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走过了110年,北京大学仍然迈着青春的步伐。 一个世纪又十年,多么漫长的回望。清政府《奏拟京 一个世纪又十年,多么峥嵘的岁月。抗争,奋斗,追求,梦想,北京大学和她苦难的民族相伴,上下求索。为了现代化的彼岸,心中的理想从没有模糊,脚下的步伐从没有彷徨。 一个世纪又十年,多么骄人的足迹。大师荟萃,学术繁荣。薪火相传,英才辈出。在中国大学体制和精神演进中,一个又一个“第一”,镌刻在她走来的路途上。 欣逢北京大学一百一十年华诞,北京大学新闻宣传中心在中华读书报辟出专栏,以为一百一十年仍然朝气蓬勃的北大画下素描,留下剪影。 北京大学中文系诞生在京师大学堂走向新式大学的进程中。从沙滩红楼,到未名湖畔,中文系伴着北大的脚步一路走来,她的沿革与发展,折射出北大百年变革的历史,映现出中国大学体制和精神演进的影像。 北大中文系现有中国文学、汉语言学、古典文献和应用语言学等四个本科专业,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文艺理论、民间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古典文献等九个教研室,以及语言学实验室和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等机构。无论从学科建制、学术基础、师资力量、研究环境还是学习氛围,都具有在全国整体领先的优势。在2004年的全国学科评估中,北大中文系再次名列第一。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各项得分全优。同年,被国家教育部人事部评为先进集体,在北大只此一家。 中文系形成今天的学科建制和师资结构,经历了漫长的摸索和积累的过程。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创办之初,在师范馆中已有中文和文学等科目;1903年,又设置中国文学门类课程,此时虽尚未形成独立的系科。但这些科目的设置,奠定了创办中文系的基础。1910年3月31日,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成立,中国文学门正式成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这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开始形成现代独立的学科。京师大学堂中国文学门作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前身,也是我国最早的中文系。
1919年北大废门改系,中国文学门随之改为国文系。在教学制度上也进行了改革,实行选科制。1925年,中文系进一步完善学科建制,开始实施分类专修制,分成语言文字、文学与整理国故等三大类科目,这就是后来文学、语言和文献三个专业的滥觞。此后,教学体制虽时有变动,系名也几度更迭,但总体框架基本不变。 创办初期,北大中文系就涌现出了林纾、严复、陈独秀、鲁迅、周作人、胡适、刘师培、钱玄同、刘半农等名家,在文学、语言和文献等方面颇有建树。陈独秀、胡适、鲁迅和周作人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更是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北大中文系学人以他们的学识和关怀,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是年南迁,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建长沙临时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北大与清华原有的国文系合并为联大国文系。在战火纷飞的时期,北大中文系的师生一方面积极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潮流之中,另一方面坚持对学术的追求。1946年,西南联大结束,国文系随北大北返。在这段特别的历史中,北大 新中国成立后,北大中文系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步伐,进行了一系列合并和调整。1952年,全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国文系、燕京大学国文系和新闻系与北大国文系合并为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分设中国语言文学与新闻编辑两个专业。1954年,中山大学语言学系并入,设立汉语专业。195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合并到人民大学。1964年又设立古典文献专业。至此,北大中文系形成了文学、汉语、古文献三个专业鼎立的格局。1953年,北大文学研究所组建,中文系部分教师调任或兼任研究所工作,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前身。1983年,教育部所属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北大,其机构挂靠中文系。1984年和1985年先后成立北大古典文献研究所与比较文学研究所,1998年两所正式归入中文系建制。 作为一个教学和学术单位,在教学科研的道路上,北大中文系从未停止过向现代化方向转换发展的脚步。学术为本,育人为本,始终是北大中文系坚持不懈的方向。中文系的每一代师生,都努力适应时代的需求,协调西方学术方法与中国传统固有学术的关系,建立和遵循现代学术规范,在中文学科教学体制、课程设置以及研究方法的建立与完善等方面,在探求文科人才培养的规律方面,不断取得卓越的成绩,对全国同一学科乃至整个人文学科的建设产生了辐射性的良好影响。北大中文系一直是北京大学乃至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领域师资力量最强﹑地位最为重要的系科之一,在国内的教育界﹑学术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北大中文系拥有4个本科专业,3个研究所,5个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6个全国重点学科和7个博士点,已发展成为全国中文学科中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一个系,也是全国文科中举足轻重的学术重镇。 从1910年开端至今,在98年的绵延发展中,北大中文系师生自觉肩负先锋的使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在各个历史转折关头和革命大潮中,常常站在时代前沿,倾情奉献心血、智慧乃至生命,建树了卓越的功勋。 这里名师荟萃,星光灿烂。作为现代中国学术建立和发展的缩影,中文系在每个发展阶段,都吸纳和涌现出许多在学界领衔的著名学者,曾在这里执教过的大师不是凤毛麟角,而是灿烂星河。林纾、陈独秀、鲁迅、刘师培、吴梅、周作人、黄侃、钱玄同、杨振声、刘半农、胡适、孙楷第、罗常培、杨晦、游国恩、王力、冯沅君、俞平伯、唐兰、魏建功、废名、沈从文、浦江清、吴组缃、杨伯峻、高名凯、周祖谟、王瑶、朱德熙……都曾在这里任教。他们中,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有风流倜傥的诗人作家,更多的是令人高山仰止的著名学者。一个又一个世代过去了,仰望北大中文系近百年的历史星空,她的璀璨辉煌令人骄傲。 学术鼎盛,硕果累累。守正创新,使北大中文系焕发了巨大的学术活力。所谓守正,就是坚守学科经过长期积淀已经形成的学术规范,坚守学科的纯洁性和基本特色,坚守学术道德,坚守优秀的学术风格,坚守对学术和校系的荣誉感和为国家民族培养优秀人才的历史责任感;创新,就是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上与时 这里薪火相传,新秀茁壮。98年中,北大中文系培养出本科生8200多名,外国留学生与进修生2000多名,硕士生2000多名,博士生580多名。许多大师学者是在这里完成了日后学术专长的最初淬炼。罗常培、魏建功、郑天挺、陆宗达、郑奠、周祖谟等,都是北大文学门内走出的学子。他们的崛起和在学术上的逐渐成熟,构成了北大中文系教学与科研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他们之后,又培养出了许多名家和重量级人物,而今,袁行霈、严家炎、陆俭明、蒋绍愚、严绍璗、安平秋、温儒敏、葛晓音、陈平原、曹文轩、董学文、李家浩、李零等,也成为中文学科传递薪火的名师,他们在各自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彰显了北大中文系在学术和教育方面的实力。 关于北大中文系,现任系主任温儒敏教授有一段论述:“北大中文系的魅力何在?在传统深厚,在名家云集,在学风纯正,在思想活跃,更在于其办学的理念:不搞急功近利的职业培训,而是力图让学生学会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打下厚实的血液基础,使整体素质包括人格精神都有健全的发展。” 北大中文系已经站在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正向更加辉煌的历程,迈出她坚定的步伐。 感受传统 袁行霈 北大中文系在学术界不断开拓新的领域,领风气之先。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王力的《汉语史稿》、高名凯的《语言学概论》、袁家骅的《汉语方言学概要》、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都是开辟了某一学科领域的开山之作。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今天仍然有不可替代的意义。魏建功开创的古典文献专业,是中国最早设立的专门培养古籍整理人才的专业,现在这个专业已经在许多大学设立,并且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人才。林庚先生将新诗创作与古典诗歌的研究相结合,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路。他的《楚辞》研究、唐诗研究,他一人独著的《中国文学简史》都是别开新面的。吴组缃先生的红楼梦研究,可能是大学里最早开设的有关《红楼梦》的专题课。朱德熙先生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开启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至今仍然引导着这个学科。文革以后活跃在学术界的教授们,也各有自己新的开拓,在许多领域都有开风气之先的地位。北大中文系每个时期都有新的带领学术发展的成果出现。这是一个学风严谨的系,也是一个不甘于因循守旧的系,是一个鼓励出新的系。在这片土壤上,总会不断冒出新人,他们带着新的学术理念,以新的研究视角,不断地开辟着新的研究领域。在这里,“创新”二字不是空话,而是不断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加以验证的。 严家炎 对选择的专业由衷地热爱,是中文系的一个突出特点。由此还生出了“文学是痴情者的事业”的说法。当年在北大,中文系的录取分数是文科里最高的。奔中文系,就是要在这里做出点儿事情。中文系的学生创作、评论、研究、办刊物十分活跃。上世纪50年代油印的《红楼》,在学生中很有影 当然,北大的传统,在中文系同样渗透。强调独立思考,独立自主地思想,这种精神在北大是普遍的,在中文系也是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的。 乐黛云 让最好的教授与大一学生高密度接触,是北大中文系重要的传统之一。我1948年入学,现代文学作品选是沈从文先生教,他是中文系最有经验的教师。大一国文写作是废名先生教。看,是当时中文系两个最著名的作家给一年级学生上课。 重视写作,学生的写作训练严格,也是中文系一贯坚持的传统。上世纪50年代初,北大中文系写作课有四门,一年级教记叙文写作,第二年是文艺文写作,三年级是议论文写作,第四年是调查报告写作。四年的写作教学,给每一个毕业生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北大中文系是关注现实的,不封闭。由王瑶先生主持,北大中文系在全国第一个开设了现代文学史课程,此后,全国大学中文系纷纷开设了这门课,教材由北大中文系编写。全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研究所,也是在北大中文系成立的,全国第一个比较文学博士点也设在北大中文系。提倡关注现实,提倡创新,提倡走到思想前沿,这是北大中文系最鲜明的传统,也是为什么新学科、新思想常从这里萌发的原因。 谢冕 北大是包罗万象的,中文系也如此。并包而兼容,驳杂而丰富,不歧视,不排他,让诸种学说在这里平等地对话、自由地竞争,形成一种百家争鸣、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它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注意吸收新派和旧派的各式学者加盟中文系的建设。各种学术主张的学者集中在一个系,在比较、对峙、论辩、交融的热烈氛围中,造就了中文系历久不衰的学术优势。 北大中文系有自己的学术传统。就研究领域而言,它是古今并重,中西交汇的;就学术风气而言,它是既注重考据实证,又注重发明创新的。中文系有严谨求实的传统,更有鼓吹新学,站立在学术前沿引领新潮、开风气之先的传统。 陆俭明 我是1960届北大中文系的毕业生。当时领导上把我们这一届毕业生看作是新中国第一届按党的新的教育方针由中学培养到大学本科毕业的大学毕业生,为显示新中国教育制度的优越和教育的成功,要求我们一毕业就上讲台,至今已53个年头了。在燕园从教53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能比 与学术传统相关联,我们中文系还有一个优良的教学传统,那就是老教授都面向本科生开课,而且比较开放。我当年在汉语专业做学生的时候,给我们本科生开课的都是当时全国乃至世界顶尖的教授。文学的课程由游国恩、林庚、吴组缃、王瑶、杨晦这些先生给我们讲授,语言学的课程由王力、魏建功、袁家驊、高名凯、周祖谟、朱德熙、林焘等先生讲授,这个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没有中断过。而教授的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往往先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而后成文发表。这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在课堂上领略到老师最新的研究成果。 安平秋 我在北大中文系生活了四十八年,要说中文系在学术上(包括教学、科研)的优良传统,我的感受是多元多样,并且尊重这种多元多样。比如,在中文系,传统的与现代的共存,守旧的(并非贬义)与创新的兼有。做得好的时候,传统的和现代的还能交融,守旧的与创新的也能互补。所谓守旧的,就是老的、传统的学术,它的优秀部分是经过岁月考验、千锤百炼的学术精华,因为我在这里用了“守旧”一词,得特意作个说明。中文系的这个优良传统既体现在系内专业设置上是文学、语言、古典文献三术都有,也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是古今中外并列,还体现在讲课方式上是老师板书和现代多媒体共存,在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上也是多种多样、百家争鸣。承认多元多样,尊重多元多样,并谋求和谐发展,是中文系兴旺发达的原因。 记忆拾零 程毅中 我们的文学史,任课老师第一段是游国恩先生,第二段是林庚先生,第三段是浦江清先生,第四段是王瑶先生。还有吴组缃先生讲现代文学,高名凯先生讲普通语言学,周祖谟先生讲现代汉语,王力先生讲汉语史。他们各有专长,各有特点,讲课时或则条分缕析,细入毫芒;或则神采飞扬,声情并茂。听他们的课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温儒敏 五院虽小,却用得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句。一代又一代学者在五院读书、讲学、交往,诸如王力、游国恩、魏建功、杨晦、袁家驊、吴组缃、季镇淮、朱德熙、王瑶、周祖谟、林庚、林焘、褚斌杰、徐通锵,等等,这样一批鼎鼎有名的学问家,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诸多大家名流,都在五院留下足迹。五院的书香味浓,文化积淀厚,五院承载着沉甸甸中国文化分量,每位师生在这里都能勾起许多难忘的记忆,五院已经融入到生命中,有一种难于割舍的感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