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敬业书院的试卷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4-09 00:00于哲学网发表

 

 



        耄耋老人缪廷杰,原为中山医院知名泌尿外科医生、老教授,出生于医学世家,先人缪希雍为明代名医,与李时珍同列于《明史》方伎列传二百九十九卷,曾祖父辈与清末帝师翁同龢为世交。缪先生本人酷爱丹青,著名画家程十发、刘旦宅、陆俨少、钱君匋等都曾为他的画题过词,他对文史、文物也颇有研究,且喜收藏,80岁封刀后,潜心研究诗文。
        
        2001年在一次拍卖会上,一份清朝末年的试卷引起了缪老的注意,卷面封条上写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敬业书院”、“举人李鸿膏”等字样,试卷内容系科举时代的典范八股文体,字迹挺秀,文笔有序。卷面上,评卷者评语、院方判定的名次“特等第九名”等都清晰完好。在缪老的收藏中,这类试卷倒也缺门,于是,他爽快地拍下了这份试卷,精心装裱后,收藏在家,闲时细细欣赏。
        
        这份试卷是哪一场考试的遗存?这“举人李鸿膏”又是何许人物?各地书院甚多,这敬业书院又在哪里?为此,缪老先后请教过中国史学会会长及清史专家戴逸、清史研究所科举制研究专家王道成等,在茫茫史海中,逐渐探出研究思路:原来,敬业书院就是上海迄今历史最长的中学——敬业中学的前身,这是一份敬业书院的县课试卷。又在上海县志中查到了李鸿膏的史迹——李鸿膏在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已经中举,嗣后,继续就读于敬业书院。1902年,敬业由书院改制为学堂(时为清朝全面推行癸卯学制之前)时,李与叶景沄等同为校董,聘沪上名流张焕纶为总教习。根据上海县志第十八卷三十一页记载,李鸿膏与总教习张焕纶“商定课程规则,条理秧然”,“经史时务算学舆图靡不研究”,是一个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知识分子,只可惜此人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英年早逝,年仅33岁,没有像同一时代的叶景沄、叶企孙父子那样,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这份试卷与敬业中学先期已经获得的上海市第八中学退休教师姚今高所捐赠的其先人——敬业书院教师姚子让先生课卷所记载的历年试题相对照,完全吻合;与中科院院士叶铭汉提供的其祖父叶景沄的试卷形式完全一致。三者相互佐证,使敬业书院的历史面貌更趋清晰。
        
        清同治、光绪年间,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敬业书院受其山长——大师冯桂芬等影响,出现传统与近代交融的特点。当时考试形式仍分官课与师课,官课由巡道、县知轮流出题阅卷,师课由山长出题阅卷。缪老收藏的是一份完整的官课(县课)试卷,侧重考经书。当时,考试内容已实行“双轨制”,既考传统经书,又考时事策论,题目也注意启发式和开放性,“中国修筑铁路利弊考”、“问中国行印花税有无流弊”、“中国商务不振首病厘捐,厘捐之弊归之于中饱,今欲力求整顿,涓滴归公,必如何立法而后可清流弊欤”等试题,都是切中时弊利于思考的试题,与缪老收藏的经文试卷同年(1900年)的县课策论题是“开源节流策”。
        
        近日,缪廷杰老先生将这份珍贵的试卷毫不犹豫地捐赠给了上海市敬业中学。因缪先生与中学同学、老友周振雄(今年也八十五岁了)是至交,二老常有联系与走动,周老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任敬业中学党支部副书记。在最近一次碰头时,周老向缪老偶尔说起敬业中学今年将迎来建校260周年一事,并介绍了自己曾供职过的这所老校的悠久历史。缪老听闻为之一震,旋即找出了自己收藏的这份试卷,请周老鉴评,之后即表示,愿意将此份试卷捐赠敬业中学,作为献给校庆的礼物,并作七绝贺诗一首。
        
        敬业中学是上海现存最古老且历史绵延不断的一所学校。缪先生的捐赠不仅丰富了校史资料,更有助于清末上海教育制度和知识分子过往印迹的研究。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