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年我教高三的时候,我班来了一个台湾学生叫陈香夷,她的语文功底很好,文章很有传统文化的底蕴。让她参加各级作文竞赛,都拿一等奖。这让我对台湾的高中语文教学产生兴趣。并开始搜集有关台湾高中语文教学的资料。 搜集材料很不容易。首先在大陆没地方买,只能从台湾买。我们又不能去台湾,只能委托孩子在厦门读书的台湾家长买。好在台湾家长很支持,但他们做生意的,不懂你需要什么书。我就从他们带来的零星书籍里整理推断出整套的书目,然后再列出书单请他们帮我买。他们陆陆续续帮我带的有同一个出版社不同时期的课本、也有不同出版社的课本、教参(教师手册)、练习册、试题等。 我有这些第一手资料后就开始分析研究。我是99年考上福师大的在职教育硕士,刚好我02年要做硕士毕业论文,我就把《台湾高中国文现行教科书研究》作为我的毕业论文。在福师大林富明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了系统的研究。 在研究中我发现,台湾的教材是由民间编纂,经“教育部”审定后由民间发行,各个学校可以自由选用。台湾出版教材较权威的是正中书局、三民书局和龙腾书局。经过比较,我认为正中书局的版本较有代表性,因此就把正中书局2001年2月初版的教材作为分析样本。台湾高中语文教材包含三种,就是他们的正餐有三道菜:《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台湾的三种教材都安排上课的时数,都有教参(台湾称“教师手册”),有专任教师,需评定成绩。而大陆高中语文教材只有一种,正餐只有一道菜::《高中语文》。(《读本》没有规定每周的课时数,也没有教参,不能算在内。) 台湾有与大陆相似的《高中国文》,还有大陆没有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是必修教材,共六册,内容是对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四书》的解读。第一至三册是《论语》选读,第四五册是《孟子》选读,第六册是《大学》和《中庸》选读。编辑目标是“在于陶铸高中学生优雅之气质、高尚之品德,并启导人生意义,宏扬中华文化”。《国学概要》属于选修教材。说是选修教材,其实是高二年分班后文科一定要修的。(台湾和大陆一样,从高二开始文理分科,文科叫“社会组”,理科叫“自然组” 。)内容是中国清代《四库全书》中的经、史、子、集。编写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对国学之认识,增进阅读古籍之基本能力,培养研究古籍之兴趣,以利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 我认为台湾高中语文教学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不是在皮毛方面,而是深入骨髓的,是一种真正的血脉传承。台湾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明显比大陆学生学到的还要多。 大陆的高中语文教改课改也进行好几年,新教材也修订了好几轮,可我总觉得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方面缺乏系统性,不够深入,当然也就不能理解其博大精深。笔者正在做两个课题研究,就是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和厦门市基础教育研究课题《海峡两岸高中教学比较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尝试做了两次实验。 第一次实验是在2005年新入学的高一年段开设选修课《两岸语文教学比较》,说是比较,实际是把台湾高中的语文课本介绍给大陆的学生,不仅介绍了《高中国文》,还重点介绍了《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大陆的学生非常喜欢。选修课由于名额限制才30几名,第一堂课上完后,学生非常喜欢听,并且认为“很有用”,一传十地第二堂课达到80多位,很多是从别的科跑过来的,(还有老师也有过来听的。)普通的教室已坐不下,好多学生愿意站着上课,我都很感动,后来换到大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原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学生不喜欢,不接受,而是我们没有好好地教给学生啊。 由于选修课的课时有限,每周只有一节(每周四下午第四节),台湾高中语文教材只能简介,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台湾国文的教学情况、台湾学生的接受国文教育的程度等,我特地拿了大陆和台湾在高一都有选的《师说》,把这篇课文两个版本的课后练习同时印出来,让学生当堂完成。有98%的学生喜欢做台湾版的练习题,他们认为大陆的练习题内容枯燥乏味,题型单调呆板,而台湾的练习题生动活泼,有生活气息,实用性强。他们还感叹:台湾的学生“真好命”,因为他们做题是一种享受。我后来把台湾历届高考国文试题精选了一些,结合大陆高中语文的《考试说明》,开了一堂市级公开研讨课《古典的现代化——大陆版与台湾版《师说》习题的比较》,许多大陆语文教师感到耳目一新,争先拷走该堂课的课件。我后来又把台湾一些典型高考语文试题介绍到大陆,(见06年7月7日《厦门晚报·一周教育》)引起很大反响。 第二次实验是在2006年的新高一开设《国学》校本课,2006年福建省高中课改全面铺开,我校被确定为福建省高中课改样本校,因而校方让我在课改年段开设校本课,我就借鉴了台湾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组织《海峡两岸高中语文教学比较》课题组的老师,编了一套《国学》系列校本教材,即《中国孝文化》、《中国士文化》、《中国礼文化》、《中国义文化》、《中国廉文化》、《中国友文化》、《中国仁文化》等。如借鉴了《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中的《论语》论“孝”部分,加上“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和现代感人的“尽孝”故事编成《中国孝文化》。如《中国士文化》,我辑录了《论语》论“士”,《论语》论“君子”,《论语》论“君子与小人”等内容,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修养的教育。学生都盼望着上《国学》课,因为在课堂上,我采用讨论发言加分制,高中学生如同小学生般争先恐后发表意见和看法,有的学生开玩笑说,抢不到发言都快急出心脏病了!他们对《论语》中的观点讨论非常热烈,经常分成两派辩论,即古代派和现代派。古代派认为孔子的观点是正确的,应该传承,现代派认为孔子有些观点已经过时了,应该摈弃。如《论语》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则浅显易懂的句子,古代派认为:孔子的观点是对的,尽孝应尽量留在父母的身边,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照顾他们;现在派则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况且孔子也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教师则引导,他们都有道理,只是这则《论语》的现代意义是告诫我们,不要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这样父母亲会操心的。让父母担心、操心,这也是不孝啊!有个学生竟然说:“老师啊,我们班上某某同学是他父母被他气得离家出走了!” 又如我让学生参照《论语》中论“士”的句子,归纳古代读书人的优秀品质:以天下为己任,有宽阔的心胸和坚强的意志,见得思义,把仁作为最高的理想,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等等。而现在的读书人,笔者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理想,他们一致认为考上大学,找份好工作,买套房子,娶个老婆生个儿子,如果再有一辆车子就更好了。由此可看出古代读书人是:“天下为公”,而现代读书人是“天下为私”,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先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从国家、社会的角度去考虑,没有为他人为社会着想的胸怀。我觉得我们社会要禁止贪污腐败,要创建和谐社会,就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教育,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如果我们很好的传承古代文化中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人人知书达礼,何须大力推行“八荣八耻”呢? 经过一年的《国学》系列校本教材的熏陶,学生明辨是非,温文尔雅的品质增强,校长不止一次在行政会上表扬这个年段的学生有礼貌,懂事,打架斗殴的事也很少发生。我想,这也是《国学》的影响,是传统文化教会了他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的。上周五中宣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政策处的处长到我们学校调研,得知我们利用国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取得这么好的效果,说我们有超前意识,因为他们想的我们已经提前做了。 从这两次的实验来看,台湾高中语文教材是可以为大陆课改借鉴的,它较系统传承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学生能起到较好的教化作用,事实证明学生对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兴趣的,关键在于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老师的引导。我在给学生介绍《四库全书》,当我提到原藏于文渊阁的正本《四库全书》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时,他们一个个义愤填膺:“抢回来!我们才是正宗嫡传的炎黄子孙!”我说台湾和大陆本是同宗同源同血脉,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只是台湾中学阶段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比大陆做得好一些,我们现在重视起来还未晚矣! 当然,在《国学》校本课的实践过程中,也碰到了问题,如校本课不是考试科目,只是考查科,学生不太重视课后的复习巩固,上完课就算了,没有从思想上再去真正吸收。如果能在高考中引入生活化,趣味化,实用性强,富有古典文化气息的试题,那么这个指挥棒一挥,就不愁我们的古典文化精髓传承不下来矣! 国学大师文怀沙说:“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孩子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我们是炎黄子孙,不能没有文化的根。”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血脉。如果血脉被堵死,中国人将成为“精神的流浪汉”。为了中国人将来不成为“精神的流浪汉”,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担起时代的重任:夯实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强下一代的国学底蕴,以传承我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血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