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不仅对科学、技术和以科学技术为对象的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样,对在我国开展STS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STS学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包括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在内的自然辩证法,虽然因为对象不同,不能包括和代替STS,但却也是STS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主要内容
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它把科学技术看作是一个渗透着价值的复杂社会事业,研究作为社会子系统的科学和技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其它子系统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之间的互动关系;还要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在整体上的性质、特点、结构和相互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的动力学机制。
这是关于STS研究对象的一个理论STS的定义。理论STS包括STS总论、STS静力学和STS动力学三个部分。STS总论研究STS的对象,基本概念和概念结构,以及方法、意义等一般理论问题。STS静力学暂时撇开STS的基本运动,主要研究STS系统内的整体和部分之间以及各个子系统之间作用和反作用的规律,以及各种相互关系保持协调和平衡的条件和前提。STS动力学主要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运动、发展的规律,例如:科学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与相应的不同社会形态之间关系的动态发展规律;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科学技术中心转移的规律;科学、技术和社会这三个相互依赖和相互独立的变量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地区以不同方式结合的规律等等。STS静力学偏重在性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分析;STS动力学侧重在进化和发展方面的分析,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
STS这门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它的产生和发展完全是适应科学技术和整个社会实践的需要。STS的理论研究成果,即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将被广泛应用于科学技术及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从而形成了应用STS的领域。应用STS主要包括:①科学技术和公共政策;②环境、生态、能源、人口等全球问题;③STS教育。
STS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具有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来源和六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图示如下:
(附图 )
目前STS主要沿着三个方向发展:
1、理论研究。侧重在对科学技术的性质、特点及其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论探讨。90年代以来,美国的STS形成了两大派,一派叫学科派(Disciplinary STS),简称STS—D,它侧重在从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等方面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把STS作为一门专业看待;另一派叫交叉学科派(Int-erdisciplinary STS),简称STS—I,它把交叉学科作为一种新的范式展开研究。有100多所大学设立了STS计划、研究中心和系;出版了《哲学和技术研究》丛书、《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技术和社会》、《技术和社会变革》、《科学、技术和社会》等一大批著作,创办了专业杂志《科学、技术和人类价值》,成立了专门的学会“科学的社会研究学会”。
2、应用研究。侧重在研究科技战略、科技政策和一系列全球问题。其主要内容是:科学技术政策的性质和决定;科学技术政策对科学技术知识发展以及控制其社会影响方面的作用;科学技术政策中的价值问题;科学技术和国际关系等等。出版了一批重要的著作,如《科学技术和国家政策》、《科学技术政策的战略分析》、《科学、技术和决策》等等。有几十所大学成立了与科技政策和全球问题有关的计划、研究中心、系或研究所;创办了《社会中的技术》杂志,建立了“宏观工程学会”。
3、STS教育。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提高其科学技术素养。最近几年,进一步重视培养学生的STS能力,即追求把科学、工程能力和人文、社会科学能力联系起来的真正的交叉学科教学。其方法是教育学生寻找与给定题目有关的重要信息,并进行分析和评价,最终做出正确行动的决定。已有1000多所大学开设了2000门左右的STS课程,出版了《STS课程开发通讯》、《科学、技术和社会集刊》,创立了“全美科学、技术和社会协会”。在该协会内还成立了国际联系委员会,以推动STS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三、重要意义
STS是一门跨世纪的新兴学科,对它的研究具有极其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主要表现在它提出了新的观念和视角。
1、新的发展观。
传统的发展观是一种旧的工业化模式,即片面地利用科学技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随着二战后西方世界20年的经济繁荣,这种观点发展到顶峰,但也给社会带来一系列极其严重的问题:人口膨胀、土地侵蚀、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等等。STS的发展观是与这种传统发展观相对立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它认为,社会发展不能只考虑经济数量的增长,要注意质量的发展,特别是环境质量。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和环境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它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能损害满足下一代需求的努力,也就是说,我们这一代人不能损害下一代人的利益,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要为下一代人着想。其目的就是在保护人类生存条件的基础上,建立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社会,这也就是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
2、新的价值观。
西方传统的价值观念是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对立;人改造自然,无限地向自然索取。因此,把科学仅仅看作是“认知过程”,把技术仅仅看作是“建造或生产过程”,把科学技术看作是“一种独立自主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是可以为任何偶然的利益和需要服务的纯粹中立的工具。”STS的价值观则恰恰相反,它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社会的制约,科学技术是蕴含着价值的复杂“社会过程”、“社会事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造成不可预料的环境的、社会的和人的后果。它们的发展既给人类带来有益的东西,但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在取得物质进步的同时,往往要付出人文心理方面的代价,所以STS的价值观批判了在旧的价值观的昔景下所产生的科学技术的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片面性,吸取了它们的合理因素,彻底扬弃了人统治自然的狭隘观点,追求自然一人一科学技术一社会之间的和谐和统一与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平衡和协调,试图建立一个人在其中能获得全面发展的、幸福向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由于它符合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将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3、新的科学观。
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是对自然界的分门别类的研究和在每门科学内部的独立的分析研究,其特点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分解为简单的,把高级运动形式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但这种方法发展到极端,把整体和复杂的东西归结为部分和简单的东西,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这就成了一种典型的机械论的科学观。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出现了科学的综合化、整体化的强大趋势,其主要标志就是诞生了一大批边缘学科,综合学科和横断学科。新的STS科学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孕育产生的。它与旧的机械论的科学观不同,它的自然图景和科学图景不是机械的割裂,而是有机的联系;不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而是在这两种文化之间架起桥梁,促进它们的交流、沟通和融合。它的思维模式,也不像机械论的科学观那样,是“部分—整体—部分”,部分是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整体是部分的简单总和;恰恰相反,它是“整体一部分一整体”,整体是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整体是部分的有机的统一体,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具有自己的特点。STS科学观强调联系、系统、综合,实际上是一种整体论的科学观。它把人类、自然和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统一体,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观点进行研究,这是最大的跨学科、多学科和综合学科的研究。
4、新的教育观。
旧的教育观是一种专业化、系科化的范式,其主要特征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割裂,科学技术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脱节,其结果是学生的片面发展。STS的教育观则截然相反,它是交叉学科的范式,其显著特点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系和整体化,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密切结合,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技术素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型公民。所谓科学技术素养,不仅指能理解基本科学技术的术语和概念,能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指能真正地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作为领导者的公民具备了科技素养就能提高科技决策的质量,作为普通公民具有科技素养,就能参与科技决策,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现在,对于工业化以后的未来社会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如:“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智能社会”、“生态社会”等等。它们都反映了未来社会的某个方面的特征,因而具有不同程度的真理性。但因为STS代表着新的发展观、价值观、科学观和教育观,更全面的揭示了未来社会的特征,因此,使用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STS社会”的说法,也许更好些。
STS的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和发展观,为制订我国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将促使我国的“四化”建设高速、稳定、持续地发展,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而STS的科学观和教育观为解决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提供了新的交叉学科方法和新的跨学科人才,促进了这些课题高质高郊的解决。因此,学习和运用STS的理论和方法,必将推进哲学和社会历史观的研究,为人类的未来开辟更新、更广阔的前景。
[1] Stephen H.Cutcliffe,The Emergence of STS asan Academic Fi-eld,Research in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Volume 9,P287~301,1989,J-AI Press Inc.
[2] Quoted in Albert H.Teich,Ed.,Technology and Man's Future,4 th ed.(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86),3.
[3] Program in 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 (Cambridge,MA:MIT,1980),3.
[4] 《STS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77页。
[5]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Statement of Purpose as Contained in Technology and Culture.
[6] Stephen H.Cutcliffe, The STS Curriculum: What Have We Lear-ned in Twenty Years?Science,Technology,and Human Values,Vo1.15,No.3,Summer1990,PP360—372.
[7] 见罗伯特·K·默顿给伯纳德·巴伯著《科学与社会秩序》一书写的前言,三联书店1991年中文版。
[8] 伊·伊·安东诺维奇:《美国社会学》第119页。
[9][10][11][12][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页;第47卷,第553页;第46卷〔下〕,第219页;第19卷,第372页;第1卷,第667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90页。
[15][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530页;第47卷,第572页。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5页。
[18]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1984年版,第304、3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