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红楼梦》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大观园中的“海棠诗社”。曹雪芹在第37、38回中费了许多笔墨,描述结社缘起及头两次诗会,描写了大观园中的才女们呤诗结社的盛况,诗社成员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宝玉及李纨。稻香老农(李纨)为社长,菱洲(迎春)、藕榭(惜春)为副社长,一人出题,一人监场,偶而客串的还有妙玉、宝琴等,一直到76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延续了整整四十回的诗社活动才告了结。 《红楼梦》中,有组织的大型诗歌结社一共有两次,起过两次社,第一社名为海棠社,探春提议,李纨为社长,起社时间为秋天,集会是在探春所居之秋爽斋,所作之诗为“咏白海棠”。第二社名为桃花社,林黛玉为社长,以一首《桃花行》开社,时间为春天,故名桃花社,所作之词为“咏柳絮”,借咏柳絮结住诗社故事,隐喻着离散,寄寓着分别,也展示了人物个性,暗藏着人物命运和情节走向。 这是大观园诗社惟一的一次“以词会友”,缘起是一日史湘云感到无聊,因见空中柳花飞舞,便填了这首《如梦令》。黛玉听了,偶然兴动,便说:“这话说的极是。我如今便请他们去。”说着,打发人分头去请众人。 待到众人来时,先看史湘云咏柳絮的《如梦令》: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 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前面已言,《柳絮词》不只是写景咏物,词中深意暗示了每个人未来的自况。据书中写道,湘云后来与青年公子卫若兰结合,婚姻是美满的,所以词中不承认用以寄情的柳絮是衰残景象。她父母双亡,寄居贾府,自诩“纤手自拈来”,总是凭某种见面机会以“金麒麟”为信物而凑成的。然而,世事衰颓,岂能人料?词中从占春一转而为惜春、留春,而且情绪上是那样地无可奈何,从湘云判词“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儿时坎坷形状。终个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等句看,湘云将来可能有一段极短暂的美满的婚姻生活,接着就陷入悲苦的境地。对照起来,就可知道这首柳絮词是象征着湘云对那段美满生活的留恋。 正所谓“诗言其志,诗如其人”,就是这首史湘云于暮春时分柳絮飘舞之际随手吟成的《如梦令》,情致妩媚,引出了下面四首风格迥异、象征着个人不同命运的柳絮词。大家拈阄时,宝钗便拈得了《临江仙》,宝琴拈得《西江月》,探春拈得了《南柯子》,黛玉拈得了《唐多令》,宝玉拈得了《蝶恋花》。 首先交卷的是探春,待写了出来。众人看时,上面却只半首《南柯子》,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 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探春作的词上半阕写柳絮与柳枝分离,东西南北随风飘游,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她的判词《分骨肉》那首曲中“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的句子。词中暗寓探春离亲远嫁的意思是明显的。探春写了上阕再写不下去,正是对命运徒叹奈何的表现,至此,探春后来远嫁不归的意思已尽于前半阕四句之中,所谓白白挂缕垂丝,正好用以说亲人不必徒然对她牵挂悬念,即《红楼梦曲•分骨肉》中说的“告爹娘,休把儿悬念……奴去也,莫牵连。”作者安排探春只写了半首,也因为该说的已经说完。而宝玉见到这半首词,反倒动了兴开了机,乃提笔续道是: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 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探春的前面四句,如果用来说宝玉将来弃家为僧,也同样适合。唯其如此,宝玉才“见没完时,反倒动了兴”,提笔将它续完。宝玉作的下半阕“落去君休惜”,显然是为探春上半阕的感伤之意加以宽慰,“纵是明春再见”,也许隐寓着探春远嫁后还有和宝玉相见的机会,因曹雪芹没有写完全书,具体情节就无从知道了。 接着探春、宝玉的词后,向来才压群芳的黛玉便拿出这首“缠绵悲感”的《唐多令》: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裘。飘泊亦如人命薄, 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这首隐喻黛玉最终归宿的词出现在第七十回,此时的荣宁二府比开篇之际更加不如,贾府的衰败正以前所未有之势行进。这个“世外桃源”无可挽回地随着它所依附的贾府的没落而逐渐走向消亡。面对衰败之势,在姐妹们最后一次的相聚之中,连一向豪爽大度“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的史湘云也不得不发出“莫放春光别去”的挽留,何况向来敏感多愁的黛玉呢? “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柳絮的薄命,柳絮的悄无声息的凋零使黛玉不禁想起了那些古时“红颜薄命”的女子们,她们正值青春年华却同柳絮一样早早的殒落,怎能不让“病如西子胜三分”的黛玉感慨不已呢?她怎能不叹道“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倦说风流”呢?“逐队成毬”,形容柳絮相粘连成一团,在地上滚动。“毬”即“球”,谐音“逑”,即配偶。这里是双关语。上阕通过拟人化的描写,写出了柳絮纵有美好情怀,无奈香残粉堕、飘泊薄命,又可奈何 “草木”隐指“林”字,黛玉自称是“草木人儿”,“韶华”,指春光,亦指人的青春。嫁与东风,即指把命运交给东风,这句以柳絮被东风吹落,春天不管,自喻青春将逝而知己无法来过问,用的是李贺的诗意:“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这是黛玉的谶语。黛玉对自己的未来的不祥预感,在她的代表作《葬花吟》和《桃花行》中皆有体现。在《葬花吟》中,她写下了“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已两不知”的诗句,在《桃花行》中,她以“一声杜宇春归尽”作结,充分表明她已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全词语多双关,作者借柳絮隐说人事的用意十分明显。如“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不但以柳絮之色白比人因悲愁而青春老死,完全切合黛玉,而且也能与她曾自称“草木之人”巧妙照应。 林黛玉的《唐多令》,不但是借柳絮来感叹自己的不幸身世,也是对她自己将要到来的悲惨结局的无可奈何的哀叹。据脂砚斋提供的信息,在佚失的《泪尽证前缘》回中写道黛玉牵挂宝玉,她抛珠洒玉般流泪,在春残花落之时,还尽了全部泪珠,从此羽化归天了。宝玉回家,但见怡红院“绿稀红瘦”,潇湘馆“落叶萧萧,寒烟漠漠”,宝玉也只能够“对景悼颦儿”了。全词用典和双关语很多,显示着黛玉的“咏絮才”,而上下阕的最后六个字,同曹雪芹佚稿中宝玉出走不归、黛玉泪尽而逝的情节十分吻合。柳絮在东风中任凭摆布,也正是象征黛玉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全词意境极缠绵悲戚,难怪“众人看了,俱点头感叹:‘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 接下来出场的是《红楼梦》中的特殊人物,因偶然机缘客串这次结社的宝琴,她的是《西江月》: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 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 江南江北一般同, 偏是离人恨重! 继黛玉的悲戚哀怨的《唐多令》词之后,众人见了宝琴的词都说:“到底是他的声调壮。`几处’`谁家’两句最妙。”这个宝琴从小游历四方,颇具“壮美”的气质是分不开的。宝琴丧父,客居亲属家,类似游子,所以词中渗透着“离人’’的感喟。像宝琴这样的小姑娘,本应无忧无虑,可从这首词透出的气息看,也并不事事遂心。“三春事业付东风”,隐喻着包括宝琴在内的大观园群芳的美好的时日即将过去。词中“梅花”、“香雪”字样,都同“梅”字联系着,宝琴又“许了梅翰林的儿子”(第五十回),所以“明月梅花一梦”也许还暗示宝琴将来的命运也不济。 如果把薛宝琴这首小令与她以前所作的《赋得红梅花》诗、她口述的《真真国女儿诗》对照起来看,就不难相信朱楼梦残、“离人恨重”正是她未来的命运。就连异乡思亲,月夜伤感,在词中也可以找到暗示。此外,从宝琴的个人萧索前景中也反映出当时的一些大家族已到了风飘残絮、落红遍地的没落境地了。“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这是宝琴的惆怅,同时也是作者的叹息。 以上的三人写完,互相看时,宝钗便笑道:“我先瞧完了你们的,再看我的。”立意便要与众不同,在拿出她这首词之前,还有这样一段议论:“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所以我诌了一首来,未必合你们的意思。”宝钗自诩要为“轻薄无根”的柳絮翻案,所以在一片悲凄中唱出了昂扬之调,并被评为第一。便是这首《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流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同前面几首柳絮词低徊婉转的调子截然相反,宝钗这首词充满了开朗乐观的情绪,赢得众人的满堂彩,都说:“果然翻得好气力,自然是这首为尊。”宝钗与黛玉这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对立的。在此之前,钗黛二人曾两次较量诗才。一次是小说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大观园建成后,贾元春带领众姐妹为园内风景建筑题诗,要求一人一首,这是一次应制诗,黛玉和宝钗的诗被元春称赞为“与众不同的”两首应制诗。二次是小说第三十七、三十八两回,湘云结海棠诗社,众人夜拟菊花诗,而林黛玉夺魁。加上这次,钗黛二人算是在诗才上战成了平手。 作者让宝钗作欢愉之词,来翻黛玉之所作情调缠绵悲戚的案,看上去只是写诗词吟咏上互相争胜,实际上这是作者借“柳絮”这一极具象征性的事物,来描写两个性格气质截然不同的少女的手段。 细看词的双关隐义,不难发现“蜂围蝶阵乱纷纷”正是变故来临时大观园纷乱情景的象征。宝钗一向以高洁自持,“丑祸”当然不会沾惹到她的身上,何况她颇有处世的本领,所以词中以“解舞”、“均匀”自诩。“卷”字传神,写出了春风和煦,对柳絮的温柔多情;“均匀”指舞姿优美,匀称有度。湘云评说“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后来的“蜂团蝶阵”喻指柳絮纷飞繁乱。全词最出彩的地方当在最后两句,“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一反平时为人处世的安分守愚,志得意满之态跃然纸上。“频借力”,不断地借助风力。“青云”即高天,也可以说名位高。结句更是变换人称,称柳絮由“他”变为“我”,并将其拟人化,极似宝钗直抒胸臆,婉曲表达了她心中的追求。整首诗用语平易,不露声色,与宝钗内敛性格极似。这一番表白和诗中表达的意境都可以约略看出她在大观园里春风得意和自命不凡。 “桃花社”是红楼梦中的最后一次吟诗结社,更令人叹服的是与小说第五回宝钗和黛玉的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遥相呼应,这都体现了曹雪芹绝妙的匠心和小说绵密的结构艺术,而柳絮词中的涵义,正蕴育着“千红一悲,万艳同哭”的结局,孤高自赏的黛玉与随分处时的宝钗都未能幸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