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陆昕:一词一字总关情——读书随笔三则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6-18 00:00于哲学网发表

 

 



    “醉”和“懒”

     

    《武林旧事·卷三·西湖游幸》载,南宋淳熙年间,上皇游西湖,见断桥边某酒肆甚雅洁,店内素屏风上有人书《风入松》词一阕:“一春常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湖边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上皇称赏良久,问何人所作,答曰:太学生俞国宝。上皇笑道:此词甚好,但末句不免穷酸气。因改定云:“明日重扶残醉”。果然增色不少。

     

    “重扶残醉”确实比“重携残酒”更上一层楼。重携残酒太过写实,而且写的是文人的穷愁潦倒。而重扶残醉,是一种虚化,描绘文人的风流潇洒,当然高下立判。

     

    不过我觉得从斟词酌句虽可以如此说,但此词格调不高。因为,从词中感情来看,不外是及时行乐。美景美酒美妇使人沉醉流连,“重携残酒”的穷酸也好,“重扶残醉”的潇洒也罢,不过五十步与百步。这样的“醉”,消磨人的意志,毁坏人的精神,使人沉溺不能自拔。而若再以此为风流、俊逸,真可使败家亡国,也就难怪时人讽刺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好酒是一面,好色是另一面,酒色从来携手同行。词中“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来寻陌上花钿”,无不透出浓浓的脂粉气。而作为旧时文人眼中最有吸引力、最娇媚的女子,除了容貌体态外,有一点不可或缺,这就是“懒”。

     

    这里的“懒”,并不是懒惰,而是作为一种娇媚的“懒”,即娇慵。实际上,这是一种娇态。词中对这种娇态的描绘非常之多,比如素负盛名的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就是非常典型的慵懒。慵懒出娇柔,这点连《红楼梦》中薛蟠薛大傻子也会欣赏,他作歪诗咏美女还知道说“朝慵起”。

     

    文人醉酒,女子求媚;文士携酒追欢,陌上寻花问柳;女子懒起画眉,人前娇慵作态,确为末世之写照。好在从整体来说,中国的文人群体还是以国计民生为念,尽管有醇酒妇人的疏狂放荡,但未形成主流。而以温庭筠为首的文人对女子的狎玩心态,也终只是花间而已,不登大雅。所以,中国诗歌的主流还是健康向上的。

     

    “清”字解

     

    许多用于文学上的词汇,想明白地给出一个确定、清楚的含义,几乎不可能,因为,它只是人们的一种感觉,例如“清”。

     

    清,从不单用,可由它修饰的字词非常多。如:清秀、清爽、清赏、清丽、清正、清高、清贫、清官、清静、清真、清越、清歌、清操、清逸、清光等等。

     

    这些词语,意义千差万别,如:清秀、清丽、清瘦,指形貌;清纯、清狂、清真,指气质;清凉、清爽、清新、清香,指感觉;清澈、清澄、清荫、清风、清光、清景指事物;清芬、清正、清高、清贫、清官、清操指道德操守;清供、清赏指雅趣;清越、清歌指声音之美;清逸、清影指身形之美;两袖清风指做官,一清二白。

     

    清,无所不在,连《西厢记》中莺莺在十里长亭送别张生时,抒发离愁别绪,尚唱道:“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很多事物都可以用“清”来修饰。那么,这“清”字到底是什么?

     

    在我看来,清,首先是一种氛围。犹如驾一叶扁舟,月夜游于江湖,四望烟波浩淼,水天相连,一片空明澄澈。其次是一种心态,宁静恬淡。“清”与“静”密不可分。将空明澄澈的境界和宁静恬淡的心态结合起来,便形成一种最难达到的美好。所以,“清”给我们明净、凉爽、纯洁的感觉,使我们适意,让我们追求,令我们仰望。因而,“清”是审美的一种标准。清,其实融合了我们对人间和自然的所有希望。美好世界,美好自然,美好人生,都笼罩在一派清光之中。但愿人人都能在未来以拥有清白人生而最终收获清平世界。

     

    一词一字总关情

     

    诗歌当中,一词一字用在恰当处,其妙无穷。如唐李商隐诗《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世人都说李商隐的无题诗最好,好就好在给人留下无数想象、揣度、玩味的空间,乃至聚讼纷纭,乐趣无穷。可想留下这种空间并不容易,难就难在必须制造出许多意象来造就它。

     

    即如这首《无题》,“昨”字运用得匠心独具。若换成“今夜星辰今夜风”,诗味便没有了,而“昨”却蕴藉无限感情。为什么这样说?生活中,“昨”夜属于过去,而凡是已消逝的时间,其实就是已消失的生命,不管它有时看起来多么短暂,也永远不会回来。因此我们总是充满感情地对待过去,并似乎总是能在那里头寻得某种慰藉又留下某些遗憾。“昨夜星辰昨夜风”就是这样在时间上引起联想。下句“画楼西畔桂堂东”则是在空间上留下想象,“西”、“东”两个字勾出一个虚虚实实虚实结合的处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由这两句推想,作者指的是自己所爱的一位女子。这位女子是谁?相识还是不相识?初见还是屡见?什么身份?什么容貌?一概没有,一无所知任由想象。这四句诗里,作者用“昨夜”、“西、东”、“双飞翼”、“一点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无限美妙的想象世界。

     

    鲁迅在《唐朝的盯梢》一文中,引用过一首唐人张泌的词《浣溪纱》,其开头三句是:“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这里的“斜揭”和“慢回”是点睛之处。“斜揭”表面上好像是客观事物的描绘,深处却有挑逗的意义;下一句,“慢回”,讲女子慢慢将眼光转向少年,充满娇媚之态,与上句“斜揭”所含的挑逗义正相配合。若把“斜揭”换成“吹起”,诗的感觉会损失很多。

     

    所以,读诗,要反复咀嚼,方能读出味道。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