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会”2月29日发表了舒芜先生的《老残:第一个现代知识者》,对小说《老残游记》中主人公有独到新颖的说法,认为老残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型知识分子”,而有别于传统旧式士子。他凭“脑力劳动”“自主自力”,有机会进入“上层官场而拒绝进入,这在以往文学作品里从来没有出现过”。 此文的眼光是犀利的。刘鹗创作小说《老残游记》,正是为着表达自己的“信仰”,以回答苏州太谷讲学堂黄葆年等同仁对他的攻击。因此老残身上带有很强的自传色彩。 刘鹗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身世有点相似。他出身于封建官宦人家,父亲曾任京中御史、河南知府与道台。他七岁读书,二十岁到南京参加科举失败,从此便无意仕途。后来,在答复太谷学派同仁指责其有背师门时,他作答说:“国之大病,在民失其养”,你们办学堂、讲课、授业、解惑,这是一途,而我所做的是另一途。 刘鹗在家乡开设过烟叶铺、药铺,后又在上海行医开办印书局。三十岁以后又集资办铁路,引入外资在山西、河南、浙江搞煤矿开采。因引入外资被人指责为“汉奸”“卖国”后,刘鹗转到上海等地搞起了民族自营实业之路,结果,他在上海、南京、湖南、北京办织机厂、钢铁厂、自来水厂等计划都告失败。1907年,他与程文炳等人合伙买入的浦口土地因建津浦铁路而暴涨,结果,被人以“勾结外人,营私罔利”罪告发。1908年,袁世凯下密令,于8月20日在南京被捕,三天后押往新疆充军,1909年8月23日,死于乌鲁木齐狱内。 小说《老残游记》于1903年9月在上海的《绣像小说》上连载,因怕李伯元删改稿子,引起不快,又转移到《天津日日新闻》上发表,小说的故事以山东为背景,这与刘鹗在1887年协助吴太徽在山东治黄河水患有关。他用“束水改沙”方法,控制黄河泛滥后,又负责测绘了河南、河北与山东三省的黄河水道。在与波涛相出没的日子里,他熟悉了河北与山东境内的地形地貌与风物人情,自然也目睹了无数庄宫保这样的所谓清官。因此,当吴太徽因治河成功向朝廷保荐其道员之职时,刘鹗则称这次投效河工,“实出于悲悯一念,初非家食不足也”。这段人生经历被他艺术化地表现在作品中了。 老残这一个新型人物形象的问世,正是刘鹗人生理想的一种反映。自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始,深重的民族危机与政府的昏聩腐败,使当时中国有识之士中呼喊改革的声浪此起彼伏。1895年后,一批在政体内的有识之士义无反顾抛弃了传统士大夫的人生道路,下海从事实业救国,如同治状元陆润庠开办“苏经丝厂”和“苏经纱厂”,咸丰状元孙家鼐在安阳办“广益纱厂”,张謇在南通办“通州大生纱厂”,都是显例。刘鹗也是这睁眼看世界的人群中的一员。他一生走的是老残的道路,不进入已失望的政治体制,而凭借自己的脑力、眼光,自立自主以安身立命。老残的形象透出了一种崭新的时代气息。但真正生活中的老残——刘鹗就没有小说人物那样潇洒自在了。俗云“早叫的鸡没有好下场”,刘鹗也是一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