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奉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就蒲松龄来说,因迫于生计,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坐馆授教,极少有时间外出旅游。查阅史料得知,蒲松龄除游幕宝应外,一生中仅游览过崂山和泰山。但可以看出,泰山留给他的印象远不及崂山深刻,这大概是崂山自古以来就富于神秘色彩,而蒲松龄天性中又具备一种追踪神秘事物热情的缘故。 据《蒲松龄年谱》记载:康熙十一年(1672年)夏天,蒲松龄与高珩、唐梦赉、张绂等八人,同游崂山,并且非常幸运地看到了海市蜃楼。又据唐梦赉《志壑堂文集》卷十二《杂记》记载:“壬子(即康熙十一年)之夏,游劳山,见海市。时同行八人。初宿修真观,历上清、下清庵,登八仙墩,水尽山穷,连天一碧。再宿青玉涧,观日出。回至番辕岭,微雨初晴,东望海际,一城在白云中,堞数十仞,炮台敌楼,历历可数。俄见一人青衣出,路南行。后一人肩挑雨具从之,向西望,若凝眸。吾辈者同人方惊疑,云去时未见此城,且迁海以 后,宁复有存岛乎?询之土人从行者,乃曰:‘此海市也,是处 为沧州岛。’” 崂山,古称“劳山”、“牢山”或“辅唐山”,被誉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在这里有幸目睹难得一见的崂山海市,对蒲松龄等人来说,是可遇不可求、令人终生回味的神奇经历。因此,同行诸人多有不同形式的文字记载。尤其是唐梦赉,以杂记、诗、词、曲多种样式对于观日出、见海市的奇遇作了非常详细的描述。蒲松龄则写了《崂山观海市作歌》,为我们复现了崂山海市的真实面貌。诗中写道: 山外水光连天碧,烟涛万顷玻璃色。 诗的大意是:海市开始时如万顷碧波,澄净可见,忽又变为天边孤城,女墙(矮墙)分明,琉璃瓦清晰可见,城中房屋隐于树丛之中,树上有归巢的乌鸦。这一切在海市中的夕阳照耀下,连同洞开的城门极为清晰。城外绵延不断的道路上,许多人或乘车或骑马,从城门进进出出。接着,又像是关上了门户,孤城内外的景观隐去了,再度出现的是城门望楼下上千的人群在骚动;转眼间,城郭又化为山,有百余人骑着马、戴着头盔正在打猎;一瞬间,狂风大作,尘土飞扬,所有景物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这首七言歌行,描写了作者在崂山观海市所见的奇幻景象,流露了作者否定现实的消极思想。 蒲松龄游览崂山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两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崂山道士》和《香玉》。可以说,这是蒲松龄游览崂山的最大收获。崂山“景因人显”,从而丰富了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涵,其知名度也因此大大提高。 原在崂山太清宫旁建有蒲松龄写书亭,后坍塌。近年来在“关岳祠”旁恢复了蒲松龄写书亭。此亭为一飞檐、红柱、木结构的小亭。亭西侧的白粉墙,即蒲松龄笔下的“穿墙壁”。人们大多认为,《崂山道士》就是在写书亭内构思而成的。据说当年蒲松龄月夜独坐亭中凝思,忽见对面墙上有人一闪而过,像是穿墙而去,原来却是送茶道士的影子。蒲松龄由此受到启发,写了《崂山道士》。这面墙也被称为“穿墙壁”,成为崂山的一个景点。《崂山道士》这篇故事写的是一个名叫王七的游手好闲年轻人,“少慕道,闻崂山多仙人,负芨往游”,在宫中见到一位白发垂颈的道长,苦苦哀求,被收为徒。一月后,因难受其苦,产生回家的念头。一天日暮时分,王七师傅的两位朋友来访,师傅便剪纸成月,室内光亮,嫦娥由月中跳下,为饮酒人歌舞,后三人又移入月中。这一表演使王七大开眼界,打消了回家念头。又一个月后,王七决意回家,临行前苦求师傅教其穿墙术。王七按其指点,一试而过,大喜过望。师傅告诉他,要洁身自好,否则就不灵验。王七回家后,将师傅的告诫抛到九霄云外,想在妻子面前炫耀一番。结果不仅没有穿墙而过,反而在头上撞了个大包。这个故事告诫世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光明磊落,心地坦白,否则总有一天会被无形的墙撞得头破血流。 在崂山太清宫有一株高约7米、胸径约60厘米的特大号山茶花,因开花在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故又称耐冬,古书中也叫曼陀罗。树下立着一块木牌,上书:此耐冬——山茶,即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香玉》篇之绛雪。《香玉》写的是胶州一位姓黄的书生在宫中读书时,与由白牡丹所幻化的女子香玉浪漫而缠绵的爱情以及与由耐冬所幻化的女子绛雪的深厚友情。小说中的绛雪是一位孤傲清高、极有个性的女子。她有着成人之美的君子胸怀,正是在她的帮助下,黄生与香玉生死相许的爱情才得以超越阴阳阻隔而再续前缘。黄生由此感叹:“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因此,这篇小说中绛雪的形象最为动人。这一人物的言行,无疑也使太清宫这株饱经风霜的耐冬蕴含了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内涵,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纯美的人性魅力。目前,在崂山头东二十多公里的长门岩海岛上,有大小不同、形状不同、树龄不同的耐冬树六百多棵,树龄最高的达一千三百多岁。每年开花季节,碧绿的枝头、翠叶丛间,生出朵朵璀璨晶莹的红玛瑙,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如盘的花朵间,丛丛黄蕊闪烁着万点金星。远远望去,整个小岛既像一座绿莹莹的翡翠谷,又像一座红光满天的火焰山。长门岩是名副其实的“耐冬王国”。明代诗人杨慎曾写诗赞美耐冬:绿叶红花斗雪开,黄蜂粉蝶不曾来。海边珠树无颜色,羞把玉枝照玉台。 作为香玉原型的那株白牡丹,据说也不是蒲松龄凭空杜撰的,而是从崂山关于牡丹的传说中受到了启发。不过,这个传说中的牡丹,生长地却是在上清宫。明代大学士高弘图在他的《崂山九游记》中曾饶有兴致地记载了这一传说。据他所见,上清宫当时确有一株白牡丹,看起来年代已久。道士们给他讲述了关于这株牡丹的神奇故事:一百多年前,这株白牡丹被“大力者”连根掘走。几年后白牡丹从他那儿逃了出来。当晚宫中道士梦见有白衣人叩打宫门,高兴地叫喊:“我回来了!我现在回来了!”第二天早晨,道士们到原来种白牡丹的地方一看,果然花的根茎又出现在土中,并吐出了新芽。“大力者”庭院中从崂山掘去的那株白牡丹,却在这一年枯死了。这个美丽的传说,据高弘图说,在他游览崂山时还为人们津津乐道。蒲松龄很可能在游览中听到了这个流传已有二百余年的白牡丹传说,于是在《香玉》中对它作了艺术加工,塑造了美丽多情的香玉,但把白牡丹所在地从上清宫“移”到太清宫。令人惋惜的是,这棵美丽的白牡丹后来被无知的小道士砍掉了,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蒲松龄一生仅到过崂山一次,逗留时间也不太长。在他以崂山为背景的这两篇小说中,虽然并不能找出他在崂山写作的证据,但是完全可以肯定,这两篇小说的创作的确是以蒲松龄游崂山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前提的,是驰名中外的崂山及其美丽传说成就了这两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