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塘字从土,与堤、陂、防是一组同源词,本是堤防的意思,后来才义转有水池义。“池塘生春草”中的“池塘”是个定中结构的偏正式短语,是“水池间的堤路”而不是“水池”。因此诗意是池间堤路上新生出春草的嫩芽,而不是水池中长满水草。 关键词 谢灵运 塘 音义 同源词 南朝宋·谢灵运(385-433)诗名甚高,文学史上推许他以大量面貌一新的山水诗打破了东晋以来玄言诗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山水诗风气之先,以其清新真切的诗句表现江南山水自然之美,佳句叠出,影响深远。 谢灵运在永嘉(今浙江温州)太守任上,于景平元年(423)春天作《登池上楼》诗: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及穷海,卧痾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今。 诗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句,以其清新自然而成为千古名句。钟嵘《诗品》引汤惠休语谓谢诗“如芙蓉出水”,《南史》引鲍照语谓谢诗“如初发芙蓉”,都是赞其具有清新澄澈、自然天成的高妙意境。叶梦得《石林诗话》谓“此语之工,正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备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所能到”。 一日,课堂上谈及此句,有同学问:“水塘中生长的是水草吗?”愣一愣神,还真不好回答。虽然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有“《诗》无达诂”之说,但对诗中字句音义的准确解读仍然是不可少的,是评鉴与赏析的基础,是还原文本真意的必须。“池塘”是不是“水塘”?“春草”是不是“春天的水草”?还真得考究一番。 于是,下来翻检该诗的解读、赏析文字,果然多是把“池塘”解为“水池、水塘”的,如《古诗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88)该篇由林冠夫先生解析,说“楼外池塘里春草繁生,小园垂柳丛中禽鸟鸣声也已变换。”(666页)又说“也就是池中春草繁生之景触发了归思之情。”(667页)显然是用现代人双音词的观念下意识地把“池塘”等同于“池”,也就是“水池、水塘”了。那么,草如何长于池水上呢?就只好理解为成片水草了,或者是含糊地用原诗的“春草”,不管它是水草还是岸草。而“塘”则是长水草或是岸草的所在,故其音义需要展开来讨论,需要落到实处。 一 此诗“池塘”句,是仕途失意、久病之后逢初春的清新之感,情调轻快。接着的是“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是由初春新景触发的思归怀人之情,回归全诗约略感伤的基调。《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繁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是“祁祁”句的来历。其实“池塘”句也是有来历的,至少可以引用汉代《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为参照,要特别提醒的,是“河畔草”而不是“河中草”,当然是岸草而不是水草。 “池塘”联中,“池塘”对“园柳”,词法上都是“定语+中心词”结构,也就是“水池之堤”对“园中之柳”。“池塘生春草”不是池水中漂生了成片水草,而是初春江南水池的堤上新生出浅浅的嫩草,与后来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草色遥看近却无”情景近似,也就是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诗所写早春湖堤上“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情景。初春,江南水池间的堤路上新生出稀稀疏疏的嫩草芽芽,远远看去已成嫩绿,近前看则只是稀疏的嫩草芽,这才是最清新最富生机的初春景象,充满了新生命的活力和新鲜感,与宋·杨万里《小池》诗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意味相似。而谢灵运“池塘”句则是这种早春嫩草所引发的清新诗情和意境的早期完美表达,后来者应多受其启发。若理解为水池中长满水草,那就意味全无了。 二 从词义上看,“塘”与“唐”本来同义。“塘”字《说文解字》未载,是后出字,本字当作“唐”。南唐·徐铉《说文解字·新附》“塘,隄也。从土唐声”。王廷鼎《佚字辑》“古塘皆怍唐,后加土,以别于国名姓氏之唐耳”。所言甚是。 “唐”,《说文·口部》“唐,大言也。从口庚声”。由说大活引申有大、虚空等义,再引申有堤防义,因为筑堤可以拦出很大的空虚处来畜水。段玉裁注《说文》谓“唐,凡陂塘字古皆怍唐,取虚而多受之意”;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唐,假借又为防,字亦怍塘、怍䧜”。人工筑的拦水堤防称唐,连类而及,所筑的台观也可称唐,如战国时楚国有“高唐观”,宋玉《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逰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就是。传世典籍中,“唐”用于堤防义的用例不少,如: [1]《战国策·齐策》“右天唐”,高诱注“唐,防也”。 [2]《吕氏春秋·尊师》“治唐圃”,高诱注“唐,隄以雍水”。 [3]《淮南子·主述训》“若发堿决唐”,高诱注“唐,隄也,皆所以畜水”。 江南人家门前水池的堤往往同时也就是出入的道路,故“唐”又引申有道路义,或指庭院中的路,或专指宗庙中的路,《尔雅·释宫》“庙中路谓之唐”,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五十一注“塘者,培土为路也”。 [4]《诗·陈风·防有鹊巢》“中唐有甓”,毛传“唐,堂塗也”。 [5]《文选·扬雄〈羽猎赋〉》“醴泉流其唐”,李善注引应劭引《尔雅》“庙中路谓之唐也”。 “唐”因筑堤畜水的功能扩展引申有水池义,但较后出而不多见,如: [6]《楚辞·刘向〈九叹·远游〉》“委两馆于咸唐”,王逸注“咸唐,咸池也”。 如王廷鼎所说,“唐”字古多用于国名、地名、姓氏,远古帝王尧称“唐尧”、“陶唐氏”,中古又有鼎鼎大名的“唐王、唐国、唐朝”。为了区别,“堤防”义的唐后来加形符分化,因是堆土石成堤,或加“阜”旁怍“䧜”,《广雅·释言》“䧜,隄也”王念孙疏证“䧜字亦怍塘”,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七十七注“䧜,《埤苍》云:长沙谓隄为䧜也”。“䧜”形用得很少,而从“土”旁的“塘”则成为常用字形。 [7]《庄子·达生》“被发行歌游于塘下”,成玄英疏“塘,岸也”。 [8]《国语·周语下》“陂塘汙庳”,韦昭注“塘,隄也”。 [9]《后汉书·许杨传》“因高下形势,起塘四百余里”,李贤注“塘,堤堰水也”。 [10]《文选·张衡〈南都赋〉》“分背迴塘”,李善注引《广雅》曰“塘,堤也”。 [11]《文选·陆机〈塘上行〉》“塘上行”,张铣注“塘,堤也”。 “塘”由“唐”加形符“土”构成形声字,筑土石成堤以搪水,本训隄、堤或堤岸,故浙江的“钱塘”本应是挡海水的堤坝,扩展称浙江入海的下游一段为“钱唐江”或“钱塘江”,后立“钱唐(塘)”为县名,古诗文常常用指今杭州市。“钱唐”得名甚早,《国语·越语上》“三江环之”韦昭注“三江,吴江、钱唐江、浦阳江”。《后汉书·朱儁列传》“更封钱塘侯”李贤注“钱塘,今杭州县也。《钱塘记》云:‘昔郡议曹华信议立此塘,以防海水。始开募,有能致土石一斛,与钱一千,旬日之间,来者云集。塘未成而谲不复取,皆遂弃土石而去,塘以之成也’”。则“钱塘”之名可能来于“以钱买土石筑成海堤”。同样的,“横塘”也是古堤名,一指三国吴时筑于建业南淮水(今南京秦淮河)南岸者,后成为居民区之称,晋·左思《吴都赋》“横塘查下,邑屋隆夸”、唐·崔颢《长干曲》“妾住在横塘”等,都指此处;二为江苏吴县西南古堤名,宋·贺铸《青玉案·横塘路》词“凌波不过横塘路”即指此堤。后来“横塘”也有少数是泛指水池的,如前蜀·牛峤《玉楼春》词“春入横塘摇浅浪”即是。 “塘”像“唐”一样,也是由筑堤拦出空间可畜水而后义转指水池的。《说文·阜部》“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故“池”字从水,本指护城河。《左传·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就是说以汉水为楚国的护城河。后词义扩展泛指水塘、积水坑等,《玉篇·水部》“池,渟水”,《广韵·支韵》“渟水曰池”。“塘”由拦水堤拓展指水塘时,多训为“池”,如《广雅·释地》“塘,池也”。因“池”由环绕城垣的护城河来,“塘”因筑正面之横堤以拦水来,故一般认为“圆者为池,方者为塘”,中古以来的典籍中“方塘”一词常见而均指水塘,至宋·朱熹《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还留有“方塘”遗迹。“塘”训“池”义的用例汉代罕见,六朝以后才渐渐加多。如: [12]《文选·刘桢〈赠徐干〉》“方塘含清源”,吕延济注“塘,池也”。 [13]《文选·沈约〈韵湖中雁〉》“白水满春塘”,张铣注“塘,池也”。 [14]《文选·杂诗》“方塘含白水”,吕延济注“塘,池也”。 [15]唐·骆宾王《秋露》诗“金塘秋色归”,陈熙晋笺注引《广雅》“塘,池也”。 [16]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下者漂转沉塘坳”,仇兆鳌详注“塘坳,水塘怍坳垤形也”。 [17]韦应物《南塘泛舟会元六昆季》诗“端居倦时燠,轻舟泛回塘”。 [18]杜牧《郡斋独酌》诗“西阡下柳坞,东陌绕荷塘”。 [19]韦庄《三堂东湖作》诗“满塘秋水碧泓澄”。 [20]许浑《送元昼上人归苏州兼寄张厚》诗“前山雨过池塘满,小院秋归枕簟凉”。 文学作品中“塘”用作水池义的多一些,尤其是诗歌中“塘”为阳韵字,在唐宋以后的诗韵中是使用率很高的韵脚字,且水总是诗意缠绵之所在,故唐诗以后的诗词中“塘”多是水塘义。影响所及,实用文体中“水塘”义用例也逐渐增多,略举二十四史中的用例,如: [21]《旧唐书·刘仁轨传》“补葺堤堰,修复陂塘”。 [22]《旧唐书·李吉甫传》“又于高邮县筑堤为塘,溉田数千顷”。 [23]《新唐书·地理志五》“因风雷摧山,偃涧成塘,溉田二百顷”。 [24]《宋史·河渠志六》“今之塘水,浅足以褰裳而涉”。 [25]《明史·河渠志三》“置闸渚浅,浚湖塘以引山泉”。 尽管如此,历代典籍中仍然还有很多“塘”作堤路义的用例,说明它的原本词义并没有因为新生的水池义的常用而完全消失,列举二十四史中较典型的用例,如: [26]《史记·太史公自序》“卒破子羽于垓下”,裴骃集解引徐广曰“垓下,隄塘之名也”。 [27]《三国志·魏书二十八·王凌传》“与贼争塘,力战数日”。 [28]《隋书·宇文述传》“立栅于晋陵城东,又绝塘道”。 [29]《北史·韦孝宽传》“陈人若开塘放水,即津济路绝”。 [30]《南史·梁本纪上第六》“庚寅,新作缘淮塘”。 [31]《旧唐书·高瑀传》“绕郭立堤塘一百八十里”。 [32]《宋史·河渠志六》“故古人治水之迹,纵则有浦,横则有塘,又有门堰,泾沥而棋布之”。 [33]《明史·五行志·水潦》“塘圩坡埂尽决,溺水者甚众”。 [34]《明史·五行志·水潦》“八月,潮决萧山海塘”。 此外,像下列2例中的“塘”则不易确定是本义还是新义: [35]《淮南子·兵略训》“威之所加,若崩山决塘,敌孰敢当?” [36]卢照邻《二月曲水宴得尊字》诗“兴兰车马散,林塘夕鸟喧”。 例[35]“决塘”可以是堤自决,也可以是塘水决(堤)而出;[36]“林塘”中的“塘”可以指堤路,也可以指水塘。由该类用例可以看到从本义向新义转换的过渡状态,看到词义历时发展的渐变性和复杂性。 三 从读音上看,“唐”与“塘”《广韵》都读徒郎切,定母唐韵平声,上古音在阳部,是一对同音同义的古今字。“唐、塘”训隄、训堤、训陂、训防。“唐(塘)、隄(堤)、陂、防”之间都有音转关系,义又相通,是一组音义密切相关的同源词。 “隄”又作“堤”,《广韵》都读都奚切,端母齐韵平声,上古音在支部。“隄(堤)”与“唐(塘)”是舌音声母端母与定母清浊对应的双声关系。“防”,《广韵》符方切,奉母阳韵平声,上古音在阳部,“唐”与“防”是叠韵关系。“陂”,《广韵》彼为切,帮母支韵平声,上古音在歌部,“隄”与“陂”古为“支-歌”韵部通转;“陂”与“防”为唇音声母帮母与並(奉)母清浊对应的双声关系。总之,四组字古或同音或双声或叠韵,有相同的音读来源。 《说文·阜部》“隄,唐也”;《玉篇·阜部》“隄,塘也”;《广韵·齐韵》“隄,防也,堤,上同”。《类篇·土部》“堤,唐也”;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五十一注引《说文》“堤,塘也”,又卷二十五注“堤,防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弃诸堤下”陆德明释文“堤亦作隄”。《玉篇·阜部》“防,隄也”。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五注“堤,障也”。《国语·周语中》“泽不陂”韦昭注“陂,障也”。四组字或同训或互训或递训,义同或义通。 可见四组字音义同源,构成一组典型的同源词。而且,字形或从“阜”或从“土”,阜是地面隆起的土石堆,“阜、土”两义符取义相同,本就相通。故“隄-堤”、“䧜-塘”、“陂-坡”、“防-坊”在“堤坡”义上是四对可交换形符而异构的异体字。 “隄”,《说文·阜部》“隄,唐也。从阜是声”,徐锴系传“隄,塘也”,段玉裁注“唐、塘正俗字。隄与唐得互为训者,犹陂与池得互为训也。其实窊者为池为唐,障其外者为陂为隄”。《篇海类编·地理类·阜部》“隄,亦作堤”。《说文·土部》“堤,滞也。从土是声”,段玉裁注“此篆与坁篆音义皆同”,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堤,当为坁之或体,与从阜之隄唐字迥别”,是说这个“堤”本与“坁”同音义,读都礼切,端母荠韵上声,是滞留义。可见《说文》堤防义用“隄”不用“堤”,“堤”原只作“坁”的借字,之后才转读平声并逐渐取代了“隄”而使“隄”不再通用,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堤防为土石所筑,从土的“堤”比从阜的“隄”在表义上更直捷,且书写也简单一些。就经典用例来看:十三经中,《尔雅·释宫》“隄谓之梁”、《礼记·月令》“修利隄防”等都用“隄”不用“堤”。二十四史中,《史记》正文14例都用“隄”,《史记·孝武本纪》“间者河溢皋陆,隄繇不息”的正文用“隄”,只是唐·张守节正义“颜师古云:皋,水旁地也;广平曰陆。言水大汎溢,自皋及陆,而筑作堤,傜役甚多,不暇休息”,即唐朝人作注才用“堤”字。《汉书》84例、《后汉书》20例,也都用“隄”。《三国志》有用“隄”的,但已经开始在正文中用“堤”字了:《三国志·魏志·庞德传》“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德与诸将避水堤上”。此后各史书也有用“隄”的,如《晋书》、《魏书》、《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宋史》、《明史》都有不多的用例;而“堤”的用例则渐次常见,如《旧唐书》59见、《宋史》604见、《明史》656见、《清史稿》1613见等等。“隄”与“堤”的典型用例如: [37]《墨子·备水》“视水可决,以临轒辒,决外隄”。 [38]南朝陈·庾信《同颜大夫初晴》“反景照河隄”,倪璠注引《说文》曰“隄,唐也”。 [39]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七“为塘”注“隄,障也,积土为封限障水也”。 [40]《素问·阴阳类论》“空竅堤”,张志聪集注“堤,所以防水者也”。 [41]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五十一“堤塘”注“堤,塘也”。 “防”,《说文·阜部》“防,隄也。从阜方声。埅,防或从土”。《尔雅·释丘》“墳大防”郭璞注“防,谓隄”。《孙子·行军篇》“丘陵隄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防”因其堤防义引申出动词性的“防止、防范”义,后来很常用,本义反而渐渐少用了。其较早的典型用例倒是不少,且“隄防”连用者多见,如: [42]《周礼·地官·稻人》“以防止水”,郑玄注“防,豬旁隄也”。 [43]《文选·刘桢〈公讌诗〉》“流波为鱼防”,李善注引《周礼》郑玄注“防,瀦旁隄也”。 [44]《诗·陈风·防有鹊巢》“防有鹊巢”,朱熹集传“防,人所以筑以捍水者”。 [45]《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町原防”,杜预注“防,隄也”。 [46]《管子·度地篇》“隄防可衣者衣之”。 [47]《吕氏春秋·季春纪第三》“修利隄防,导达沟渎”。 [48]《吕氏春秋·孟秋纪第七》“完隄防,谨雍塞,以备水潦” “陂”,《说文·阜部》“陂,阪也。一曰沱也。从阜皮声”。本指山坡、斜坡(阪),扩展指水堤,义转指池塘(沱、池),段玉裁《说文》注“陂得训池者,陂言其外之障,池言其中所蓄之水”,《广雅·释地》“陂,池也”。“陂”指堤防是本训,指水池是义转,有“陂塘”、“陂池”连用者,如: [49]《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毛传“陂,泽障也”,孔颖达疏“泽陂,谓泽畔障水之岸”。 [50]《书·泰誓上》“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孔安国传“泽障曰陂”。 [51]《战国策·楚策四》“南游乎高陂”,吴师道注“陂,池也”。 [52]《淮南子·齐俗训》“禹遭洪水之患,陂塘之事,故朝死而暮葬”。 小 结 1、在“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挡水的堤岸”这一词义上,“塘、堤、陂、防”是一组音义相同或相通的同源词,其中“唐-塘”、“隄-堤”是两对古今字。由于音相通而义互训,逐渐形成“堤防、陂塘”这样的同义并列式双音词。 2、由于堤防、堤岸是拦出虚空处来蓄水的,故这些词就与从水的“池”有紧密的联系,“塘、陂”本从土从阜,是拦水成池的堤防,久之发生词义转移,由“其外之障”转指“所蓄之水”,后来与“池”成为同义词,再往后则构成“池塘、陂池”这样同义并列的双音词,更有甚者,“陂塘”也并列成双音词表示水池义了。 3、“塘”训“堤”时,“池塘”本是定中结构的短语,意为“水池间的堤”。只有在“塘”词义扩展转移指“水池”以后,“池塘”才是并列结构的双音词,意为“水池”或“水塘”,这个时间相对较晚。就《登池上楼》诗上下文的文意,与“园柳”的对偶关系,以及该诗的情景、意境来看,谢灵运诗中“池塘”用的当是短语而不是双音词。就其题目来看,“登池上楼”,用的是单音词“池”,不是“塘”,也不是双音词“池塘”。我们不好用现代“池塘”的习惯概念去理解南北朝时期诗中的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