫有熊氏(参见《史记·五帝本纪》中关于黄帝的注)。可见,“三苗”也是黄帝之后,即我们现在说的炎黄子孙。因此,不管“三苗”与今日之苗族有无关系,她也是华夏一支。把三危山说成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那么,“三苗”就被划出华夏文明,而属于“非华夏文明”了。这样的叙述不仅不符合历史,更不符合我们今天对于华夏文明的解释,还可能产生一些民族之间的误解。 文章接下来说: 那场战斗怎么个打法,现在已很难想象,但浩浩荡荡的中原大军总该是来过的。当时整个地球还人迹稀少。哒哒的马蹄声显得空廓而响亮。 中国古代在夏朝才有青铜器,西周末或春秋初才有铁器。战马的出现至少在商周之后。因此,帝尧或帝舜时代的战争,只能是石头、木棍,或许有竹木弓箭。所谓“哒哒的马蹄声”至少要在上千年以后才会听到。 最后,文章是这样结尾的: 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这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莫高窟中的飞天,是佛教所说的六道之一或十界之一,现代中国人怎么能够是他们的后代? 《莫高窟》是在《语文读本》中,另一篇《道士塔》就在《语文》课本中,是每个中学生在课堂上必修的文章。文章的开头这样说: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 “圆寂塔”不知是何物。和尚死了,叫圆寂。塔是佛塔的简称,又叫宝塔,可以藏舍利和经卷,是从印度传来的。把“圆寂”和“塔”结合一起,给人的意思是:这是一种让和尚在上面圆寂的塔。这大概是作者的异想天开,世上从来还没有这种东西。不知何故,作者对于这种毫无根据的说法反而有点执着和痴迷,在文章的结尾,他又这样写道: 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 “圆寂塔”已经是子虚乌有,而王“道士”与“圆寂”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因为只有说道士羽化成仙,从来没有听说道士“圆寂”。此外,这句话中的“走过……塔前”也有语病。 问题还在于,这篇文章题名“道士塔”,是指王圆箓的坟墓,这就对我们的宗教常识提出了严重的挑战。王圆箓是道士,道士的墓穴应该叫玄宫。道士的墓能不能叫“塔”?据我所知,前人从无此说。或许现代人把他的墓按照佛塔的形状来建造,可是它的名称是否能叫做“塔”?至少目前没有定论。作者没有意识到,他要说清这个问题,需要用多少知识来论证!因此,无论如何,用“道士塔”作文章的题目是有问题的,实质上是不能用的。 作者对于佛教与道教常识的模糊还表现在以下一段话中: 道士想到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 课本中对“天师”和“灵官”都有注释,但没有给“菩萨”注释。因为菩萨是佛教中之物,当然无法注释。作者分明又把佛教与道教混淆了。 《道士塔》中还有一些其他问题,例如: 不幸由他(王圆箓)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最灿烂的文化…… 但他们没有那副·赤赤·肠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着重号为引者加) 把敦煌宝藏说成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大概不准确。除作者外,几乎没有人敢这样说。而“赤肠”更是不知何意?成语有“赤胆忠心”和“古道热肠”,没有听到“赤肠”之说。 以上只是我粗略阅读发现的问题,也是我首次发现中学语文课本中竟然出现如此惊人的错误! 中学教材编写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毋庸赘言。教材传授的是人类的知识成果。因此,科学性,即知识的准确性、可靠性应该是教材的第一要求。语文课本中涉及的文学、历史方面的知识,同样也有科学性的要求。假如在数学课本里出现了“两条平行线可以相交”的说法,当是不可饶恕的错误。语文课本里出现上述的错误,实际上与“两条平行线可以相交”具有同样的性质!它会以讹传讹,贻害深远,尤其对于那些将来学理工科的孩子,可能会误导终生。至于由此涉及的文风、学风对于孩子的恶劣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 其实,避免这样的错误也很简单,让一个历史系的本科生和一个稍有宗教常识的人把把关就行。我想,如果我们中学语文教材连这样的错误都不能避免,那我们的下一代就实在太可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