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文化复苏当从汉字起步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2-2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是,尽管简体字扫盲长达半个世纪,但中国大陆的文盲比例,却仍远高于繁体字的港澳台。

  以中国之“国”为例,繁体“國”字包含着明确的国土定义:将一个区域用围墙圈定起来,便是国家。其字形包含着最简洁明快的文化密码。简化为“国”之后,以围墙包裹一“玉”,跟民族国家之“国”失去语义关联。“中华”之“華”,是枝繁叶茂之象,但简化成华,丢失了会意的智慧与神韵,令原有语义荡然无存。“漢”字描述水泽草木丰茂之象,被“又”旁取代后,也变得毫无意义。而“愛”字惨遭剜“心”之痛,成了社会日益“爱而无心”的深刻谶语。

  在我看来,拯救古文字的当务之急,应当采取下列过渡性举措:1、倡导繁简共存的原则,公共空间的文字标识,应采用繁简双书加汉语拼音的形式;2、电脑输入法应当提供繁简字输入的自由转换功能;3、要求从小学生开始就“书简认繁”。惟其如此,繁体汉字才不至于沦为惨遭遗弃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第3期)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