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大家熟知的。然而,孔子为何取这样的名、字呢?据笔者所知,历代的解释众多而具代表性者有四: ⑴《孔子家语》云:孔子母亲叫颜徵在,曾在尼丘山求子而私祷,因此生下孔子后,便命名为丘,取字仲尼。 ⑵《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刚生下时,头顶中间是凹下的,像尼丘山形,中间低而四旁高,故名丘字仲尼。 ⑶西汉张禹认为:仲者,中也。尼者,和也。言其中和之德,故名。 ⑷明人田艺衡《留青日札》卷十七:“孔,大也。丘,土之高也。尼,古夷字;夷,平也。盖高而平之,命名命字之义也。” 笔者认为,此四种解释中,后两说乃穿凿附会,而第一说又不符合春秋时期命名之礼,唯有第二种解释较为可信。这不仅因为司马迁是最早之释名者,还由于其诠释合于春秋时期命名之礼。《左传•桓公六年》很详细地记述了当时的命名之法: 桓公向申繻问命名的事。申繻回答说:“名有五种,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用出生的情况来命名是信,用祥瑞的字眼来命名是义,用相类似的字眼来命名是象,用万物的名称来命名是假,用和父亲有关的字眼来命名是类。”(见沈玉成《左传译文》29页,中华书局1981年2月第一版) 根据专家们的分析,孔子之命名恰恰属于“象”的原则。 春秋时期,人们命名取字较为质朴。晋成公名黑臀,正是因为他出生时,“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曰使有晋国”。还有什么黑背、黑腰、黑肱、无知、不敢者,皆为粗俗不雅之名。因此,王充在《论衡•诘术篇》中曰:“以类名为象,若孔子名丘也”,杜预注《左传》也同意司马迁之说,甚至在《后汉书•高获传》中仍可见到与孔子头形相类似的情景:“高获字敬公,汝南新息人。为人尼首方面。”唐人李贤注曰:“尼者,首象尼丘山,中下四方高也。” 孔子后裔之命名 孔子是十九岁那年,娶了宋国的丌官氏女,一年就生了孔鲤。《孔子家语》曰:“伯鱼之生也,鲁昭公以鲤赐孔子。 孔子后裔之命名,还有一件影响了历史的事,即用单字命名。孔子后裔前十代皆以单字命名,本来这并无什么稀奇;然则,《左传》、《国语》偶有将“二名”(即双字名)记为单名之例,所以后来儒家便有所谓“讥二名”之义,以为“二名”不雅驯,且不合礼法,《公羊传》乃开其先河。这“讥二名”之义,后来竟被食古不化的王莽接受。王莽当政以后,曾正式禁止“二名”,东汉承之,因此从王莽至三国二百五十年间,中国几乎很难找到“二名”的人物。至唐代有复古之风,皆好命子以单名,谁会料到,若追根求源,这还和孔子后裔之单名有一定关系哩。 孔子后裔之命名,在命名史上又创一格,即以字辈(又称字派、行辈,或祧字)命名。其影响之深,恒久千百年。所谓字辈,指同族间、同辈者,名字中用同一字也。曲阜孔氏在命名上皆有字辈可循,即使迁徙他处者,只要为孔子嫡传,都得遵循同一字辈。这一规则源于元代孔子第五十四代孙孔思晦,凡第五十四代孙,皆以“思”字为辈。思字以下为克字辈,克字之下,乃由朱元璋颁赐字辈十字:“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衍”。接下来为“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再往下乃乾隆皇帝所赐:“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最后为北洋政府所批颁:“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这样,孔子后裔之第一零五代孙皆有字辈可循。今在台湾的孔德成,正是孔子嫡传第七十七代孙。据说,居住的大陆孔子后裔已传至第八十代(韩国孔子后裔则已传至第八十六代,其取名仍用字辈,但与我国已不同,因久失联系之故),已是佑字辈了吧。孔子后裔以字辈命名之法,向上可追溯近千年,下则千年之后仍有谱牒可寻,历代递传而不辍。这在人类命名文化史上也是少有的一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