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张岂之:中国高校的人文传统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3-19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即都培养了许多品学兼优的人才;狭义上的人文传统是指一所学校里有人文学科而且有很著名的教授,给我们留下很多人文学科的研究成果,今天仍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1925年清华设立国学研究院,对聘请的导师要求很高:一要求通晓中国文化之全体;二要用新的观点方法去研究中国古代的学问;三要了解外国学者对中国文化之研究;四要求讲师和研究生要个人接触。国学研究院当时所聘请的几位导师都是20世纪站在人文学科最前沿的巨匠,因此培养了不少文史方面的大学者。

    大师学贯中西

  清华的校歌里有一句话:东西文化,荟萃一堂。无论是哪一位清华的著名教授,基本上都能做到东西文化融合。这是创新性非常强的一方面。

  梁启超对传统史学很熟悉,但是不护短。他用现代的眼光去看传统史学,指出其有四个弊端: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他认为,必须用新的观念去改造我们中国的传统史学。

  国学研究院的王国维,用西方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给我们留下了几部纪念碑式的著作,代表了当时最高水平的人文学术成果。

  我们欣赏古代的诗词,最好的评语是“情景交融”。王先生提出了一个新的学说——“境界”说。“境界”原来是佛经里的话,他借用来分析古典文学。凡是一首优美的古典诗词,都有一个境界。离开了这个境界就难以品味出它美在何处。这本书出版以后,整个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进入了新的研究领域,境界说的提出,就是创新。

    教授追求完善

  清华当时有一个规定:教授凡教书五年要到外面进修一年,清华承担所有的费用。朱自清于1931年8月奉命到英国休假进修,旁听英文的语音学、文法、作文和绘画课。他还一边听课,一边自己拿钱到皇家大剧院去听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等。

  当时北大和清华的所有人文课程都是公开的。在学生的心目中,北京大学一流教授的标准是,一要通晓中国文化,二是必须对外国文化有所了解。文学院院长汤用彤先生中西贯通,是当之无愧的一流教授。

  听他的课,这学期讲魏晋玄学,他是权威;再讲汉魏两晋佛教史,他也拿手。接下来讲英国的经验主义,他基本上用英文讲,讲得逻辑清楚,启发性大。外文系的朱光潜先生讲文艺心理学,这是他常开的课程;他还讲英国的拜伦、雪莱、济慈的诗选。这还不够,朱先生有部著作《给青年的12封信》,谈中国诗词欣赏。朱先生也是一流教授。

  过去我国的一流大学都有这样的特点,教授们都自强不息,追求完善,从来都没有以为自己已经达到顶峰了,这是一条很好的人文传统。

    校风和谐民主

  清华的校风很民主。钱钟书先生考清华数学是15分。但钱先生的英文和中文都是第一,清华破格录取他为西方外国文学系的学生。钱先生是1929年考入清华的,到1932年,仅10月、11月这两个月,他在清华的刊物上就发表了多篇文章。

  季羡林先生于1931年报考清华,当时数学分数也不到10分。毕业后,季先生又到德国的哥廷根大学学习。他选择学习梵文、吐火文和巴哩文。为什么呢?原来他在清华听过陈寅恪先生的课——佛经翻译问题,对梵文有了学术的兴趣。

  清华的人文传统也和校长的作用是分不开的。1931年10月,梅贻琦先生担任清华大学校长,一直做到1948年。之后,梅先生去了美国。原来,清华还有一笔庚子赔款的余款存在美国银行里,只能以梅先生的名义才能取出来。到了美国以后,梅先生的生活很困难,但他没有动用过庚子赔款里的一分钱。

  梅先生在1941年写了篇文章《大学一解》,讲到:“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何为大师呢?梅先生作了解释:大师和专家不一样,有某一方面的技能叫专家;而大师能够把各种学术汇通,还有创造性,站在科学的最前沿。大学是否能站住脚,要看有没有一批大师。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