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谷万里:中医的品格是什么?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6-0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中国正在和平崛起,在经济调整增长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作支撑。否则,我们很难在这个全球化的舞台上保持自己的从容与独立。因此,我们需要知道中国文化到底赋予了我们怎样的品格与精神!  

     

    只有在全面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经济的的自信、做人的自信和国家的自信。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大多支离破碎,缺乏一个完整的体系,对中国的文化精粹进行一次全景展示。

     

    中医理论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种整体的辩证的思维方式下展开的。中医的理论观念,跟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理论概念,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

      

    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的理论及实践最全面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观念和思维方式,如果说中医是一种巫术。一种迷信,是一种不科学的医学,那么实际上也就是说,中国的文化是不科学的,它也是一种巫术。因为中医理论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种整体的辩证的思维方式下展开的。中医的理论观念,跟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理论观念,可以说完全一致。

      

    我们已经说过,中国传统文化是与西方文化不同类型的文化模式,那么在这种文化中产生的医学、医术跟西方的医学、医术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不能简单地用西方的医学和医术来衡量中国的医学和医术。

      

    中医本身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各方面相互联系的特点。中国文化不是分成单个的门类,而是互相都关联在一起的。不管是文史哲也好,政经法也好,农工医也好,甚至于军事,它们的许多理念都是相通的。医学的理论可以用在文史哲上面,文史哲的一些理念也可以用在医学上面。像中医里运用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这样一些观念,也都是中国文化其他各个方面,特别是哲学中存在的观念。所以了解了中医理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也会有进一步的认识。

     

    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医的品格呢?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中医对于生命的认识,其实也是中国文化对于生命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也有一些譬如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但从根本上来讲,中国的整体文化,包括中医在内,没有关于生命是神造的或者是神赋予的这样一种观念,而是认为生命来源于天地之气。天地之元气是生命的本源。

     

      

    庄子就讲过,通天下一气耳。天下都是一种气。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人的存在就是气的集聚,气聚就是生,气散就是死。

     

    所以,中国的整个思想体系中都认为生命就是气的生成。具体来讲,可以说是精气和浊气的结合,浊气形成人的形体,精气成为人们精神活动的来源。实际上,精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指一个人的生命力。因此精气和浊气二者缺一不可,要形神相结合,才会有一个生命体的产生和存在。

      

    东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王充说:天地合气,物偶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天地阴阳之气相合,就产生了万物。人也完全是一个自然的产物。

     

    历代的思想家、医学家都强调气的根本性,指出生命如果离开了气,就会结束。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就讲到:

     

    民皆知爱其衣食,而不爱其天气。天气之于人,重于衣食。衣食尽,尚犹有闲,气尽而立终。

     

     

    人们都知道珍惜他们的衣服和食物,却不爱天气,这个天气指的就是人秉承着的元气。天气对于人来讲,比衣食要重要得多。衣服穿坏了,食物吃光了,这都没有关系,可以想办法再找。但气如果尽了的话,那马上就死了。所以气对于生命来讲是十分重要的。

     

    中医最重要的经典《黄帝内经》中也讲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认为人禀受了天地之气而生,应当按照四时运行的规律生存。

     

    中医常常讲先天、后天。人在出生之前,是秉承天地之气而孕育,这时的气对于这个人来讲就是先天之气。而生下来之后,又无时无刻不在呼吸,这就是后天之气。所以人就有先天之气跟后天之气,而后天之气又不断地在补充先天之气。中医认为生命就是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的结合。气盛,生命就旺盛;气衰,生命就衰竭,如果气尽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死了。

     

    所以,气可以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阴阳的思想反映的是平衡,五行的思想反映的是整体的相关性。这些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理念,也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中医正是运用了这样一种精神来构建它的理论体系的。

     

    阴阳平衡之道

      

    气分阴阳。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最根本的因素。如果阴阳失调的话,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所以阴阳理论,是中医最根本的理论。那么它在中医里面又是怎样来运用的呢?

      

    我们来看《黄帝内经》的解释。《黄帝内经》是汉代的一部医学著作,是中医理论全面确立的标志。它的主要内容是黄帝跟他的国师岐伯的对话,因此现在中医有时候也被称为岐黄之学。《黄帝内经》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叫做《素问》,一部分叫做《灵枢》。《素问》主要是从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说明人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疗疾病的方法;《灵枢》则提出经络学说,成为以后针灸治疗的依据。

      

    《素问》认为,人身的阴阳跟天地的阴阳,是完全相一致的。因此它用阴阳来分析人生理上各种各样的问题。

      

    它首先拿阴阳的理论来归纳人体脏腑组织的属性,把人的内脏分成脏和腑两大类。

      

    脏就是指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腑是指六腑,包括胆、清代写刻本《黄帝内经·灵枢经》的品格的品格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这六个部位。

      

    脏和腑是如何区分的呢?脏是指胸腔、腹腔中那些内部组织比较充实并且具有储存和分泌功能的一些器官。我们看心、肝、脾、肺、肾,它们都具有这样一种结构特点。而腑主要是指腹腔中那些中空的、有管道的器官,如胃,大肠,小肠,膀胱等,它们都有一个传导和化解吸收进来的各种东西的功能。

      

    五脏六腑有阴阳不同的属性。五脏是阴,六腑是阳,五脏跟六腑是阴阳配合的,因此就可以用阴阳来分析人的病理变化。比如说,如果阴太盛的话,阳就要病了;阳太盛的话,阴就要病了。阳盛表现为一种热,阴盛表现为一种寒。

      

    之后又用阴阳理论来诊断病症的属性,看是属于寒症还是热症。诊断了病症以后,就要进行治疗,治疗也首先要分清阴阳,以确定治疗的方向。如果是寒症,那当然就要用热来加以补充。寒就是阴寒,阴寒就用阳补。如果是热症,就要用阴来补。总之,阳病要治阴,阴病要治阳。

      

    这种阴阳理论,实际上就是利用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规律来判断和分析人的生理状况、病理状况,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也就是说,它的特点是看到事物之间实际上都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地方过了,另一个地方就会衰弱。

      

    所以中医的治病原则,就是要维持阴阳的平衡。要维持阴阳的平衡,首先就要辨明阴阳的消长,看什么原因造成了阳的过盛,或者反过来,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阴的过盛。

      

    中医的阴阳理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一个最基本的运用。而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庸,我们讲过,也可以倒过来讲,叫庸中,即用中。

      

    为什么要用中呢?因为中就是维持事物的平衡。如果事物失去了平衡,那么就会产生偏差,所以平衡就是一个适度,既不过,也没有不及。我们吃东西吃得过饱了,就会有问题;吃得不够,也会有问题。不管是过饱也好,饥饿也好,都会使身体不适。所以中医认为一切疾病都来自于阴阳的失衡,也就是说失了中道。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并不能简单地说是指中国的医学,实际上它更是一种中道的医学,中医者,中道之医也。

      

    中医就是吸纳了中道的理论,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之上的。有人说中医不科学,但它的理论基础却是最科学的——它是符合现在辩证法的原则的。

      

    阴阳理论,就好像辩证法讲的对立统一,既要讲平衡、统一,又要讲矛盾、斗争。之所以要平衡,就是因为有冲突。阴阳如果没有冲突,那为什么还要讲平衡呢?根本没有必要。

     

    一个人的身体中,由于内伤和外感,阴阳也就不断地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有些外感是无法避免的,比如气候的变化,所以我们要注意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以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从而取得一个相对的平衡,这样才能保持自己身体的健康。

      

    《素问》里就讲到了这一点。《素问》开篇第一章,黄帝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古代的人活到100岁,身体和动作都还是非常敏捷,可现在的人年龄刚刚半百的时候,动作就不灵活了,这是怎么回事?岐伯就告诉他说那是因为上古之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这三句话是非常重要的。食饮有节,就是饮食要有节制。这个节制不是说不吃,而是要适当,不暴饮暴食,也不忍饥挨饿,这就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就是有固定的作息时间。不妄作劳,就是不没事找事做。其实这都是很普通的话,但养生就是靠这个。

      

    岐伯说上古之人正因为这样,才保持了他们形神的完备,所以能够终其天年。而现在的人呢?他认为现在的人已经没有办法保持这样一种有节制的平静的生活了。他们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其结果当然就是竭其精,散其真,才50岁,身体就非常衰弱了。

      

    《素问》用古人和今人的比较告诉我们,人要想身体健康,就必须要懂得保持一种平衡,要有节有常。而中医阴阳理论的核心也就在于维持人各个方面的平衡,以达到一种安定和谐的状态。

      

    五行生克之学

      

    中医里面还有一个最基础的理论,就是五行学说。五行学说也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理论,就是把天地万物,归纳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而且认为这五大类物质之间有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

      

    譬如说,如果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排列的话,它们之间就是比相生、间相克的关系。即相邻的相生,相隔的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相生。而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这是相克。

      

    中医也运用了这个理论去分析人体脏器之间的关系,而且治疗的时候还运用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来确定从哪个方向入手。

      

    在五脏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所以肝能够制约脾,因为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而脾和肺之间又有一个滋生的关系,因为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但肺又能够制约肝,因为肺属金,肝属木,金克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循环的关系。肝制约脾,脾滋生肺,肺又制约肝。

      

    在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循环关系治疗肝脾胃病的时候,就要根据这样的制约关系。比如一个人肺有病,医生不一定直接治肺,他如果能把脾胃调好的话,肺病自然也会好。

      

    中医非常注意脾胃,脾胃虚弱也可以说是万病之根,万病都可以来源于脾胃。之所以提出饮食有节,就是因为饮食直接影响到脾胃的健康与否。

      

    这是五行里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还有相乘相侮的关系。所谓相乘相侮,乘有乘虚而入的意思,侮有恃强凌弱的意思。

      

    比如说在五行关系里,肝是木,心是火,木生火,所以又称肝是母,心是子。那么如果一个人的心火非常之盛,就有可能是因为他的肝不好,所以才造成心火的旺盛。这种关系,就叫做母病及子。

      

    所以这个时候,看心火旺盛该治什么,不是治心,是治肝。这就是五行的具体应用。

      

    这是母病及子,反过来的情况就是子病及母。比如说,脾和肺的关系,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因此脾是母,肺是子。当肺气非常虚弱,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影响脾的功能。那么按照关系来讲,这就是子病累及母。

      

    母病及子、子病及母体现了五行学说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人作为一个生命体来讲,是一个整体,其五脏六腑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一个一个孤立存在的。这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整体的辩证思维。

     

    所以中国古代讲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中医的中也就体现在治人上,而不是单纯地治病。也就是说中医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治理的,而不是仅仅治局部的病。

      

    整体的医学

      

    中医这种局部反映整体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是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说现在非常风行的足疗,它实际上就是脚底按摩。中医认为脚底虽然只是人的一个部分,但它却能够反映出全身的状况来,所以用足疗可以医治各方面的病。清代精写刻本《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第八篇中医与中国文化同样的,还有手,手掌的每一个部分,也都反映了全身各个部位的状况。

      

    中医强调的就是整体和局部的这样一种关系。整体之中的每个部分之间也是息息相关的。

      

    阴阳理论反映的是平衡,五行学说反映的是整体的相关性,这些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理念,也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中医正是运用了这样一种求实的精神来构建它的理论体系的。

      

    如果有人认为,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根本就是不科学的,是模糊的,不可实证的,那只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现在的一种非常清晰的,你是你,我是我,我不是你,你不是我,这样一种观念,所以他们就无法认同,你是你,我是我,但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样一种观念。但不能认同并不代表这个理论就是错误的,如果因此就把这个理论彻底否定了,那也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理论给否定掉了。

      

    所以中医理论的存亡,实际上也涉及到了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存亡。如果能够把中医的理论重新确立起来,让大家认识到中医理论的合理性——虽然它不一定符合现在所谓的科学概念,但它本身是科学的——那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念,也可以恢复、确立起来。因此,复兴中医,也是复兴中国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法无定法,因人而异,理有常理,顺其自然。

      

    不服药为中医

      

    根据中国文化整个思维方式的特点,中医的理论并不是要落实到治病这一点上,而是要落实到中医治人这个上面去。因此它不是把治病当做是首要的,而把治人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怎样才能治人,用中医的理念来讲就是要养生,要把中医理论落实到养生这个理念上来。《素问》里就讲到凡人之病,不病于已病而病于未病。人生病的原因不是在病已发作的时候,而是在于他还没有生病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为什么呢。因为养之不素则病生,治之不素则病成。

      

    注意这里的素字。关于这个字的解释,历来都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一个解释是非常好的,说素者,本也,素就是本,就是它本来的状况。

      

    那么养之不素则病生,治之不素则病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养生如果不从根本上来养,也就是不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养的话,那就可能会有生病的征兆。而治病如果不从根本上去治,不按照它自然的状况去治,那么就会真的生病了。

      

    所以可以看到中医的养生理念,一个就是首先治愈未病,治愈未病就是要让人不生病,就是要养之有素。已有病的征兆时该怎么办呢?那就要治之有素,使它不至于真的变成疾病。

      

    治之有素不一定要吃药,现在的理念总是认为要治好病就得吃药。中医的理论不是这样,吃药并不是最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不吃药。

      

    汉代是中医理论形成的时代,在《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了关于医的问题,医在古代被称为方术,《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就记载了许多的医书,其中还提到,医方都是根据不同药物的性能来治疗各种各样的疾病的。

      

    具体是怎样来治的呢?书中讲道:根据草木的寒温,病的深浅,借助于药物滋养的力量,使得人的气感调适。所以最根本的问题是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汉书·艺文志》)

      

    就是说治病不是通过吃药,而是要先达到阴阳的平衡,阴阳平衡以后才能通闭解结。所有的病用中医的理论来讲就是身体的某处闭塞了,气不通了,所以就要想办法,让气通顺,从而达到平衡。如果不这样的话,吃药吃错了,以热增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就麻烦了。所以《汉书·艺文志·经方》中有一句话: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清代有一位学者,对这句话做了一个注解,他说现在在江苏苏州一带的人还这么说,不服药为中医。

      

    在《黄帝内经》里,黄帝曾经这样问岐伯:我听说古代的人治病,只需要通过移精变气,祷告一下就好了,而现在的人要吃那么多的药,扎那么多的针,结果还是有的治好了,有的治不好,这是怎么回事呢?

      

    岐伯就回答说:古人是跟野兽杂居的,天冷了动一动就可以避寒,天热了就到一个比较凉快的屋子里面去待着。在家里不会时时念着这个丢不下,那个想得到。在外面也没想过要当官,所以生活得很恬淡,邪气根本就不能够浸入体内,当然也就用不着吃药扎针了。

      

    但当今之世就不是这样了,人们脑子里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因此就有各种各样的忧患。身体也很劳累,而且还不顺从季节的变化,夏天贪凉,冬天就贪热。这样早晚都是虚邪的气,并逐渐侵蚀到了五脏骨髓,外面也伤了五官和肌肤。那即使是小病也会非常厉害,光靠祷告又怎么能治呢?

      

    知道了这段话,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意思就不难理解了,其实这句话的本意就是指如果能够调顺身心的话,就可以不服药,这就叫移精变气。

      

    现在在人们的观念里还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认为养生就要吃补药。

      

    现在很多的商家都在做营养药、滋补药,但其实都没有必要去吃。因为有的时候吃了,反而是有害的,就是营养过剩,在老年人中间这样的例子似乎还不是很多,但是在青少年中间,这个问题就显得非常严重。

     

    吃了过多的营养药、滋补药之后,儿童的发育就会变得很不正常,已经不是他们这个年龄,这个生理应该具有的一种状态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发生了生理变态,早熟了,这是很有害的。因为一个人的成熟跟他的寿命是有关系的,成熟得越快,生命就越短,并不是说成熟得越快,生命就越长,身体就越好。

      

    所以现在这些营养品、滋补品,在青少年中间已经引起了相当严重的危害,这完全违背了中医的养生理论。

      

    顺其自然

      

    中医养生理论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顺其自然。《黄帝内经·灵枢经·本神篇》里讲: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也说:

      

    循天之道以养其身,谓之道。

      

    什么叫做养生之道呢?就是循天之道养其生。一句话,养生就是顺其自然,因为人跟人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循天道。

      

    我有四句话,法无定法,因人而异,理有常理,顺其自然,认识到这个,养生就好办了。

      

    生理养生、心理养生、哲理养生

      

    中医讲的养生是很值得探讨的,它还有三理养生这样一种说法。

      

    所谓三理养生,就是从生理上、心理上、哲理上来养生。

      

    什么是生理养生呢?这包括了好几个方面。首先是动静要适度。运动不能过分了,而是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适度的锻炼。而锻炼也不一定就得拘泥于一种形式,比如有的人爬山心情舒畅,有的人散步就觉得很好。所谓动则养,是从生理机制上来讲的,动可以活络筋骨、疏通气血,但是动和静还得结合起来。静可以说就是适当的休息。

      

    另外,动也不一定就是我们从表面上能看到的动,其实动也可能是内在的。有的时候,一个人表面上是静的,其实他内里还有动。比如说静坐,静坐是一个很好的休息的办法,也是一个很好的养生的办法。在静坐中,其实就有动,就是通过外部的静,让气在人的身体里面动起来。道家讲有小周天,打通任督二脉,气息有一个小周天的循环就有这个道理在其中。禅宗的坐禅,也是静中有动,它主要通过调身、调息再到调心。

      

    至于太极拳,就更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了。太极拳,我认为最全面地体现了中医和中国文化内外结合、动静结合、刚柔结合的精神,是一种很好的生理养生的方式。

      

    生理养生的第二个方面,就是食养。食养的关键是要营养均衡,同时也不要暴饮暴食,养好脾胃。刚才我讲了脾胃不好是可以引起种种病的,其实对一个人来讲,脾胃不舒服,也会使得各个方面都很不舒畅。

      

    另外,我们也必须看到脾胃不舒服,有时跟精神也有很大的关系。脾胃不好本身也会引起精神的不适。而如果能够调适好精神,也会使得脾胃舒畅。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生理养生的第三个方面,就是要起居有常。

      

    所以总的来讲,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是生理养生最重要的三条原则。

      

    那么第二层养生的理,就是心理养生。心理养生,其实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调节你的情绪,就是调适好你的七情六欲。

      

    喜怒忧思悲恐惊,这就是七情。中医里讲,七情常常是受到外在的各种刺激后引发的。它有时候是一种生理的反应,不能说突然在我前面出现一个东西,我一点不紧张,一点不惊恐,不可能!所以我常常讲,一个人如果没有喜怒哀乐,就不能算人了。喜怒哀乐是很正常的生理反应,问题是能不能调适好它们。中医主张对七情六欲应有所节制,就像孔子讲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说高兴不能过分;悲哀也不能过分。喜怒哀乐一过分都会伤害身体。能不能够调节好情绪,这就是一个心理的问题。

      

    所以心理养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调适自己的情绪,不要有那种大忧愁、大悲哀,也不要有所谓的大高兴,太高兴就有可能乐极生悲了。如果能够保持七情不受干扰,能够保持一种平和心境的话,按照中医来讲,真气就能内存,人的五脏六腑的气血就可以调和流畅,那些各种各样的邪风,也就无法乘虚而入。这样的话,你的身体就可以百病不生。

     

    心理养生的另一个内容,就是修养德行,即提升自己的品德。这个在《论语》里面也讲过,智者乐,仁者寿。仁者就能寿,过去俗话里也讲了,有大德者必长寿。

      

    唐代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医学家,叫孙思邈,他在自己的医学著作《千金要方》里就说过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亦未能延寿。也就是说你的德行如果不能够达到一个很好的程度的话,那么即使去服用什么玉液金丹,也不能够延长你的寿命。

      

    他还讲: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如果你的道德不断地完善,即便你不去祈求善也有福,不求寿自己也会延长寿命。

      

    他最后得出结论是:此养生之大旨也。这就是养生的根本道理。

      

    第三层理是什么呢?就是哲理养生。哲理养生是更高层次的养生,涉及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问题。简单说来,就是你悟透了人生的道理,悟透了世界的道理。那么怎么样叫悟呢?

      

    明末清初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叫王夫之,他就提出了一些哲理方面养生的说法,叫做六然四看。

      

    六然是指什么呢?

      

    第一,自处超然。自处就是自己对待自己,自己怎么样来看待自己呢?要超然。态度要超然,也就是说,要达观、豁达。

     

    第二,处人蔼然。处人是对待别人,就是说对人要非常的和气,与人为善。

      

    第三,无事澄然。没有事情的时候要澄然,澄是非常清澈、非常宁静的意思。就是说没有事的时候要非常宁静。如果说自处超然有点淡泊的意思,无事澄然就是宁静,宁静就可以致远。

      

    第四,处事断然。就是处事要有决断,不能优柔寡断、犹犹豫豫。

      

    第五,得意淡然。就是说得意的时候要淡然,不居功自傲,忘乎所以。

      

    第六,失意泰然。失意的时候要泰然处之,别把它看那么重。

      

    这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处事断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六个然,不就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人生观吗?是不是很有道理?

      

    还有四看。这四看,其实也很有意思的。看什么?

      

    第一,大事难事看担当。遇到大事难事,要看你能不能勇于面对它,是不是不回避、不逃避,勇敢地担当起来。

      

    第二,逆境顺境看襟怀。碰到逆境了,或者处于顺境了,这时就要看你的襟怀,够不够豁达,能不能够承受得起。

      

    第三,临喜临怒看涵养。碰到了喜事或者令人恼怒的事,换句话说,也就是得失了,喜就是得,怒就是失,就要看你的涵养,能不能宠辱不惊。

      

    第四,群行群止看识见。所谓行止,也就是去留的意思,碰到去留的问题,就要看你的识见了,看你能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该去就去,该留就留。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这四看,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对人生、对社会很透彻的了解和把握。这些都是在更高的思想层面中来讲的,因此叫做哲理养生。

      

    我觉得中医在养生这个方面非常深入,从生理到心理到哲理,都考虑到了。我们现在很多的病都停留在生理层面的治疗上。但全世界都开始认识到人们的亚健康的状态是越来越严重了,而所谓的亚健康状态,其实就是心理越来越不健康,心理疾病越来越多。所以心理层面的治疗现在也被提到一个相当高的地位。中国现在在拼命地学人家,其实这个方面中国的资源是最丰富的。

      

    现在我们还没有哲理方面的治疗,甚至于还没有意识到治病还要从哲理方面去治,其实哲理方面的治疗就是培养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我觉得这对人的健康而言可能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也就是我们常常讲的要心胸开阔、心境平和。

      

    心胸开阔和心境平和,应该说停留在心理层面上还解决不了,必须到最高层次,即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这个认识层面才能解决。所以仁者寿,这句话绝对是有道理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做到。

     

    我想中医理论核心的落脚点就在养生上,即是治病于未病。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医的思想,不是仅仅针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实际的病,而是从整体上来治疗。从饮食、起居、心理、哲理各方面进行总体调节。也就是把一个人看做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生病不可能只是这一个体某一个部分单方面孤立地出问题了,一定是整体上面都有问题。

      

    我觉得,用这样一种整体的辩证的方式来看待一个生命体,应该说是医学一个最根本的基点。医学要有整体的调适,只有整体的调适才能够从根本上治好病。

      

    所以中医是讲固本培元,要从根本上入手,治标必须治本,或者是标本兼治。在中医里面,处处都体现了整体的观念,体现了一个相互关联的,以本统末的观念。

      

    我觉得,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到中医的这样一些理论和它的可以说是几千年实践的经验,认识到它真正的价值,才能够真正地看到中医里面所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才能够真正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意义、价值之所在。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