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清代才子袁枚的“腐朽生活”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2-18 00:00于哲学网发表

 

 



      袁子才是个倜傥不羁的风流才子,擅长诗文,有相当的才气。中进士后,仅仅做过三任县官,为时不过十年,即告退隐。其时他在南京已筑随园,广收女弟子,时人讥之,而子才则不改其乐如故,著有《随园诗集》,传诵至今。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他本人是很清寒的出身,父亲和叔父游幕远方,替人家当幕宾。袁子才的祖母和母亲也都很有才学,姑母嫁给姓沈的,丈夫早死,一直住在娘家,她看见袁子才很聪明,就时常教他念些诗书文章。在他七岁那年上学,他的父亲在外边没有钱寄回家,他的母亲就替人家做针线,维持全家的用度和供给袁子才的教育费;袁子才有一个妹妹叫袁机,号素文,比他小三岁。

      当时的读书人都要学八股文,准备将来参加考试,可是袁子才对这种死板板的文章,是深恶痛疾的,总不肯去学。

      他二十一岁时,他的叔父袁鸿在广西巡抚金那里当幕宾,他特地到广西去看他的叔父。袁鸿看见这个侄儿已经长成,心里非常高兴。那位金巡抚听说袁枚来了,就叫他来相见。那时外面的铜鼓正咚咚地响着,金巡抚立刻就出了个题目,叫他作一篇《铜鼓赋》,袁子才一挥而就,金巡抚看他笔下来得这样快,甚表诧异,再把他的文章细细一看,真是字字珠玑。乾隆元年,朝廷正要开“博学鸿词科”,这次的考试,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能参加的,要得到各省的行政长官的推荐,才能应考。各省的长官都把当地的人才报了上去,每人多半推举三四个,或者四五个不等,只有广西的金巡抚,仅报了袁枚一个人的名字,不过,应考还须要以八股文考试,所以在这次的“博学鸿词科”的考试中,袁子才落第了。此后他也学学八股文。到了二十四岁那年,再参加会试,终于中了进士。

      袁子才考中进士那年,和一位王家小姐结了婚,这是他的父母从小给他定下的,当时袁枚真是少年得意,在京城锋芒毕露。

      后来袁子才被派在江苏做溧阳和溧水两地的知县,小有成绩,就被调为江宁知县,江宁即是后来的南京,范围既大,地方又富裕,袁子才仗着他的聪明才智,很弄了一些钱。

      袁子才在江宁县任上,有一天,他忽然收到一封信,那封信送到手里,就有一股花粉的香味送进他的鼻子里来,而且信上的笔迹又是那样的秀丽,一看就知道是女人写的,他连忙把信抽出来一看,末尾署名是“桃花”两个字,他想:“哦,原来是她。”原来桃花正是溧阳的一个妓女,从前袁子才在溧阳的时候,对她非常欣赏,桃花立刻就成了有名的红妓女。桃花红了之后,不免就要自抬身价,普通一些的人她率性就不加理会了,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当袁子才在任的时候,她有这么一位得力的护花使者,那些人虽然怀恨在心,却也不敢拿她怎么样,但到袁子才调到江宁去了之后,桃花便失去了靠山,这群人就来设法报复她,竟把桃花关到监牢里去了。桃花从来没有吃过这种苦头,眼前又没有一个人可以救她,想来想去,还是只有写了一封信给袁子才,把自己入狱的经过诉说了一番,请他援救。袁枚看见这封信写得凄苦万状,刚好溧阳的新任知县和他又是最好的朋友,他就写了一封信立刻派人送去,请那位新任知县照顾桃花。那位县太爷知道袁枚风流成性,接到了信,果然就给她从轻发落,把她从监牢里放了出来。

      袁子才说情的信写出去之后,心里还天天惦着桃花的安全。有一天,他正坐在江宁县衙门的大堂上问案,忽然外面送进一封文书,拆开文书一看,只见信上仅疏疏落落地写了七个字,就是:“桃花依旧笑春风。”袁子才看了这句诗,知道是那位溧阳知县给他的回信,那就是说:“桃花的事已办好了,你放心罢。”

      袁子才在江宁,公余之暇,便邀集一些文友到家里来喝酒、吟诗。他的文才原是众人所恭维的,他每次审理案件之后所写的判决书,都是些很有趣味的骈体文章,所以当地的文人,如知某日宣读一份判词,必先争着把它抄录下来,互相传阅。按说在江宁知县任内,他应该觉得很得意了,可是他却不脱文人放浪形骸的习性,总觉得做官对他是件很拘束的事,便称病辞职,在家里休息了一段时间。不久,朝廷又派他到陕西去当知县,就在这个时候,忽然接到他父亲逝世的噩耗,他就请假回家守制去了。接着,他又因为母亲年事已高,需要他在家侍奉,从此以后,便不再出来做官,逍遥自在地在南京的小仓山下修筑了一座房屋,颇极庭园之盛,称作“随园”,和他的母亲住在里面。

      袁子才有好几个姨太太,生的都是女儿,一直到他六十二岁那年,才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阿迟。

      袁子才是一个懂得享受的人,他在闲居的时候,除了游山玩水之外,还讲究饮食,他曾写过一本食谱。他又特别喜爱女孩子,许多富有文才的女子都来拜他为师,因此有“随园女弟子”之称,这种行为曾引起当时一班卫道者的愤怒,他的朋友赵翼(云松),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有几句说:“结交要路公卿,虎将亦称诗伯;引诱良家子女,娥眉都拜门生。”也反映了当时人对他的看法,他却毫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自得其乐。袁枚活到八十二岁才死,他这一生算是享尽园林的清福了!但有许多行为,是难以得人同情的,虽然恭维他的人也有,但诋毁他的只怕比称颂他的人还多呢!

      袁子才为官仅十年许,他的诗虽然写得很好,但是我多看了几种有关他的记载之后,发觉上面所记仍然有“隐恶扬善”之嫌,特别是他任江苏省江北的溧阳和溧水两个穷乡僻县,百姓都是清苦得很的,只有江宁比较富,为官不过十年余,由一个穷士,一变而成为富室,自奉甚奢,又建“随园”,自称园址即是大观园故址,引起我不少反感。

      袁子才有一部《随园全集》,在他这部书中,附有《随园诗话》,原刊本不列卷数,其中有两句话说:“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本文摘自《业外杂谭录》 陈存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