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归纳问题:一个实用的解(1)-科技哲学
来源:  作者:王军风  点击:次  时间:2002-02-06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以上论证表明了,在考虑外推或投射何种世界规则性对完整地维持我们的有效生存最有利 时,我们应将未来更好世态系列排除在外,因为简而言之,采取‖C方案并不妨碍我们在未 来享受任何更好的世态(如其实现的话)。故在预测时我们完全可以不顾虑更好的世态那类可 能性。
现在我们来讨论相对于C世态及更差的那类世态的条件下,在预测未来时我们所面临的如下 逻辑上可供选择的方案:
b1.在当下世界中穷奢极欲,投射C世态。
b2.在当下世界中过分节俭,投射C世态。
b3.在当下世界中穷奢极欲,投射一人在其中不可能存活的更差世态。
b4.投射一人在其中可能生存的更差世态,故调整当下有效资源以适应之。
b5.在当下世界中按当下世界规则性行事,投射一人能在其中存活的较差的世态。
b6.设想某一巫士宣称,只有按他的话在当下世界中穷奢极欲,并将某一世态(设其为W)投 射出去,如W实现了,该世态才对人是一更好的世态;如果人们不按照他规定的方式行事, 那么如果W实现了,该世态对人就是一个坏得不能存活的世态。换言之,如果W世态实现了, 它是一更好或更差的世态取决于人们在当下世界中是否按该巫士的话行事。
与方案‖C相比较,显然我们应该排斥方案b3;因为这是典型非理性的,所投射的人在其中 不可能存活的世态仅是未来可能实现的无穷多世态之一种,它与当下世界及其人的活动并没 有可把握的任何认识关系。过度消耗当下有效资源,使人在C世态中不能维持应有的有效生 存,如果在未来C世态实现的话;此外,如果未来实现的是更差的那类世态,则它使人对世 界轴的适应幅度趋于最小。故该方案是以断送未来应有或可能的有效生存为代价,换取当下 的一时满足。这是典型的败家子或末世策略。
我们也有理由排斥b2;因为它使我们的完整有效生存事实上受损,而不仅是在未来可能受 损。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排斥b1;因为它在当下的快感以牺牲或损害未来有效生存以及对 世界轴的适应幅度为代价。b4也在被排斥之列。为无任何把握的未来无穷可能性之一种而过 分消耗有效资源之诸缺点已如上所述;b4并无任何优点。我们没有理由选择b5,作为有理智 的行为者,在投射了未来较差的那类世态时,我们一定得按自己的预测来调整当下有效资源 ,以适应未来被预测的世态。所以,b5是不合理的,因为既投射了一更差世态,就不应在当 下世界中按当下世界规则性行事,而应按那个被投射的世态调整当下有效资源以适应之。事 实上,该方案可归结为方案‖C,因为b5虽名义上投射一更差世态,但在当下世界中却并不 相对于该被投射的世态行事,而仍按当下世界规则性行事,故实质上它投射的仍是C。
方案b6应是我们着重考虑的,它具有典型的意义;对它的讨论基本上适用于将当下世界中 人的某种行为与未来世态之实现,或一世态实现后所具有的某种特征相联系起来的任何企图 。现在的问题是,若听信了那位巫士的话,则我们在当下世界中就可获得比仅按当下世界规 则性行事更高的生活质量,而且按其思路,若W世态实现了我们人则可获得一个更好的世态 ,相比之下,若C世态实现了充其量也仅是维持有效生存罢了。因此b6在当下和未来的两项 指标上都优于‖C,故前者比后者更可取。
不过问题并非那么简单。那位巫士的话实质上可分析为下列两个命题:
(1)如果按我的话穷奢极欲并将W投射出去,那么如果在未来W实现了,则它对人是一个更好 的世态。
(2)如果不按我的话穷奢极欲,那么如果在未来W实现了,则它对人是一个不能存活的更差 世态。
我们设“A”代表“按我的话穷奢极欲并将W投射出去”,“B”代表“在未来W实现了”, “D”代表“它对人是一个更好的世态”。这样,(1)的逻辑结构是A→(B→D)。明显地该式 不是重言式,也就是说,肯定(1)的前件同时否定它的后件并不会导致矛盾。这意谓着,即 使我们按照该巫士的话做了,而且在未来W也实现了,W仍可能并非按该巫士许诺的那样对我 们是一更好的世态;它实质上可能是任何一个什么世态。这说明了,命题(1)并不能使我们 对未来有任何必然性的把握。这个道理基本上也适用于命题(2),因为它的逻辑结构同样不 是重言式。
相比之下,归纳方案‖C实质上可表示为:
(3)如果在当下世界规则性主宰的世界中,人按当下世界规则性行事可维持有效生存,并将 当下世界规则性外推出去,那么如果在未来当下世界规则性主宰的世态实现了,则在当下世 界规则性主宰的世界中,人按当下世界规则性行事可维持有效生存。
设“P”代表“在当下世界规则性主宰的世界中人按当下世界规则性行事可维持有效生存” ,“R”代表“将当下世界规则性外推出去”,“Q”代表“在未来当下世界规则性主宰的世 态实现了”。(3)的逻辑结构是:(P∧R)→(Q→P),该式是一个重言式;换言之,当命题(3) 的前件为真时,其后件必然为真。这表明,归纳的实质基础无非就是关于未来之实现世态的 规则性与当下世界规则性保持一致的认定;这同时也表明了,我们若按归纳方案行事,如果 C世态实现了,则我们便能必然地维持有效生存。我们现在可以清楚地看出,归纳方案至少 可使我们对未来有某种必然性的把握;即我们预先知道一旦C世态实现了,我们的有效生存 就可得到必然的维持。从预测未来世态的角度来看,这一点是归纳优于其它任何巫术的决定 性品质。至于方案b6,它仍没有给我们任何必然性的保证,所以若相信b6就与相信任何其它 巫术一样,使我们对未来世态没有任何必然性的把握。就此而言,b6在当下世界中的穷奢极 欲,实质上仍是以牺牲未来为代价的;‖C明显地优于b6。
综上所述,与a系列和b系列方案相比较,从当下和未来的综合考虑来说,接受归纳方案对 始终维持或最大限度地维持我们的有效生存最有利。因为它可使我们维持当下有效生存,此 外,如果C世态实现了,我们便可必然地保持完整的有效生存。如果在未来实现的是更差世 态系列,在其中,如果实现的更差世态的规则性与当下世界规则性相差不很大,则到时我们 就可利用所掌握的完整的有效资源努力地去适应它,并将我们所适应的那时的当下世界规则 性 外推出去,如此等等,这就从根本上确保了我们学习新经验的可能性;倘若实现的更差世态 的规则性与当下世界规则性之不同超出了我们的适应能力之外,那么我们便灭亡,这是我们 所掌握的当下世界中的任何力量都无法挽回的。质言之,采取方案‖C,可使我们具有 对未来世态的某种必然性的把握;以这种假言的必然性(确定性)为辩护核心,使得我们的其 它辩护内容也具有了相对确定的意义。
当然,我们的以上讨论是纲要式的,倘若没有弄错的话,它也是完备的,也就是说,它穷 尽地例举并讨论了在预测未来世态时将会碰到的几大类逻辑上可能的世态。至于具体的、较 小的可能性,都可按照类属关系通过归结为其中的某一类可能性来处理。另一方面,正如已 指出的,我们以上讨论的仅是关于在预测未来时,如何合理地选择投射世界框架的问题;当 我们确定了外推当下世界规则性这个世界框架的合理性之后,一个随之而起的问题是,既然 在已观察到的经验事实和未被观察到的经验事实之间,我们无法发现可把握的任何认识上的 联系,那么为什么我们仍相信(比如说)在明天太阳还将从东方升起或物理学定律仍有效?
说在两种经验事实之间我们无法发现有任何认识上的联系,是就世界框架在未来实现之不 确定性的意义而言的,因为在未来有无数种不同的世界框架或世界规则性都可能成为我们生 活于其中的当下世界的归宿,因此肯定一个归纳推理的前提同时否定它的结论并不自相矛盾 。但是我们既然外推了当下世界规则性这个世界框架,这就意谓着,我们同时也将该世界框 架中的所有内容,包括当下世界中所观察到的所有经验事实之间的规则性一起外推出去,也 就是说,相信当下世界中的具体经验事实之间的规则性在未来实现之世态中仍然有效,除非 新的经验否定了它。这是合理的或者说理智的信念。如果我们一方面外推当下世界规则性这 个世界框架,另一方面却不相应地外推该世界框架中的具体经验规则性,这本身就是自相矛 盾的。因为当下世界规则性这个世界框架是当下世界中所有事物所具有的规则性的总和。所 以,既然在当下世界中经验已提供较充分的证据,表明在明天太阳仍会从东方升起或物理学 定律仍有效,则我们便应相信这是真的,而对于相反的观点即可按现有的科学程序判定为假 ,因为这已是一个其合理性已得到确立的经验世界框架中的内部问题了。
事实上,我们可以设想与我们当下现实世界相并列,存在着无穷多的可能世界,其中每个 可能世界中都居住着具有大约像我们人这种程度的本能、理智和行为能力的生物,只要这些 宇宙生物都是适应其各自世界规则性的产物,则如果他们要在当下和未来最大限度地维持自 己的完整有效生存,就必须使用归纳外推其当下世界的规则性。但各个不同世界的具体状态 是不一样的,因此那些宇宙生物使用归纳外推的各自当下世界规则性亦有所不同,不过他们 在这种外推时所做推理的基本形式必然都一样,即最终可化归为简单列举归纳的归纳推理[1 5],因为只有归纳推理才能确保将其当下世界规则性外推出去。这个重要的事实说明了,我 们在外推当下世界规则性时,所做推理的具体内容是偶然的,故该推理的结论在未来是可错 的;不过其形式的使用却是必然的,不论命运将我们重新安排在哪个可能世界中,作为该世 界的适应者,只要我们希望最大限度地维持完整的有效生存,最明智的就是使用归纳将我们 生活于其中的那个世界的规则性外推出去。所以,如果以上论证是有效的话,我们对归纳问 题的解就是必然且唯一的。


【参考文献】
[1]在本文中“明天”、“未来”等表达式在广义上可被理解为指“未被观察的领域”。
[2]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Wolfgang Stegmuller,“The problem of induction:Hume's challenge and the cont e mporary answers”,in Collected papers on epistemology,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h istory of philosophy,Vol.II,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77.
[4]E.J.Lowe,“What is the ‘Problem of Induction’?”,in Philosophy 62 1987.
[5]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6]A.J.Ayer,The problem of knowledge,the penguin Group,1988.
[7]《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三联书店1992年版。
[8]在本文中我用“巫术”代表归纳法以外的一切经验预测方法。
[9]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0]Wesley C.Salmon,The foundations of scientific inference,University of Pitts burgh Press,1979.
[11]Nicholas Rescher,Induction-An essay on the justification of inductive reaso ning,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80.
[12]卡尔纳普:“经验论、语意学和本体论”,载《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印书馆,1989 年版。
[13]所谓“当下世界规则性”指当下世界中一切事物及其属性自身和彼此之间关系保持不 变和发展变化的趋向性。而所谓“有效生存”指当下世界适应者人所具有的各种体能和精神 能力的正常发挥。
[14]关于公设Ⅰ和Ⅱ,这个概括似不会引起什么实质性的异议。因为休谟本人的大量重要 论述及其所使用的论证方法都隐含了这些方面的内容。关于公设Ⅲ,请考虑休谟的如下议论 :“我们可以问,什么原因促使我们相信物体的存在?但是如果问,毕竟有无物体?那却是徒 然的。那是我们自己一切推理中所必须假设的一点。”([16],p.214)
[15]所有的归纳推理都可化归为简单列举归纳([9],p.189)。
[16]休谟:《人性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