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孙悟空都学了哪些本领? 孙悟空被菩提祖师收留下来,并被赐予名字,就留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里跟随菩提祖师修行学道。 关于菩提祖师为什么要收留孙悟空,这里还要简单地分析一下。 当孙悟空被引到菩提祖师座前的时候,祖师问他是哪方人氏、乡贯姓名,孙悟空回答是来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什么道果。”这时猴子慌了,不住的磕头,口称绝无虚诈。菩提祖师的理由是,那东胜神洲远在两重大海之外,中间还隔着个南赡部洲,仅凭一只猴子,如何能够经历这许多的艰难。孙悟空回答:“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这时候菩提祖师的心里,对孙悟空一定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认同:一只猴子,为了学道,竟然花了十多年的时间,不停地寻访、最后飘洋过海,来到这里,就凭这样坚定的决心和坚韧的意志,已然足以打动人心了。 但菩提祖师还要问下去:姓什么?在这里,孙悟空做了一个有趣的回答:“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一生无性。”请注意,孙悟空回答的“性”,与菩提祖师所问的“姓”同音但字不相同,含义也完全不同。菩提祖师是在问,你的“姓氏”是什么,而孙悟空的回答是:我从来就没有什么不好的脾“性”,因为不管别人是打我还是骂我,我都不会有什么怨恨、也不会有脾“性”发作,我生来就没有什么脾“性”。在这里,孙悟空绝不是故意装疯卖傻、巧言令色地作答。因为:第一、这就是他出于本性的回答,前面说过,孙悟空生来就是一个知道谦恭的人;第二、虽然经过十多年在各地寻仙访道,小说里面也曾提到过:“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却也没有让他的本性受到世俗的污染,他的自我的本性依然坚守得很好;第三、在菩提祖师面前,谅他也不敢巧言令色、故弄玄虚,他必须老老实实地回答,争取一个留下来学道的机会。所以,孙悟空一定是据实作答,但是,作者在这里玩了一点小幽默,故意把字听错,作了另一番回答。作者其实是要告诉我们:孙悟空的本性在这时候还是非常质朴的,他的本性没有手到任何世俗的污染。所以,菩提祖师才会在接下来听到孙悟空说是从石头里生出来的时候,“暗喜道: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大家还记得,在第一回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分析过,作者花了一大段文字介绍人的来历,其关于人的观点就是“天地交合”才生出人来,在这里,再一次印证了以前的观点,即:孙悟空确实是人的代表。于是,当菩提祖师看到眼前这个颇有灵性、并保持了人性最初始的美好的猴子时,心中暗暗欢喜,因为他知道,他面对的就是一个有灵性或者说有慧根的人,所以,他其实心里已经决定收留眼前这只石头猴子作为自己的徒弟。 于是,就有了下文,菩提祖师为孙悟空取名字,寄予殷切的希望。如此一来,孙悟空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菩提祖师的座下弟子。 在这里,作者又为我们埋下了另一个伏笔:既然菩提祖师知道,作为一个人,要求得人性的圆觉,不但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他也能够预先知道,在孙悟空学道之后,一定会有一些有悖于人性之初品质的事情发生,那么菩提祖师为什么还要收留孙悟空呢?虽然菩提祖师已经意识到在孙悟空的人性发展中可能会出问题,但他最后还是让他做了徒弟,并且教会孙悟空非常想学的本领,因为菩提祖师确实知道,人性的修炼必然需要经受考验,这种考验和本领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无论本领大小,发展的人性依然要面对同样严峻的考验。菩提祖师完全是出于对孙悟空本性的喜爱才收留他的,即:他还是要给孙悟空一个学习和发展人性的机会。只是,有了本领之后的人性问题的解决,还是需要孙悟空从严峻的考验中亲自体会以获得真知。 孙悟空成为菩提祖师的门下弟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到最想要的东西。在最初的六、七年间,他依然只能做些洒扫应对、进退周旋、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扫地锄园、养花修树等等类似的工作。但是,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一方面是在磨练他的耐心和意志,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求道:求得更多更好的对人性的了解。 经过六、七年在生活中的踏实修炼,接下来的一切就显非常必然了:某一天菩提祖师登台讲道,作了关于“道”的评说:“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大致的意思是说:讲到一个“道”字,让人一下子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道理,它指引着茫然的人了解到关于人性的玄妙之处。孙悟空听到这里,“喜得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舞足蹈。”这些动作,既符合孙悟空作为一只猴子的本性特征,又表现出孙悟空的天性率真、不矫揉造作,同时暗中说明孙悟空的悟性极高,颇有点类似于禅宗里的“拈花微笑”,只是孙悟空的个性更张扬一些罢了。一个聪颖的、有悟性的弟子,当然是师父非常青睐和看重的,所以,菩提祖师当着众人的面问孙悟空:你想学什么? 当菩提祖师把“术”、“流”、“静”、“动”几门道术拿给孙悟空选择的时候,被孙悟空一概拒绝了。原因很简单:这些都不能长生。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不是说,孙悟空求的是自我实现,或者说求的是要了解生存的意义吗?怎么他此时求的还是一个长生的问题? 这个问题只能这样回答:在《西游记》中,作者用了一种小说里惯用的手法,即:要讲述后面发生的一件事情,总需要找到一个事情发生和发展的必然理由,于是作者会假借某些看似并不严格合理的理由,来引起这种可能性,否则,后面的故事就没办法自圆其说。具体表现在这里,可以这样理解:菩提祖师让孙悟空选择的几门道术,其实都是能修心性、能知过去未来、能修道炼丹的法术,作为求道的人,任意学到其中一样,已经肯定可以受益匪浅。但是,如果让孙悟空选择学习这些道术,第一、不符合孙悟空的猴性,让一只猴子来学这类需要安坐下来修炼的法术,根本就不可能;第二、如果学了这几样道术,也不能引起后面九十九回精彩故事:哪来那么高的本领、能闹出那么多事情、还能保唐僧去西天取经呢?更重要的是,第三、这样的安排更有利于在以后的故事中更深刻地展示人性的因素,因为,只有把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用一种最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用热闹的打斗而不是坐在那里干一些普通人根本无从了解的“炼丹”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能让读者在轻松中获得关于人性的真理,这才是作者的创作意图之所在。所以,在这里,作者假借“不能长生”一句话,简单地把其他可能全部排除在外,剩下的选择就能够更精彩、更生动、也更令人期待和向往。事实确实如此,《西游记》的故事因为孙悟空的这次选择而显得精彩绝伦、空前绝后,读来令人大呼过瘾、思索颇多,并由此吸引了历朝历代无数人的关注和传诵。 虽然孙悟空把菩提祖师提出的所有法术一概拒绝了,惹得菩提祖师 “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也不学,那也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去,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 但是菩提祖师却并没有因此而不高兴,他假作生气离去,却在暗地里布下谜局,看看这只猴子能否猜出其中机关,因为孙悟空在山里的日子也不算短了,而且总体表现也不错,是到了该传授他一些真本领的时候了。孙悟空果然不负菩提祖师的厚望,竟然识破了机关,在午夜里径直来到菩提祖师的寝榻之前,跪拜求艺。菩提祖师这才把长生之道传给了孙悟空。此时,孙悟空还没有机会接触到七十二般变化和觔斗云。 直到学习长生之术三年以后的一天,菩提祖师登台说法,问起孙悟空近来的修道情况,孙悟空才能够有机会学到更多、更有实际意义的本领。请注意,当时菩提祖师和弟子们谈论的话题是什么:“谈的是公案比语,论的是外像包皮。”他们正在谈论的内容不外乎是一些清谈的和外在的东西,选择在这个时候问悟空的修炼情况,其言外之意就是说,(以前学的)那些东西也不过是些糊弄人的外在的东西,它们还远不是什么真知灼见呢。 果然,菩提祖师随后提到了“三灾利害”:“此乃非常之道……丹成之后,神鬼难容……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在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桓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熏金朔风,唤着赑风,自囟门吹入六府,过丹田穿九窍……所以都要躲过。”菩提祖师的一番话,把孙悟空吓得毛骨悚然,赶紧请求菩提祖师教了七十二般变化。 那么,这七十二般变化和以上的“三灾利害”有什么关系吗? 前面提到过,之前菩提祖师所教的不过是些外修的皮毛的东西,听起来好听,可是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尤其是遇到“三灾利害”的时候,那些学到的东西,根本就没用。那么,“三灾利害”都是指什么?菩提祖师其实说得很清楚,现在让我们一一分析如下: 第一灾:雷灾。 雷,一般地说,是发生在天空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即突然传来的阵阵刺耳的轰鸣声。常用的与“雷”有关的词语有“雷霆万钧”、“雷霆之怒”等等。在这些词语里面,“雷”的含义大同小异:形容极具破坏力和震撼力的巨大震动。运用在人性上,很类似于人的内心躁动。因为躁动的人,往往很容易在内心显示出巨大的富有破坏力的震荡。而内心的震荡和不安,极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并由此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 所以,当“雷灾”快来的时候,“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意思是说,当内心有强烈的震荡来临之前,要通过对人性的觉察,既要觉察自己、也要觉察他人,做到提前预防、事先处理,才能躲过因此而来的伤害。 第二灾:火灾。 小说中,菩提祖师说得异常明白,“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丸宫”,“火灾”,既不来自天上、也不来自地下,它来自自身,从脚下一直烧到头顶,这是一把什么样的火? “火”,在古文中有一个意思,是指性情暴躁,说的就是内心的怒火、急火。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词语:“暴跳如雷”,非常有代表性地描述了一个人发怒时的状态:当这个人“暴跳如雷”的时候,我们能够了解,无论最初事情的起因复杂与否,这已经很不重要了,但重要的是,这个人居然跳起来了,他的那股怒火,不是来源于脚下(涌泉穴),还有哪里?而这个人心中的怒火,不经过“怒发上冲冠”,直透到脑门(泥丸宫),又怎么可以收场?这股怒火,不就是可以燃遍全身、能够焚烧五脏、摧毁四肢吗? 第三灾:风灾。 小说里同样说得很明白:“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熏金朔风,唤着赑风,自囟门吹入六府,过丹田穿九窍”。 “赑”,在古文中的意思是“怒而作气的样子”。也就是说,它指代的是一种“气”,类似于傲气、怨气、汹涌澎湃的难以控制的生气。这种种“气”,根源在于气量狭小。自古以来,伤害有一种模式:伤害来源于怨恨,而怨恨来源于气量狭小。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那么,万事大吉、诸事平安;但如果动辄“气不打一处来”,怨恨和伤害就会随之而来。我们常说的“气不打一处来”,那股内心的怨恨之气,在身体里面肆意穿行、为害不浅,不是正合了“穿九窍”之说吗?所以,“风灾”,就是一个“气”字,最终也会把千年的道行、美好的人性最终毁于一旦。 这“三灾利害”,都是人性中非常难以驾驭和控制的状态:躁动、上火、生气。这三种状态,本身极具破坏力,不仅对长生之道是非常严重的损伤;它们对于修身养性,也只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以前孙悟空所学的那些皮毛的法术,是完全经受不起这“三灾利害”的考验的。 可是,人性的修炼,却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这“三灾利害”的考验。因此,如果要趋利避害,就需要学会灵机应变之术。于是,这才有了菩提祖师教给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这七十二般变化,从表面上看,不过像变戏法似的,改变自己的形态和角色。其实它的真实含义却是内心的自我应变能力的变化,也就是说,当遇到可能导致“三灾利害”的时候,借用一些小的技巧改变内心状态以求应变,达到躲避灾祸的目的。 不仅要躲避“三灾利害”,在后面的章节里面,我们经常看到孙悟空运用七十二般变化对敌,他就是充分使用自己强大的自我应变能力去战胜一切人性中面临的困难和考验。 接下来,菩提祖师又教给孙悟空觔斗云。这是个什么法术?菩提祖师说,这是个腾云之术,自古神仙朝游北海暮苍梧,一日之内把四海之外都游遍的法术,一个觔斗就是十万八千里。在这里,我们一方面可以简单地把觔斗云理解为一种飞翔的本领,拥有这种飞翔的本领,就可以在孙悟空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迅速求得外力的帮助——在小说中,也多次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另一方面,觔斗云还暗指了一种来去自如的境界。为什么这样说呢? 当“三灾利害”出现或将要出现的时候,刚开始修行的人很难避免它的伤害,所以,要把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更富有应变能力;但随着修炼到了一定程度,这时候,就应该能够做到来去自如:祸则避之,利则趋之(这里的“利“不是见利忘义的利,而是指有益的东西),有了这样自如的境界,不仅能发现人性修炼中的问题,而且面对挑战,是选择躲避、还是选择迎战,不是都显得异常轻松吗? 内心既能够足够强大、又可以借助外力、还能够来去自如,在掌握了七十二般变化和觔斗云这两种应对方法之后,不要说“三灾利害”,无论是什么样的妖魔鬼怪、人性修炼中的严峻考验,还有什么不可以克服呢? 至此,菩提祖师真心传授给孙悟空的道术——关于人性修炼的基本方法,全都教完了。孙悟空也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很快学会了。但是,学习,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人性的修炼,还需要亲身体验和用心领悟,那么,孙悟空领悟到什么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