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四书”进语文教材不容置疑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5-04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编者按:《“四书”应该进中学课堂》(光明日报414日国学版刊载)一文见报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反响。为了进一步推进讨论,我们从众多的读者来信中选摘两篇,予以发表。欢迎广大读者继续关注。

     

      我觉得“四书”进入中学课堂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采纳多少的问题。毫无疑问,教育承载着民族文化传统,教材中就要有优秀的文化,民族的瑰宝,历史的经典,以此来熏陶中学生,使其浸染、陶冶,潜移默化。这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规律:现代是从漫长的历史中走过来的。不知历史,不知传统,只能带来对现实的无知,对当代的迷失。一旦我们坚守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拥有了财富,你的精神世界就不会变得干燥、冷漠、无味,而是凸显出滋润、温暖、充实,这就是古典文化的魅力。

     

      就此,我们也可以全球视野来观察。如1983年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国家在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第4条写道:了解我们的遗产,以及这些遗产如何增强想象力和对伦理的理解,它怎样与今天生活和文化中的风俗习惯、观念和价值发生关系。从地道的语言学上来说,建国不到三百年的国家自己的母语还没真正成熟,可他们却一本正经地宣称“我们的文学遗产”,并要求中学生了解它与今天的关系。

     

      由此更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的中学生历经六年的中学语文教育到底读懂了多少中国传统文化?不敢冒昧说读得少,但有人在采访中称呼对方已故父亲曰“家父”;有学者写了一本论著送给同行专家,扉页上写了“请某某扶正”(应为“斧正”,“扶正”为旧时老爷的正房太太去世,将后面排序最靠前的妾转正),当我们看了苦笑不得,又得知他们竟然是央视名嘴,语言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后,真让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汗颜、愧疚。其他如央视青歌赛,歌手大都演唱上乘,但文化知识一涉及传统文化就尴尬显露则更不必说了。

     

      以我之见,为了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上树魂立根,我们真有必要选编一本国学的读本,让孩子们浸淫、传承。(上海陈国良)

     

      附录:

     

    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措施

     

      郭齐勇先生在《“四书”应该进中学课堂》中所阐述的观点,我完全赞同。我是个退休语文教师,退休后一直关注着语文教学。数十年来,语文教学变来变去,教学效果却愈来愈差。研讨语文教学改革的文章,连篇累牍,数不胜数。对语文性质、语文教材的研讨,有时也涉及要害问题;但就我看来,真正触及到问题根本,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的,就是郭先生的大文。不过,我还有点补充,即“应该进中学课堂”应再加一个字,改为“应该进中小学课堂”。

     

      以“四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文化大厦的学问。目前,“国学”最热的是学术界。学术名人到处演讲作报告,到处发文章出书籍。受其影响的人,最大莫过于成人群体。这种热,多少有点“虚热”,因为没有深入到人生初受教育阶段,没有在千千万万青少年中扎下根来,没有对他们成长产生决定性影响。要使国学热由运动状态变为常态,只有让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才能实现。

     

      为此,中小学语文教学教材必须再一次改革。“四书”要进入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也要大力改进,一些时髦的、花里胡哨的教法应该退出,老老实实回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朴实的做法上来;各级语文考试也变得朴实些、简单些,不要与老师、学生做对,出难题、怪题。如果语文教学有这三方面的根本变化,语文教学也就有了走出困境,踏上坦途的希望。(无锡马智强)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