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什么日子?知道的人并不多。 一项针对5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30%的学生不知道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听说有读书日但不知道具体时间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只有一位学生知道确切的日期。 在第13个“世界读书日”之际,阅读再次引发关注。阅读,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对文化传承、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逐年下降,使得人们对现代人阅读状态的担忧日益加剧。究竟,是什么冷落了“世界读书日”? 读书时并不觉得“读书是甜蜜的” 谈旭栋 据说犹太孩子首次上课时,会得到一块用蜂蜜写就的希伯来字母的石板。老师告诉他们,知识是甜蜜的。但是,当下很多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却没有这种甜蜜的感觉。那是因为我们从小学开始习惯的一些教育模式,很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读书其实是甜蜜的。 读书可分功利性和兴趣性,当下功利性没有减少,而兴趣的减少才是忧虑的关键。固然工作繁忙、书价高,都是我们离开图书越来越远的理由。但若真的有读书的兴趣,这些又怎么是障碍?而读书的兴趣,多半应在学生时代培养出来。教育本应先让我们喜欢读书,但如果教育培养不出读书的兴趣,不少人当然将书本弃之不顾。 学生时代,读文科书籍我们少能体味到人文学科的优美与博大,读理科的我们少能感受到思考的乐趣与深邃。因为我们忙于背诵、做题、应试。读书只有应考、求职、升迁等功利性的目的,几乎不存在兴趣地阅读的土壤。我们也习惯了功利性的、支离破碎的阅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许多人的阅读兴趣恰恰是背着老师、在上课时看闲书的过程中养成的。 当我们错过了青少年时代培养读书兴趣的绝佳时机,进入社会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之后,我们的读书时间更加来之不易。提到读书,在我们的记忆里似乎只有背诵、默写、公式、习题,而如今又能拿什么来爱读书呢? 功利让阅读的价值逐渐丧失 王师北 冷落一个有关阅读的节日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阅读本来的价值在逐渐丧失。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小的时候,那时许多人阅读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证明某种论断放之四海而皆准。那个时代,阅读的价值失于个人迷信。相比起来,在今天这个满眼浮躁的社会里,阅读的价值到底失落在哪里?连续多年呼吁设立“国家阅读日”的朱永新先生认为现在“阅读率下降主要是应试教育造成的”。 与朱永新不同,反对设立“国家读书日”的余秋雨先生则认为:“古代的孔子、老子、墨子、庄子为什么比我们伟大?因为他们的阅读量不到我们的万分之一。我们当代人的脑子已被文化垃圾塞满,即便拥塞的全是精华,也必然导致交通堵塞、营养过剩的死疾。” 虽然在设立阅读节日的问题上,两位先生的意见不同,但是实际上两位先生的观点是相辅相成的。今天阅读的价值主要毁于“应试教育”的功利阅读,也毁于大量碎片化、庸俗化的“文化垃圾”,毁于过量无效信息乃至于无益信息造成的“交通堵塞”或“营养过剩”与伪“营养过剩”。 林语堂曾说过:“读书向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或为求爵禄;或为做走狗……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这种功利的阅读心态如不改变,单纯呼唤阅读,重视读书日,也仅是形式上的强调,并不能改变当下阅读的困境。 “读闲书”的人生姿态在当代显得脆弱 古 月 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说过:“在古代中国,人们会将读书和精神修养、人格提升联系起来。将读书看成是一种优雅的人生姿态。这样的传统在当下社会显得比较脆弱。” 阅读传统的衰落固然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与传播技术的变革、电子读物代替传统书本、信息渠道的多元化都有必然的联系。但问题的实质是,阅读行为中内在的精神是不是仍然被人们看重。 不难发现,现代人读书读的大量是与个人工作和生活相关的功利性强、实用性强的图书。而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能陶冶性情的“闲书”却极大地减少了,这是目前阅读最大的隐忧。 评论家李敬泽认为:“读书如果仅仅是一个接受信息的过程,那人们确实没必要读书,上网就可以了。然而,读书是一种 价值观,印成铅字的文字是文化的结晶,是我们认为将要长久流传下去的知识和创造。所以写书的人要对那些文字负责,读书的人也要对此敬重。同时,读书也是一种思想方式,它需要时间的长度,需要沉静,需要一个人面对一本书时深入的、翻来覆去的思考。” 所以,有人建议在“世界读书日”之时,号召大家坚持每天抽出20分钟读一些陶冶情操的“闲书”。目的就是为了逐渐改变阅读越来越实用的现状,让关乎心灵的阅读在当下不再脆弱而富有力量。 避免图书市场的“公地悲剧” 胡润忠 古人云“开卷有益”,可是今天,开卷不一定有益,有时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因为这些年出版的书籍很多质量不高,选题重复如同药品换名包装,成为业界的流行手段;假外版书、枪手编著书、注水书泛滥成灾,甚至使某些图书逐渐偏离文化的行列,抑制了读者的阅读欲望。所以,图书质量本身就成为妨碍我们阅读的重要因素。 近些年的图书市场存在着一 种“公地悲剧”的现象:一个村庄的牧民在同一块公共草场免费放牧。如果每户人家每天放一只羊,那么草场可以一直维持下去。但是每个牧民都希望增加个人收益,虽然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还是会选择多养羊获取收益,结果草场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所有牧民的利益都受到损害。个体的非理性最终导致群体的非理性,使得整个群体受害。 类似的,现在图书市场出书讲求快速获利,只要能赚钱就可以出版。出书让作者和出版商名利双收,但粗制滥造的图书却危害了读者,污染了公众的精神家园。 “公地悲剧”问题的解决单靠利益相关方是不够的,需要第三方力量的介入。不断提高图书质量,需要政府监管力量的介入。出版管理部门应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对图书市场进行管理,引导更多精品力作的问世。 要为阅读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刘文宁 英国作家毛姆说过的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如果你在图书馆待上一天,不管这座图书馆有多小,当你面对着人类积累下来的无穷智慧,你的心中只会满怀敬畏,甚至会夹杂着淡淡的悲哀。”为读者提供便利服务的图书馆对培养阅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据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抽样调查”显示,图书购买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较低。这反映出了图书价格过高使图书消费受到限制。消费者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购买图书只能采取谨慎的态度。因此,图书馆成了实现阅读的一个重要途径。 生活中,除了学校里的学生和老师,免费的精神盛宴离普通老百姓太远。一些地方修建豪华的公共图书馆,争相比拼硬件的奢华,使原本该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传播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实现文化提升追求的图书馆,沦为了“文化形象工程”。 即使一些图书馆外表漂亮,也掩盖不了公共图书馆内在的尴尬现状。有统计显示,全国每45.9万人才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人均图书占有率不足一册,有的基层图书馆年购书费用不足千元。大多数的城市只有市级和区级图书馆,居民很难享受社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广大农村居民更难以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了。馆藏数量不足,书籍陈旧,使公共图书馆难以提供完美的服务。如果公共图书馆近在咫尺、馆藏丰富,相信读书仍然会是人们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 重振国民的读书风气不能靠一年一天的“节日”来完成,只有为国民阅读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才能促进解决目前阅读风气衰微的问题。 电子阅读挑战传统阅读方式 宁 波 并非人们不爱读书。我认为电子阅读挑战传统图书阅读方式,是读书减少的根源。 2007年我国网络用户平均每月增加600多万,目前网民总人数已超过2亿,比网络诞生之地美国还多。电子阅读以快捷、有效、即时交互式、易查询等特点,迅速为广大读者青睐,使得传统阅读遭遇冷落,这是不争的事实。 一来,传统阅读要精心筛选图书。这往往是个费时费力的过程。面对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的图书,很多人常常望而却步。而电子阅读可以迅速找到读者需要阅读的内容。二则,传统阅读需要深厚的文化修养,讲究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而现代人阅读却日益快餐化、图片化。三是,传统阅读需要花钱购书,好书往往价钱不菲,而电子阅读只要交上网费,相对而言更加经济实惠。此外,电子阅读为读者提供了即时交互式和多媒体阅读平台,轻轻一点,便知天下事。这是传统阅读所无法匹敌的。 因此,我认为不是人们冷落了读书日,不爱阅读,而是在新技术影响下,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必然发生改变。人们告别了牧歌式的传统书面阅读,使阅读的内容从经典的文化扩大到跳跃性、实用化以电子读物形式出现的内容。而这种阅读方式和内容迎合了现代读者渴望大量信息的需要。 所以,应该把电子阅读也纳入阅读中,计算到阅读率里面,不能仅以图书阅读减少就认为人们的阅读率在减少。当然,作为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有空多读书,多读好书是非常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