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300亿元建“文化副都”有这个必要吗?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3-0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两会”开幕前夕,山东省放了一个“文化卫星”,宣布要在孔孟之乡曲阜市和邹城市之间、曲阜南边8公里一座海拔只有200米左右的小山“九龙山”附近,兴建一座“中华文化标志城”,作为中国承担部分“文化首都”功能的“文化副都”。这项浩大的“百年工程”占地300平方公里,预计投资超过300亿元,当然会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文化盛事。(33日第一财经日报)

     

      从有关报道中看得出来,这明显是官方行为,就连山东省委书记、省长也在为此推波助澜,国家发改委也批准了这个项目。不过,如果要拿“中华文化标志城”来征询民意的话,我估计反对的声音会占上风。因为对目前的中国来说,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城市贫民和农村穷苦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多,凡事总得分个轻重缓急,在仍有不少人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却耗费300亿元以上巨资去建设什么“文化副都”,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宜呢?这种工程,如果缓以时日,等全国人民都享受到小康生活之后再大张旗鼓地张罗兴建,也不为迟呀!

     

      我注意到报道中谈到资金来源,说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这种官方语言的背后,很可能是政府投资为主,社会集资也少不了。如果需要各级财政出钱,那就应该征求纳税人的意见,看大家是否赞成搞这么一项文化工程。我们风闻过不少地方的某些大工程,在资金捉襟见肘之时,往往会摊派到企业、机关、团体或个人头上,当地凡是“挣公家钱”的老百姓包括机关工作人员甚至教师,都会被从未发到手的工资中扣除几百元上千元,一旦工程半途而废,这些被扣除的本来说是借款性质的“集资款”也就杳如黄鹤,“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因为被动集资者以后还要“挣公家钱”,所以不敢讨要,只好“哑巴吃黄连”。然而在并非真正“市场运作”的幌子之下,难免存在中饱私囊、借机挥霍钱财不心疼的无耻事情。因此,鉴于这样的前车之鉴,倘若人们担心这项耗资巨大、工期久长的“中华文化标志城”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类似问题,就是自然而然并不算过分的事了。

     

      当今中国的一大特点,就是政府和官员掌握着丰厚的社会资源,因此对其决策的约束就显得非常必要,否则决策失误或分不清轻重缓急,受苦受害的还是普通老百姓,毕竟税收不是官员“贡献”的,都是社会大众通过自己的辛苦劳动积累下来的。

     

      把天下中华文化集中于一个地方,这样的奢望恐怕连古代的封建帝王都未敢想和做得到。全国能体现中华文化的遗迹多得是,既然曲阜想集大成,那么是不是都要复制过来呢?照着这个思路下去,曲阜是否还得建故宫呢?

     

      中华文化传统需要弘扬,但并不意味着所有过往的一切文化积淀都要大量地通过器物的形式再现,尤其是到处重复建设。传统文化中的不少东西显然早已过时,于当代毫无用处甚至属于有害的糟粕也不在少数,若是纸面上或影像上赏玩一下也就罢了,断不该统统复原于当下的中华大地。

     

      过去的历史不能忘记,但更重要的在于现在与未来。如果地方政府和官员放着眼前当务之急的诸多民生问题不好好解决,却期望通过好大喜功的历史工程提升政绩,那么无论如何都是不能让人恭维的事情。

     

      链接:

     

    “文化副都”拷问复兴传统文化诚意

    于德清

     

      孔子曰:“未事人,焉事鬼”。可是现在,在孔子的家乡,一些部门的作为恰恰与这句古训背道而驰。据33日的《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山东有关部门拟投入超过300亿元在曲阜、邹城一带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工程。复旦大学《中华文化标志城战略规划》课题组首席专家葛剑雄教授认为,(曲阜)中华文化标志城可作为我国的文化副都,承担部分中华文化家园的功能。31日,有关方面决定向全球征集标志城的创意规划方案,总奖金高达890万元人民币。

     

      如果,孔老夫子在天有灵,不知他老人家闻听此讯是喜是悲?即便这项工程乃是为了光大他老人家的形象,他也未必会赞成这件事。为政者人间的事还没有办好,尤其在诸多社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当下,有关部门本应在民生问题上全力投入,却偏偏有“闲情”耗巨资搞如此浩大的工程,不知意欲何为?

     

      只把孔子当作一个膜拜的偶像,而漠视孔子的民本思想,有些让人怀疑地方政府复兴传统文化虚有其表。此类举措无疑将复兴传统置于与民争利的境地,不但将招致民间的反对,而且也对传统文化在公众中的形象造成伤害。

     

      据媒体报道,这个庞大项目的资金将来自于政府、社会、企业三方。政府投资须向纳税人负责,企业投资要讲究利益回报。令人担心的是,我们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个未来的“文化副都”有什么可靠的盈利模式,也不知其投资回报的周期是多少年。有关部门表示它将是一个百年工程,难道收回投资也要同样漫长的时间?而要想在短期内盈利的话,那会不会导致对既有文化资源的过度商业掠夺,乃至造成严重的破坏?这些都是值得担心的。

     

      而这个事件中,学者所扮演的角色值得质疑。7年前,邹城和曲阜合并的计划确有其事,但那时只是一个在鲁中地区建设一个大城市圈的想法,最多是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计划,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施展出旱地拔葱的功夫,冠以中华文化标志城,甚至“文化副都”这样的大帽子。当年虽然有60余位院士联合签名,但是,理工科出身的院士,无论如何创造不出如此骇人听闻的文化概念。今天,也许谁也想不到,一桩被打入经济发展冷宫的陈年旧案,一旦被文化附体,竟然就此复活,并且还炼成了吸金大法。令人不得不佩服有文化的学者“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

     

      目前正值两会召开,委员们就民生问题各畅所言,民主议政之风令人欣慰。笔者在此想问的是,“中华文化标志城”这样一个与当地百姓的利益密切相关的浩大工程,是否经过了地方两会的民主评议程序?是否公开征求了民众的意见?在立项、审核方面是否遵循了公开透明的原则?

     

      如果这些都没有,“中华文化标志城”事件,就会让我们清晰地再看一遍,有些地方是如何借助复兴传统文化的平台,来唱自己的政治、经济甚至政绩大戏的。

     

      □于德清(北京 媒体从业者)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