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成文:给“公祭热”降降温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5-0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的趋势,人们对自身的文化身份更为看重。客观地讲,祭奠作为一种集体化仪式,通过对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进行纪念,能够起到激发和培植人们的历史认同感、强化对自己独特文化的认知、产生族群凝聚力的作用。不过,目前有些地方的这种活动却存在着一些不好的倾向。一些地方不做认真的考证,只是凭借野史传说中一鳞半爪的线索,就草率地宣称是某某历史人物的故里,然后就大兴土木,修庙堂,建塑像,如此等等。这种捕风捉影、牵强附会的做法,缺乏对待历史应有的准确、严肃和庄重的态度,围绕它们而展开的活动,很难相信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那些真正的查有实据的地方,适度的祭奠本无可厚非。但让人感觉不正常的是现在的祭奠活动越来越升级,变成了一种公祭行为,且排场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花费自然也越来越多。当然,开支都是公款。因为张罗主持这种公祭活动的,都是相关的地方政府。报载,近几年来已经有数十个地方政府直接介入。有的地方的祭祀活动甚至已经不满足于由当地省政府主办,要求升格为国家级。

  严格讲来,这种行为由民间团体或个人举办更合适。政府部门应该对自身的职能范围和行为的边界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不应过多介入这类活动,侵占本该属于民间社会的行为空间。况且,举办这类公祭活动的地方,有些还没有脱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还没有建立健全,加大这些方面的投入,远比举办祭奠活动更为重要、更为紧迫。

  实际上,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热衷于这种活动,背后潜藏的、主办者也并不讳言的动机,是“公祭搭台,文化唱戏”,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扩大本地的知名度,实质上还是为了吸引投资,拉动经济发展。但实际上,这种一窝蜂地、人云亦云式的跟风做法,是一种缺少谋划、发展思路贫乏的表现,是另一种类型的“面子工程”。回顾近年来不少地方举办此类活动,除了劳民伤财制造出一时的热闹喧哗外,并未达到期望的效果,值得有关方面深思。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