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清第一词人纳兰容若短命之谜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2-22 00:00于哲学网发表

 

 



     

     

     

      香港文汇报今日刊出陈雄的文章,分析了清代第一词人纳兰容若的艳福和寿命。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多情种子,只活了31(还是虚岁),他的早夭,是因为其艳福,还是起因于忧郁症呢?

     

      文章称,纳兰容若,有人说光听这个风光旖旎、教人惊艳的名字,就能感觉到辗转连绵的情意,天生的多情种子,自有一种完美情结,选妻的首要标准,当是美丽的容貌。作为满清第一词人,纳兰容若颇有艳福,他有二妻二妾,都是绝色美女。

     

      纳兰容若二十岁时, 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这一年卢氏刚满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贞气天情,恭容礼典”,可谓才貌双全,性情温雅,成婚后,夫妻恩爱情笃,纳兰容若十八岁写过一首词,内有“吹花嚼蕊弄冰弦”的句子,这是他心目中红颜知己的娇憨模样,“吹花”,就是用树叶吹出音调;“嚼蕊”是口嚼芬芳的花蕊,使口中带有香气;“冰弦”是冰蚕丝做的琴弦。这些颇具情调的女子的诗意动作,和李清照与夫君“赌书消得泼茶香”异曲同工,卢氏也是一位解风情、识雅趣的“知性女子”,“吹花嚼蕊弄冰弦”自然不在话下,可惜天不假年,偏在三年后摧花夺香,让卢氏死于产后受寒。

     

      不久,纳兰容若续娶官氏,这一位更比卢氏家世显赫,为一等公之女,相貌也属上乘,但在才情雅趣方面,可能就不及卢氏了。官氏嫁给纳兰容若后,没有生子,有人推测两人关系不好,并摘出纳兰容若的诗词进一步左证,比如纳兰容若的《点绛唇》里就有一句:“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

     

      想必官氏是受到了纳兰容若的冷落的。否则,纳兰容若不会再娶二妾。当时满人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一妾”,纳兰容若在续娶官氏为妻后,又娶了一位美貌女子颜氏为妾。

     

      然而官氏与颜氏,在情感与精神交流方面都不及卢氏,纳兰容若30岁那年,由朋友顾贞观牵线,终于娶了一位江南“美女作家”作妾,来了却红颜知己的心愿。这位“美女作家”名叫沈宛,着有《选梦词》。可惜由于纳兰容若当时担任皇帝侍卫,工作特殊,不能与汉族女子通婚,所以沈宛不能进入纳兰府,不久,纳兰容若去世,沈宛产下了遗腹子,就被纳兰府“送回”了江南。那个叫富森的遗腹子,倒是得以堂而皇之地纳入纳兰的族谱,在他70岁的时候,还被邀请参加乾隆所设的“千叟宴”。

     

      纳兰容若31岁时5月的一天,与朋友聚会后旧疾寒病复发,“七日不汗”,然后撒手人寰。

     

      满打满算,纳兰容若与这位沈才女的爱情历程不过几个月时间。

     

      从世俗的角度、男性的角度来看,纳兰容若这一生够完美的,家庭背景好得没话说,父亲是皇上的大红人,他是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幸运儿,娇妻美妾,个个如花似玉,够有艳福的,还相当有才,怎么偏偏只活了31(还是虚岁)呢?

     

      文章称,作者于是想到他的早逝之因。

     

      是否能归结为“娶美女短寿”的逻辑和理论呢?

     

      据科学研究,娶了美女做妻子的男人,平均寿命比娶了普通女人的男人短12年。原因是漂亮女人的老公性损耗较大,通俗点说,就是“色多伤身”。但纳兰容若的主要兴趣,怕不是在女色上。

     

      如果说是“情深不寿”,倒是有点道理。几个妻妾中,纳兰容若对卢氏感情最深,有一次他梦见卢氏淡装素服而来,拉着他的手,哽咽着说了许多情话,临行时写下这样的诗句:“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纳兰容若醒来之后无限悲伤,据统计,纳兰容若现存的300多首词里,爱情词有100多首。而有近50首是悼念亡妻的,颇有些“爱情至上”的味道,这些爱情词中,“愁”、“泪”、“恨”、“断肠”、“伤心”、“惆怅”、“憔悴”、“凄凉”等字词,更是比比皆是。

     

      情多伤身,没错。但是将情感发泄出来,对身体应该有好处,如果说写诗作词能使诗人的悲伤情感得到暂时的排遣,能使他情绪的压抑得到片刻的舒展,那么,这倒是一项有益身心的健康活动,否则,诗人怕要更短寿些吧?

     

      文章指出,结合纳兰容若的工作来看,长期的抑郁不得志,怕是他早死的最大原因。

     

      纳兰容若二十二岁中进士,成为皇帝的三等侍卫,从三等侍卫到一等侍卫,他用了九年时间,纳兰容若鞍前马后地服侍康熙,年纪轻轻却城府颇深的康熙却好像熟视无睹。

     

      这种为皇帝打杂跑腿的生活,对纳兰容若来说,没有多少成就感和快乐可言,单调拘束的侍卫生活远不合他的性情,加上常常目睹上层政治党争的内部倾轧,他越加心灰意冷。“生了一个奴才的命,却长了一颗做人的心”,这样的人,注定痛苦一生。

     

      其实,纳兰容若对自己的遭际早有深刻认识,“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须知道、福因才折”,这是他在一首词中总结的人生答案,上天是公平的,给予你汪洋浩翰的才华,却在暗中把你的福寿像商品促销一样打折了。

     

      不管怎样,即使纳兰容若英年不早逝,31岁后,像他父亲一样从侍臣升至高位,他也不会做一个四平八稳的官僚,因为纳兰容若骨子里是忧郁,正如叔本华在他的《论天才》一文中,曾引西塞罗的话说:“所有的天才都是忧郁的。”

     

    作者在文章的最后指出,纳兰容若无疑是天才,所以我相信他其实是死于忧郁症。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