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皇家粮仓,推门方知春如许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3-2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说起皇家粮仓,也许北京没有太多的人知道其准确的位置,但是说起"南新仓",就会有很多人知道这是一个公交车站的地名,它位于地铁东四十条出口和新保利大厦的后面,由于近年来,在这座比600年故宫年龄还大10岁的皇家粮仓中,演出昆剧《牡丹亭》,使这座埋没在历史云烟中的古建筑,再一次引起人们关注。

     

    皇家粮仓"所在的南新仓是明清两代官府粮仓之一,是目前中国北京现存的最完整的历史仓廒建筑群。它和周口店遗址、中南海、故宫、八达岭长城、明十三陵等同属一个级别的文物保护遗址。民国时,该仓一度改为军火库。解放以后,这里曾经作为北京市百货公司第一百货公司的仓库。由于近十数年新建频仍,又拆了几座仓,只剩下9廒。

     

     

     

    南新仓,位于今天平安大街东端,东四十条桥西南,为明、清两代京都储藏粮米的皇家粮仓之一。它于明永乐七年(1409)在元代北太仓的基础上始建,至今600年历史。目前,南新仓已成全国仅有、北京现存规模最大、现状保存最为完好的皇家仓廒和见证京都史、漕运史、仓储史仅存的历史实物,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南新仓作为历史的产物,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在古代,粮食的贮藏和运输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特别是自元代开始,修浚南北大运河,在京都大规模地构建粮仓,把江南的漕米、物资大量运往京城的各个仓廒,并妥善贮存、管理使用,不仅成为当时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确保资源供给的主要形式,而且成为其之后明、清两代王朝维系京师民生大计的关键。南新仓就是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壮大的,直至今天,它依然顽强地守望在昔日皇城之东沿。追溯过去,我们应当看到,南新仓的历史不仅仅是一部仓储史,也是一部古都史和古代漕运史。

     

    弓形运河截弯取直

     

    随着元朝的强盛,国都南移到元大都后,当时的情况是"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而与元大都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增多极不协调的是,粮食的供应难以保障。这是因为在元朝之前,始建于隋朝的南北大运河的主要干线是呈东西方向的,所有南北方向的运河基本上都是用来辅助东西主干线的。但运河的这种东西走向却给南粮北运的元初漕运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此,开凿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势在必行。

     

    公元1275年,元代著名水利专家郭守敬沿江淮至大都各处访问视察,决定把隋、唐时代弓形的运河走势"截弯取直",不再绕道河南,而直接从淮北穿过山东,进入华北平原,最后到达通州。由于南北大运河的北端只到通州,所以南方及沿岸各地粮食物产由水路运到通州后卸船,再由人力畜力运到元大都城,全长50里,十分艰苦。1292年,郭守敬主持开凿了从元大都到通州的运河,翌年竣工。建设中,他沿河建造了24座水闸,通过上下闸的相互启闭来调节水位,解决了北京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难题,从而使货船可以由低向高行驶,直达积水潭码头。元世祖忽必烈亲赐这条河为"通惠河"

     

    通惠河与粮仓位置

     

    通惠河的开浚,也大大促进了京城仓储事业的发展。以前供应京师的较大粮仓大多建在距离北京50余里的通州。通惠河开浚后,京城中陆续建起了一批规模宏大的粮仓。50年代,雍和宫西侧出土了元代"京畿都漕运使王德常去思碑"。碑记:至正十五年(1355)京师有54仓,储粮达百万石。元代粮仓大部分靠近城东部,以其地临东护城河,船只运输、装卸方便。南新仓的前身--北太仓就是当时京城粮仓中的一个。

     

    元代将粮仓大部分建在城的东部,除基于地理方面的考虑,即依水而建外。还充分考虑到:粮仓必须有较高的地势,这样才能在雨季来临时使粮食不致浸水;粮仓所处的位置必须通风透气,阳光充足,才能防粮食因潮湿而霉变。由此进一步印证了东城为"风水"绝佳之所。

     

     

    明代运河的路线和元代一样,北自大都,南迄杭州,全长3000余里。它在元大都城基础上重新进行规划、改造,将通惠河(又称玉河),南北向一段河道圈入东皇城墙之内,从此,运粮船不能进城,只能停泊在通州张家湾。卸下的粮食再由陆路从朝阳门(古称齐化门)进城。在古代,北京的城门,除了一般的通行启闭作用之外,都有它特殊的功能。在朝阳门门洞北侧墙上,镶嵌着一块石板,上面刻着谷穗,所以,朝阳门又有运粮门之称。

     

    明代颇具规模

     

    明永乐时,北京已发展成为极为繁华的都市。北运的漕粮常常近400万石,数倍于元代。元朝建立的粮仓已远远不能满足京师储粮的需要,于是,明朝开始在元仓的基础上大规模增建粮仓,并于明正统三年在东城裱褙胡同设立总督仓场公署。南新仓就是在这个时期修建而成的。南新仓建于永乐七年(1409),是在元代北太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明代北京设军卫,专司守卫仓储军粮,只供军需,纳入官仓(即中心仓)统一管理。南新仓为中心仓,管辖8个卫仓,分别是府军卫仓、燕山左卫仓、彭城卫仓、龙骥卫仓、龙虎卫仓、永清卫仓、今吾左卫仓、济州卫仓等,这些卫仓均归属南新仓统一调配。明朝,京师共有包括南新仓在内的7座官仓,它们均集中在东城朝阳门附近。北侧有海运仓、北新仓;中部有南新仓、旧太仓、兴平仓和富新仓;南侧有禄米仓。它们共同担负着京师储粮的重任,在南粮北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清代千帆争溯

     

    在清代,曾出现过一个长达130余年的盛世时代--康乾盛世。这也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在这个时期中,中国不论是在国土的统一,人口的稠密,经济文化的繁荣,还是在世界各国中的地位上,都达到了顶峰。作为首都的北京,在这个时期更是繁华至极,成为全国的贸易中心。东北的人参、貂皮;西藏的红花、藏香;新疆的毡毯;蒙古的裘褐以及云贵的药材等等,都出现在这里的市场上。一时间,京城客商云集,热闹非凡。安定门外的"外馆",城内御河西岸的"里馆",随时迎送着远道而来的客商。

     

     

     

    清朝对运河也十分重视。康熙帝曾把三藩、河务、漕运当作三件大事"书而悬之宫柱之上"。清代,通惠河最为兴盛的时期是在康熙时期。据《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和《大清统一志》的记载:康熙二十七年(1688),清代著名水利工程师、河道总督靳辅阅视京畿水道,见通州以下北运河河道水势缓慢,建议于河中散漫分流之处建筑小坝拦束河水,待漕船经过时开闸放水,以助漕运。康熙三十五年(1696)疏浚通惠河,河道疏浚以后,通惠河水量充足,航运能力大增。当年,康熙皇帝甚至诏许民船往来于通惠河上。康熙皇帝巡视通惠河时赋诗云:"四千樯争溯白苹风,飞挽东南泽国通。已见灵长资水德,也应辛苦念田功。"千古名画《潞河督运图》,也生动地描绘出了清代南北大运河通州段(即通惠河起点)的繁荣景况。次年,为了使漕粮自大通桥(今东便门外)水运至东直门、朝阳门一带京师诸仓,复浚护城河。从此,入东直门、朝阳门一带南新仓、兴平仓、禄米仓、旧太仓等的漕粮,即可用驳船自大通桥向北沿内城东侧护城河直接浮运,大大方便了漕粮的运输。

    清代的京仓都是在元、明旧物上改造而成的。清初,计有8京仓,南新仓为其中的一个。自元朝定都北京之后,经北运河运至北京的漕粮都是经过通州枢纽,然后转入通惠河抵达京师。(元与明清两代在运输形式上略有不同。元朝除漕船北运之外,另有海运。而明、清时期则专事漕运。)所以,自金代就开始在京师内外和通州两地分设仓群,习惯上称京、通二仓,实际上都是京师太仓的一部分。到清代乾隆年间,京仓在明代7座官仓的基础上,又扩建了万安仓、太平仓、裕丰仓、储济仓、本裕仓和丰益仓6座仓,数量上达到13座,被称为"京师十三仓"。而通州还有中、西2座仓。因此京、通二仓的总和达到了15仓。清代的京、通二仓是封建社会京师太仓制度最为成熟的典型,在规模上、技术上和制度上都达到了顶峰。清中叶以后,政治腐败,财政陷入极度困难。贪污之风盛行,贮量日益减少,至道光年间,南新仓储量比清初少了许多。岁月流逝,随着社会的发展,漕运制度也在不断地变化。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漕运制度彻底废止,由征粮改为征银。京城和通州的官仓也就逐渐闲起来或改作它用。民国时期,曾改为贮藏军火。

    仓廒建筑精当

    在古代,仓是总称,廒是贮粮库房。明朝时期南新仓的仓廒,在构造上,以廒为贮藏单位,每3间为一廒,后改为一廒5间。廒门挂匾额,标明某卫某号(现南新仓廒匾已不存)每廒面阔约23.8米,进深为17.6米,高约7.5米,前后出檐。由于是京师储粮重地,在外观上,南新仓与城墙一样按军事标准建造,全部用大城砖砌成,保证其坚固耐用。仓房亦为砖砌,五花山墙,围墙厚达1.3米至1.5米,廒架结构基本采用独棵圆木的中国传统木架结构,巨大而珍贵的木料产自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山西等地,圆木直径在3060厘米之间,结构十分稳固。屋顶悬山合瓦清水脊顶,前有罩门。

    廒砖产自山东临清县,大城砖每块长约45.5厘米,宽约22.5厘米,高约11.5厘米,重约25公斤。仓院墙砖较小,每块长约41.5厘米,宽约20.5厘米,高约8厘米,重约12公斤。瓦则产自山西。

    清代京通仓廒的建筑十分讲究,其技术较之元、明有较大改进。首先,为了防止水淹,每座仓廒所选地址都比较高,四周筑有高大围墙,地下修有排水管道。其次,为了防潮,每座仓廒的地基都是三合土夯筑的,然后均匀铺洒一层白灰,再用砖铺作地面,上加楞木,铺满松板;墙壁有护墙板,门有门罩。第三,为了通风以透泻汗蒸郁热之气,每座仓廒除有气楼、闸板外,还"用竹气通高出米顶之上"。并用竹篾编成隔孔,钉于窗上以防鸟。第四,廒的墙体很厚,底部厚约1.5米,顶部约为1米,墙体收分很大,建造如此之厚的墙体,可以使粮仓内部保持相对的恒温。以上的建筑方法和措施,既防潮又保证通风,使仓粮历久不坏。

      

    为了贮存最大量的粮食,南新仓在构造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仓廒的空间容量极为可观,按仓最少储粮100万石的储量来计算,南新仓可储存近1亿斤的粮谷。如果折成基本储量为10吨的集装箱的话,南新仓的总储藏量就相当于5000个左右的集装箱。

    据史记载:南新仓在清朝初期有廒46座;康熙三十三年(1694)添建5座,五十五年(1716)添建5座;雍正元年(1723)添建9座;乾隆元年(1736)添建1座。因此,到乾隆年间,南新仓已经有廒66座,规模之大,在当时为京城之最。到宣统年间南新仓又增建到76廒。

    漕运南粮到京仓的时间和数量,根据收获情况、气候和运河水势情况而不同,一般集中在夏、秋季。漕粮来得多时,各仓廒存储不下,只好露天存放。因此,廒外还有穴位。新到的漕粮往往较湿,要先晾晒;常年存放的廪粮还要翻倒、除糠。因此,廒外还有晾晒场,仓中除官员、官役外,还有粮工、车辆、马匹、工具等。在仓的周边街巷,与仓储漕运相关的行业应运而生,如大车店、小饭馆、小酒店等。

    清朝沿袭元、明两代的漕运制度,每年平均从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征收米、麦、豆等粮食460多万石。不过,那时积水潭一带的码头已经废用,漕粮先运到通州运河的石、土两坝,用驳船将石坝漕粮经通惠河各闸口运到东便门外大通桥附近停靠卸粮,再用车辆运到各京仓;土坝漕粮则经通州护城河运到通州中、西两仓。

    漕粮中江浙一带征收的糯米、粳米称"白粮",由内务府供给皇室及朝廷官员廪禄之需。一般漕粮则专供八旗人丁的俸禄、军兵食用及养马饲料;除非是久储霉变的"廒底成色米""扫收零撒土米"或仓粮有余时,才拿出少量售于市民。漕粮进仓,分别装进各廒口中,储满一廒,再装一廒,廒满关门,贴封上锁。用时开启发放。

    除专司贮粮的仓廒外,另有许多附属建筑,其中龙门、官厅、科房、大堂等都是各级人员办公用房;警钟楼、更房为报警巡更人员所用;还建有仓神庙、土地祠、关帝庙等,为祭祀之用;另有多眼水井,为救火水源。

     

    风水至上

     

     

    南新仓位于京师最佳风水位置,自元朝建都以来,一直都是皇城东端的文化核心。北有朝阳门,是元明清三代帝都的"运粮之门"。皇家粮仓,历经600年风雨飘摇,明清两代24位皇帝,近百年的中国近当代史,其屹立不倒,驱避一切火患、水患、兵祸、人祸,这在一个诺大的北京城恐怕绝无仅有,足以证明其卓越的风水价值。

     

    古仓新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南新仓由北京市百货公司一直作为百货仓库使用。19845月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历经600年沧桑之后,现在的南新仓,仍保留有仓廒9座。

    今天,人们欣喜地看到,古老的皇仓,正在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文化气息,绿地里展示着挖掘出的直径1.8米左右的文物大磨盘,身边是保持故有风貌的600岁皇家古粮仓厚重的外墙,刚站在门口那道古老的门槛儿外,就听见曼妙的昆曲声静静飘过来,抬眼望进去,古朴的砖墙上挂着现代派的画作……"崭新的"东二环南新仓特色街区古今结合,完美现身。

     

     

     

     

    "古仓廒的修护都是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绝不允许拆改挪移凿等。"据东城区文保所负责人介绍,这些"古建老寿星"们出租有着极严格的规定:只允许一些文化公司进行画展、商务派对、论坛、年会、首映、拍卖会等创意文化活动;租用方也绝对不允许对古仓廒建筑进行随意性装修;进驻之前都要经过文物保护、消防等方方面面单位的审核批准。

     

    从南新仓的历史可以看出,南新仓是元、明、清时期南粮北运的产物,是南粮济京的重要代表性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南北方生活资料调剂的见证;同时,它又是南北大运河的终点所在,对研究我国运河史有着重大价值。此外,南新仓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的一个特殊类型的建筑,它巧妙的布局、结构和形式以及一套完整的运作方式和管理制度,代表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是研究古代仓储制度和仓房建筑的宝贵的实物资料。如今,南新仓这一古老的建筑遗产已经成为历史古都、文化北京的城市标签和精神象征之一。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