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传统节日:我们更需要文化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5-0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传统节日:我们更需要文化

     

    袁瑛

     

      传统节日蕴含的价值理念和取向是保持一个民族国家文化自信和自觉的核心要素,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十分必要。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个民族身份的象征。全球化浪潮裹挟着大量的文化产品和价值理念冲击着每一个民族国家。许多文化价值观念企图在交流交融交锋中寻求到共识。然而,文化的普遍认同需要时日。传统节日蕴含的价值理念和取向是保持一个民族国家文化自信和自觉的核心要素,要想在现代化浪潮中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和强势地位,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十分必要。

     

      如何让我们的传统节日过得更有民族文化涵义,我们特地采访了一批专家,他们的观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节日应该过出文化品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曾四次在全国人大会上提交促进传统节日放假的议案。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恢复民族的传统节日作为我们国家法定的节假日,主要是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有两个特点,一是喜闻乐见、全民参与,二是循环往复、无穷延伸。它不是一次性的活动,是一个民族永恒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存在的方式。它对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振兴、文化认同有极重要的作用。

     

      比如说清明节,其文化内涵表现了中国人对前人的尊重,祭奠我们的革命先烈,或者祭奠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做出贡献的人们,这是一种情怀,永怀对先辈的感激。中秋节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因为它代表花好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愿望,而且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端午节是纪念屈原,是推崇一种爱国主义情怀。同时我们每一个节日都有一些符号,端午节的符号是两个,一个是吃粽子,还有一个是龙舟竞渡,这是增加团结的凝聚力、健康向上的一种体育活动,既是一种体育活动也包含着某种文化在里面。

     

      所以说,过传统节日并不是单纯的休息,而是要回味文化,体味文化。传统节日放假是一种情感需求,精神需求,并不是一种物质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人们要在节日里提升陶冶自己的情操。

     

      对于怎样过节才算有文化品位,纪宝成认为:一是举办传统的活动,比如端午节除了吃粽子、纪念屈原之外,龙舟竞渡,突发向上、力争上游,是一种团结的力量,是一种非常好的活动。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普及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二是节假日的庆祝应当随着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挖掘丰富的文化内涵,将传统的有价值的东西挖掘出来。同时也应该因时因地制宜地创新。比如建国以后,清明节我们不光扫墓祭祖,还扩大到祭奠烈士,祭奠历史文化名人,他们做出贡献,也应该为他们扫墓。

     

      节日文化比黄金可贵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教授认为,黄金周设立的初衷是着眼于假日经济做文章,通过长假促进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但如今黄金周的含金量正在打折扣。

     

      蔡继明认为,黄金周的含金量值得考究,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其实远远大于其商业价值。清明、端午、中秋这几个节日,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像清明节祭奠祖先,把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好好发掘出来,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中秋,家庭团圆、社会和谐、庆丰收,除夕,大家彼此互相宽容、互相忍让,平时的恩恩怨怨,一过节也就一笑了之,是一个沟通的过程。

     

      恢复这些传统节日,对于周边国家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我们推行一国两制,意义也非常重大。台湾、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文化上同根同源。大陆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更应该尊重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节日属认同文化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高丙中认为,文化有认同文化和消费文化之分。前者如除夕守岁、阖家团聚,这种文化被我们的内心认同,成为内心的表达;后者如时尚,尤其是好莱坞大片,往往要花钱享受,但用完了,就过去了。对消费文化,多一项少一项,我们总能够平静对待;但对于认同文化,一旦面临被剥夺的威胁,我们就会内心不安,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更加拼力地维护。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习俗的代表,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它们的设置依据是阴历,体现了对太阳与月亮、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尊重,表达了阴阳平衡、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欣赏柔美的美学取向和追求团圆的伦理观念。这种美好的情感不仅生长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也是一个国家凝聚力和自信心的体现。

     

      然而,让大家感到担忧的是对于传统节日的“节日味道没有过去那么浓了”。对此,高丙中认为,这和我们民族曾经受到帝国主义势力伤害的历史有关。这样的伤害容易让我们以激愤对外,以激进对内,产生奋斗的压力的同时也产生着自我伤害的破坏力,破坏力直指传统。这也就有了“打倒孔家店”和“破四旧”。在1967年至1979年之间,春节的假期曾被取消。不过,好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我们渐渐能够以健康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传统,通过找回自己来找回信心。善待民族传统节日的命题也终于从学术层面进入政治议程。

     

      对于传统节日的保护,高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设立“文化遗产日”,到出台节假日调整新方案,再到文化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富有特色文化活动的通知》,我们可以看到民族传统节日在当下所受到的关照。也许,我们不一定能够把民族传统节日申报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但她们完全可以打造成当代中国的重大节日,成为我们善待自己传统、激发民族精神的代表作。就像《通知》里所说,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

     

      传统节日放假就是对文化遗产的有力保护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从文化角度阐释了传统节日放假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冯骥才表示,传统节日放假,一是保护民族的文化身份、民族情感、民族的精神方式,二是保护文化遗产。节日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冯骥才认为,节日放假的目的是让大家能有时间、机会把这个节日当节日过。对于如何过好端午、中秋、清明等传统的节日,冯骥才建议:第一,应该温习自己的传统。长期不放假,一些传统的民俗事项已经忘了。第二,有些好的传统要拿进来,比如清明节,清明节扫墓有两层含义,一种是祭祀祖先、先人,还有一种是祭祀烈士。清明里还有春游,古代叫踏青,还有一个民俗是插柳,放风筝,荡秋千,我们都可以有很多活动可以做。另外,不要把节日变成假日。节日和假日应该分开。因为假日是公民休息的权利,是公民的福利,它里边没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但是节日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比如国庆节,那是一个公民要表达国家情感的日子;春节全家要团聚,要表现我们对生活的向往,要避邪、迎福。节日放假是为了更好地度过这个节日,还是要强调节日的文化内涵。

     

    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佘双好  田贵华

     

      中国传统节日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需要我们从全方位挖掘和开发。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从2008年开始,我国的公休假将进行较大调整,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三大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同时,还将春节放假日期提前至除夕。在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日益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之时,国家从制度层面上确立了传统节日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倡导公民过好传统节日,具有特殊的时代价值。中国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需要我们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挖掘和开发。

     

      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我国的传统节日数量很多,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是灿烂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如今不少西方国家的领导人,在春节期间十分重视华人过好春节,他们把尊重春节作为尊重和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时机。这表明中华传统节日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民族心理,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和象征,中国传统节日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值得我们认真汲取。

     

      传统节日充盈着和谐、统一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中华传统价值体系之中,和谐、统一、和平是一种核心的价值理念。20051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发表演讲,认为“和”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则是“和文化”的有效载体。有学者认为,传统节日总是充满着浓厚的伦理观念和人情味,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又是亲友往来的契机,是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如春节期间,辞旧迎新,平安吉祥,一家人共吃年夜饭,包饺子,营造了团聚、和谐的氛围。元宵佳节,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中秋时节,合家团聚赏月,吃月饼,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突出着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主题,在当前更具有海峡两岸一家亲的深刻内涵。

     

      传统节日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也赋予了精神文化内涵。中国传统节日习俗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民众在物质、精神、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综合需要。在物质生活层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许多不同节日独特的食品,如饺子、元宵、巧果、月饼、重阳糕、团年饭等。可见物质生活尤其是“吃”在传统节日中体现得非常充分。然而,传统节日却并不局限在物质生活层面,每一个节日都蕴含了精神、文化、审美等方面的因素。传统节日伴随着中国的农耕文化而发展兴盛,具有让劳动者定期精神享受和精神调整的重要功能。经过长期的劳作之后,过节具有精神调剂的重要作用。传统节日还饱含着人文精神,大多反映了天人和谐共处、尊重自然传统的内涵,积淀了中华文化的亲情、和善传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精神和情感,通过节日里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中华文化得到传承、延续和发展。

     

      传统节日文化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华伦理文化十分兴盛,传统节日文化无不渗透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因素。“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等中华传统美德在传统节日文化中时有体现。如春节期间,亲友之间要相互拜年,从而营造了仁义、重礼的浓厚氛围。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祭祀节日,通过祭祖和扫墓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尊老敬祖美德。重阳节的登高习俗具有敬老、祝福老人长寿的意蕴。自1989年开始,我国把每年的99日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的传统美德。

      传统节日对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作出了科学概括,提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传统节日对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具有重要的价值。

     

      传统节日彰显着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功能。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为伟大、最为悠久的精神传统。在传统节日中,包含了大量关于热爱故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热爱国家的内容,闪烁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芒。举例而言,在我国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很多,端午节最初曾经是人们驱邪避疫祈求平安的节日,后来经过演化,人们通过举办龙舟赛、吃粽子,把它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联系起来,在老百姓中的影响极为深刻。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在端午节的各项活动中得到彰显。清明节据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的爱国忠臣介子推。还有中秋节、春节等无不饱含着对故土、对家乡的眷念,它们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

     

      传统节日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的功能。在民族精神中,民族凝聚力具有突出的地位。民族凝聚力整合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激发着人们的强烈的向心力,构筑了中国人家国统一的群体意识。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在海内外华人中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当前,依仗着西方大国强大的经济实力,西方节日大肆进军中国,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异常火爆,受到相当多的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追捧。中国传统节日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发挥其所具有的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有力地抵制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同时,传统节日的广泛推行,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打击“台独”势力,促进国家统一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节日具有和睦团结、追求和平、促进和谐的功能。传统节日是中国“和合”文化的集中体现。有学者认为,“和合”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精髓。这种“和”的思想,不仅是指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而且也包括了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儒家文化重视人伦,家庭和睦和谐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最大特色,家庭团圆和美是传统节日的美好景象。在传统节日里,有不少反映了老百姓追求天下太平,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期盼。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第一大节“春节”,就承载着中华民族温情、和谐的民族心结,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

     

      传统节日具有勤劳勇敢、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功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优秀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传统节日中,富含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的成果。美味可口的食品、内容繁多的礼俗、生动活泼的娱乐,荟萃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汗水和力量。具体来说,如春节期间的掸尘习俗就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勤劳、爱清洁的良好习惯。舞狮子则表达了老百姓昂扬向上、威武雄壮的精神面貌。在中国人心目中,月亮具有柔和与光明的象征,中秋赏月,寄托着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传统节日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好资源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善于开发和利用传统节日的丰厚资源,培育和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进一步加大力度,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准保护好传统节日习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把传统节日列入了世界遗产的保护目录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借鉴周边国家的经验。韩国和日本早在上个世纪中叶便相继颁布了《文化财产保护法》和《文化遗产保护法》。1967年,韩国就把“江陵端午祭”正式列为本国“重要无形文化遗产”。2005年,“江陵端午祭”更是被韩国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近几年,我国对非物质质遗产的保护也引起了高度重视,2006年,《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明确指出,“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同时,通知把文化部申报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正式纳入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开发和挖掘传统节日教育资源,就要加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通过记录、收集、整理与民族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字、音像资料,建立完善的节日档案,积极探索保护民族传统节日的措施和办法。大力推广传统节日文化,通过举办与民族传统节日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论坛、咨询、讲座等,并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增强人民群众保护民族传统节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提高全社会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把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构建传统节日教育体系。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传承传统节日文化,青少年是重点群体。要把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优秀节日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如在思想品德、历史、语文等课程中进一步充实传统节日的内容 ,加大其文化内涵的宣传普及活动。同时,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也要注重开发乡土教材,把本民族的节日传承一样纳入教育体系之中,保护节日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不仅要重视发挥课堂教学在传播节日文化中的突出作用,也要充分运用课外文化娱乐活动,把节日文化教育涵盖其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体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全方位地开发传统节日在物质、精神、文化、娱乐、审美等方面的综合功能。当前,随着公休假的调整,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几大节日都列入全体公民放假日。但是过节放假决不仅是大吃大喝,而应移风易俗,摒弃落后的节日文化习俗,弘扬积极健康的节日内涵。要注重人们文化、精神和情感上的享用,充分发挥节日的精神文化效益,使人们在娱乐的同时,同样能够享受到精神上的盛宴。同时,要把庆祝传统节日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展示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要同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更加健康高雅的节日文化氛围。

     

      创新载体和形式,充实内涵,增强传统节日的吸引力。洋节在中国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其新奇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当前,要发扬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也要与时俱进,增加传统节日的时代精神和内涵。要着重开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各种灯会、游园会、文化庙会,以及传统工艺、美术、音乐和民间习俗展示等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增添节日魅力。要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如网络游戏、电视卡通等,把传统节日创造成为广大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节日文化产品,注入传统节日文化的资源,增强中华传统节日的吸引力,增强对青少年的感染力。还要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运用动人的节日故事和传说,增加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其更加深入人心。(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节日文化中蕴涵的传统美德

     

    黄柏权

     

      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伦理道德、哲学思想、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等,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国务院把中国传统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和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文化名录后,特别是把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作为国家法定节日以后,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中的记忆越来越清晰,曾经远离我们的节日又回到了我们的身边。这无疑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重新审视、认识传统文化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种具体体现。

     

      传统节日的产生与早期人们的经济生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宗教信仰、历史际遇、神话传说、民族交往互动等都有密切的关联,所以蕴涵了民族的历史文化、伦理道德、哲学思想、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等丰富内容,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尊重规律、效法自然的行为方式

     

      节日活动首先是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庆典礼仪。传统节日是农业社会的产物,所以与农事活动关系密切。人们为了农业生产的需要,必须观测天象,认识自然的季节变化,制定历法,适时播种、除草、收获。如中国的春节就与传统历法有关。早在夏代,人们就根据北斗斗柄的指向和恒星的出没来定月,用天干纪年,制定了建寅的夏历,以月亮的圆缺为月,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商代发展到用干支纪日,制定了建丑的殷历。周代制定了建子的周历。因为各代的历法不同,所以表达丰收和祭祀祖先的年节时间也不一样。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年节,商朝以十二月初一为年节,周朝以十一月初一为年节。到汉武帝时,以夏历为依据制定了《太初历》,以正月初一为年节。以后基本形成定制,春节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一。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都是人们对四时运行、气候变化认识的结果,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传统节日文化中效法自然、尊重规律的思维方式,具有许多科学合理的因素,这与当下提倡崇尚科学为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相一致的。

     

      仁义孝悌、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仁义”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核心,“仁”德的核心是爱人,即“仁者爱人”。其根本落脚点是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悌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由此推及到尊老爱幼等社会美德。于是在中国形成了仁义孝悌、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从传统节日的产生看,有不少节日与祖先崇拜有关。如腊八节的“腊祭”就与祭祖有关。《风俗通·祀典》解释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腊,汉改曰腊。腊者,猎也,言田猎禽兽祭祀其先祖也。”春节、清明节、中元节等都有祭祖的仪式和内容。

     

      在中国少数民族节日活动中,涉及到仁义孝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内容更是丰富。如居住在云南新平卡多山区的哈尼族,每年农历冬月十五,都要欢庆老年节。当天清晨,小伙子上山挖松树,妇女则忙着准备佳肴。届时,场地上载满了松树枝,老人们安坐在松树下,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鼓锣齐鸣,青年男女端来热腾腾的米酒、茶水、糯米饭、鸡蛋等献给老人。老人们边品尝边欣赏青年男女唱歌舞蹈,随后老人也跳起老人圆舞。然后老人轮流讲子女对他们赡养的情况,对孝敬者给予赞扬,不孝敬者给予批评。居住在黑龙江的朝鲜族在农历六月二十也举行传统的老人节,给老人祝福。不少民族在春节、清明节、中元节都要为死去的老人祭祀。此外,在一些民族中还有少年儿童节、妇女节。

     

      这些以节日为载体的活动,体现出社会对老人、小孩、妇女这些弱势群体的尊重和爱护,是对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

     

      精忠爱国、弘扬正义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精忠爱国的浩然正气和坚持正义的民族气节。中国传统节日中,有许多节日与爱国传统和民族气节相关联。如端午节就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一生上下求索,为的是精忠报国,他冤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才在他的忌日这天划龙舟、吃粽子,形成过端午的节令。今天我们过端午,吃粽子、划龙舟,最重要的是继承和学习屈原上下求索、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让爱国忧民的传统通过节日这一载体发扬光大。我国少数民族许多节日都与爱国、正义有关。如土家族过年就与抗御外敌有关联。传说在明朝嘉庆年间,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朝廷征调土家士兵前去抗倭,为了按期到达,土司王就下令提前过年。后来,土家士兵在前线多次打败倭寇,为了纪念这次征战的胜利,以后就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

     

      彝族的火把节和傣族的泼水节都蕴涵了正义无私的文化内涵。云南彝族传说:从前彝族有个叫阿提拉八的大力士,有拔山之力。因在比武中摔死了天上的大力士斯热阿比,惹怒了天菩萨。为了惩罚他,天菩萨派出大批蝗虫、螟蛾来吃地上的庄稼。阿提拉八于是在六月二十四日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率众点火烧虫。从此人们定这天为火把节。西双版纳傣族传说:远古的时候,有个魔王作恶多端,人们都恨透了他,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把他杀死。后来,魔王抢来七个姑娘做他的妻子。聪明的七姑娘从魔王口里打听到他的致命弱点,即用魔王的头发勒魔王的脖子,才能将他置于死地。七姑娘趁魔王熟睡时,拔下他的头发一勒脖子,魔王的头就滚了下来。可是头一掉在地上,地上就燃起大火,姑娘一抱起头,大火就熄灭。为了避免大火燃烧,她和六个姐姐轮流抱住魔王的头,一年一换。每年换人的时候,人们都给抱头的姑娘泼水,冲去她身上的血污,洗去她一年的疲劳,为新的一年能消灾除难而祈祷。在许多民族节日活动里都有关于爱国、正义的传说。节日活动,使爱国、正义的传统一代代下传,成为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

     

      中华民族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特别是与外来敌人斗争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关于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如侗族的农历三月三举行的播种节,要表演挖土、耕田、插秧、收割的劳动场景;土家族舍巴节要跳摆手舞,其舞蹈也有打猎、农事劳动、纺棉花等动作。这些动作既是对劳动知识的传承,也体现了对勤劳的肯定和赞美。又如土家族的舍巴节,彝、白、纳西等族的火把节等都有比武、摔跤等体育活动,表现了勇敢的民族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斗志。通过节日活动把民族的勇敢勤劳、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传承下来,成为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

     

      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美好追求

     

      中华民族从来就热爱和平,团结互助。节日成为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认同感的主要纽带。如春节,世界华人的共同节日,即便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平时没有任何联系,节日来临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庆祝。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比如,许多少数民族在节日期间都有歌舞表演和集体聚餐的习俗,其目的是增强民族内部的相互了解和认同,增强凝聚力和民族团结。有的节日还有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内容。如土家族在中秋节那天晚上,好心的人们趁着月色到瓜地里偷一个冬瓜,用红布包好放到久婚不孕的夫妇床上,预祝这对夫妇早生贵子。

     

      在节日里,人们交流情感,一方面对枯燥的生活进行调剂,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加深了解与友谊,使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和向往。因此,节日所蕴涵的团结、和谐的民族情节是民族团结的黏合剂,是当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财富。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是十分丰富的。保护和继承这些节日既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也是对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作者:三峡大学武陵民族研究院教授)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