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贾植芳:把“人”字写端正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4-29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人生九十二年 经历“八十一难”

                                

        4月29日,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贾植芳先生的追悼会在上海举行。

      92岁的贾先生生前曾多次对学生说:我很想参加自己的葬礼。看别人为自己挂哪张遗像、穿什么衣服,看自己躺在那里,是什么表情;谁来送花圈,写些什么话——说到意趣盎然处,往往自顾自地哈哈大笑起来。

      如今,他终于可以看到了……

      “苦难净化了我的灵魂”

      贾植芳生于1915年,在北平读书时就是《大公报》、《申报》等报刊的活跃投稿人。他早年主要从事文艺创作和翻译,是著名的“七月”派作家。抗战爆发后,他从日本弃学归国参战,以战地通讯、散文和小说名世。

      新中国成立后,贾植芳在复旦大学以教书育人为业。2004年出版的4卷本《贾植芳文集》,记录了他一生的丰硕成果。他既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又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为我国学术界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

      最容易让人们记住这位老人的,是他传奇般的人生经历——1936年,因为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贾植芳首度入狱;抗战后期,他因从事抗日策反被日伪军抓进牢房;1947年,因为给进步刊物写文章,又遭特务机关关押。最长也最著名的一次,是作为“胡风反革命集团骨干分子”,在牢中关了12年。有人评价说,贾植芳的一生充满传奇苦难,20世纪中华民族的几场浩劫他都赶上了。他自己说:“每当中国历史发生震动的时候,我总在监狱里。”

      和许多同时代的著名文化学者一样,贾植芳留给后人的遗产还有知识分子的铿锵风骨。他没有在政治迫害中屈打成招,没有趋炎附势,没有因一次次磨难而失掉自我。他曾在回忆录《狱中狱外》中说:“我走完了自己的苦难历程。值得安慰的是,我并没有失掉自我,我还是我,苦难反而深化了我对各国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和思考,净化了我的灵魂。”    

      “在坑洼的道路上,活得像个人”

      一生坎坷,几度牢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贾植芳的文化建树。他将自己定位是“大时代里的小角色”。然而,这个清醒而自谦的“小角色”,却赢得了文化界的尊敬。他无儿无女,晚年却有儿女绕膝般的幸福;无钱无势,家里却总高朋满座。

      贾植芳身材瘦小,性情豪放,自称“江湖中人”,晚年更对一切求学问事者敞开家门,“三教九流”,有求必应。他在复旦大学第九宿舍的家,有一张大圆桌,有好多年,每逢周五,便是几代学生加上各种闻名登门者的聚餐日。不必正襟危坐,也不分上下大小,在随兴闲聊中,常有专业研究的火花,更有为人为学之道的潜移默化。

      “没有贾先生,我不会走上今天的道路。这是一种整体的影响,学术研究只是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他待人处世的态度,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他的坚持……”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说。

      上世纪90年代因重新编纂《中国文学史》而广受关注的章培恒教授说:“当年,在贾植芳先生等人影响下,我才走上一条独立思考的学术道路。”

      “在上帝给我铺设的坑坑洼洼的生活道路上,我总算活得还像一个人……生平最大的收获,就是把‘人’这个字写得比较端正。”贾植芳自我总结的这句话,四下传播,成了常被人引用的名言。

      人生92年,经历“八十一难”,贾植芳的确做到了将“人”字写得大气而端正,直到最后一息,去得平静无憾。

      有人评价说,这位老人见解深刻,达观生死,像近年来陆续辞世的不少“文化老人”一样。在许多人看淡文化的时代,实在需要这样的文化典范,一些把“人”字写得端端正正的人……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