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论皮尔逊的科学观(1)-科技哲学
来源:  作者:李醒民  点击:次  时间:2002-02-0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皮尔逊还指出,他的科学三大块分类并非彼此互不沟通。正如应用数学把抽象科学与具体科学联系起来一样,生物物理学也把物理科学和生物科学联系起来。皮尔逊这位学识渊博的科学家有能力从事科学分类工作,他的工作在当时科学发展的条件还是有意义的,至今仍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三、科学的想像力和审美判断
皮尔逊对科学的想像力和审美判断有比较精彩的论述([3],第一章)他认为,在我们自身有一种形式的推理过程不能满足的要素,它就是想像的或审美的方面,诗人和哲学家求助于这个方面,科学要成为科学的,也不能忽视这个方面。
皮尔逊把想像力视为做出伟大科学发现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他说,从已分类的事实中演绎出关系和定律,想像力必然不能代替推理,但是有训练的想像力也曾是所有伟大科学发现的原因。一切伟大的科学家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伟大的艺术家;没有想像力的人可以收集事实,但是他不能做出伟大的发现。纯粹科学在运用想像力和对审美判断提供满足方面对我们有进一步的要求。假定对事实已作出了精密的分类,已仔细地追寻到它们的关系和结果,科学研究的下一步是什么呢?皮尔逊断然回答:无疑地,就是运用想像。法拉第和达尔文就是运用想像做出划时代的科学发现的。单独的命题,简单的公式,能把我们心中孤立的现象之间的广大的关系群变成几个字,这就是所谓的科学定律。定律把我们从各个记忆的重负中解救出来,使我们以最少量的智力消耗,去获得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广泛的复杂关系。定律的发现,不是单纯的目录编制者的工作,而是富有创造性想像力的人的工作,是创造性的想像力的特殊功能。在这里,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爱因斯坦关于想像力的论述:“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皮尔逊在着力强调想像力的重大作用的同时,并没有让它在科学的园地里漫无边际地驰骋,他用批判的缰绳制御着想像力,从而使想像不致变成空想。他说,千百人都让他的想像力解决宇宙的问题,但是对于我们真正理解自然现象有贡献的人,是那些对他们的想像力的产物慷慨地给予批判的人。这样的批判正是想像力的科学利用的本质,事实上,批判是科学的真正生命线。他以达尔文和牛顿为例对此作了说明。达尔文在系统研究即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找出生物进化的规律,是想像力的结果。但是,达尔文的想像是有训练的科学家的想像。达尔文1836年回到英国后以真正的培根原则工作,没有任何理论。1838年10月,他偶然有机会读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悟出了自然选择的规律。在经历了将近四年的自我批判时期之后,他才于1842年6月用铅笔写出了他的理论的简略摘要。1844年,他把35页的摘要扩大到230页。该文直到1858年9月才与华莱士的论文一同发表,而《物种起源》则是1859年11月出版的。牛顿的想像力也是与其自我批判力相平行的,万有定律想出后也搁置于18年之久,直到他补救了一个理论缺陷后才发表。皮尔逊概括出科学发现的三部曲:首先是运用想像力创造体系,其次是厌恶它,再次是自我批判时期。在这里,皮尔逊准确地把握了想像力的科学利用的本质,他实际上是要求在想像力与自我批判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这一思想是深刻的、有见地的。他引用法拉第的一段话说:“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思想和理论掠过科学研究者的心智,都由于他自己的严峻批判和敌对审查而缄默或隐藏起来;在最成功的情况下,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建议、希望、意愿、最初的结论才能实现。”
由此可见,科学不仅没有削弱想像,而且准确地说,它力求运用和训练想像的功能。不过,皮尔逊让我们注意考虑想像力与纯粹科学关系的另一个方面。他问道:当我们看到创造性的想像力的伟大作品,例如一幅引人目的图画或一幕感人至深的戏剧时,它打动我们的魅力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的审美判断为什么宣称它是真正的艺术品呢?这难道不是因为我们发现它把广大范围的人类情绪和情感浓缩在简短的陈述、简单的公式或几个符号之内吗?这难道不是因为诗人或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向我们表达了我们在长期的经验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分类的各种情绪之间的关系吗?在我们看来,艺术家的作品的美难道不在于他的符号确切地恢复了我们过去情绪体验的无数事实吗?在做出这些反问或反诘之后,皮尔逊得出结论说:审美判断宣布赞同或反对创造性想像的解释取决于这种解释是体现了还是违背了我们自己观察到的生活现象,这只有当艺术家的准则(公式)一点也不与想要构思的情绪现象矛盾时才能满足。
皮尔逊看到,如果审美判断的这种说法完全是真实的说法,那么它与科学判断是严格地类似的。其实,还有比二者之间的类似更多的东西呢。正如人们注意到的,科学定律是创造性的想像力的产物。它们是智力解释——我们用来恢复广泛的现象、我们及我们同事的观察结果的准则。因此,现象的科学解释、宇宙的科学说明,是永久满足我们审美判断的惟一的东西,因为它是从来也不会与我们的观察和经验完全矛盾的惟一东西。皮尔逊指出,科学的这一方面正是必须极力强调的,因为我们常听人说,科学的成长消灭了生活的美和诗意。无疑地,科学使得许多对生活的旧解释变得毫无意义,因为它证明旧解释与它们自称要描述的事实不符。但是,不能由此得出审美判断和科学判断是对立的;事实是,随着科学知识的增长,审美判断的基础正在变化而且必须变化。与前科学时代创造性的想像所产生的宇宙起源相比,科学告诉我们的遥远恒星的化学或原生动物的生命史是更为真实的美。所谓“更为真实的美”,我们必须理解为,审美判断在后者中比在前者中感觉到更满意、更持久的快乐。正是审美判断的这种连续的满足,才是纯粹科学所追求的主要乐趣之一。皮尔逊关于科学的审美判断与艺术的审美判断本质上的类同(艺术的审美判断是符号与人的情绪体验的共鸣,科学的审美判断是符号与人的感觉经验的共鸣),关于科学之美与科学之真相一致的思想,都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原来,在人的心绪中,存在着用某个简短的公式、某个简要的陈述概述人类经验的事实的永不满足的欲望。这种欲望导致野蛮人通过把风、川、树奉为神明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另一方面,它导致文明人在艺术作品中表达他们的情绪体验,在公式或所谓的科学定律中表达他们的物理经验和心理体验。皮尔逊认识到,艺术品和科学定律都是创造性的想像力的产物,二者都为满足我们的审美判断提供材料。他甚至有点偏颇地说道,科学定律与其说是与在人之外的物理世界有联系,是外部世界的因素的产物,倒不如说是与人的创造性的想像力有关联,是人的精神的产物。在皮尔逊看来,科学致力于提供宇宙的智力概要,它具有满足我们简明地描述世界历史的热望的能力。这样的简明地描述、概述所有事物的公式,科学迄今还没有找到,也许永远也找不到。但是,在这方面,我们觉得可以保证,科学探求该公式的方法是惟一可能的方法,科学达到的真理是能够永久满足审美判断的真理的惟一形式。现在最好是满足于部分的正确答案,而不要用整体的错误答案欺骗我们自己。前者至少是通向真理的一个步骤,并向我们表明了可以采取其他步骤的方向。后者不能够与我们过去的或未来的经验一致,因而最终无法满足我们的审美判断。皮尔逊看到,在实证知识增长期间,不满足的审美判断逐步地抛弃一个又一个的信条、一个又一个的哲学体系。确实,我们现在可以从历史记载中满意地获悉,人们借助于有组织的观察和仔细的推理,一点一滴、一步一步地能够希望达到真理的知识,科学在其最广泛的意义上是通向知识的惟一途径,这样的知识是与我们过去的经验以及未来可能的经验和谐一致的。正如克利福德(Clifford)提出的:“科学思想不是人类进步的伴随物或条件,而是人类进步本身。”可见,皮尔逊不仅看到科学的审美判断是科学发现的工具,而且也意识到它是鉴赏、选择和评价科学理论的一个标准。

参考文献
关于皮尔逊的生平、科学贡献和学术思想,读者可参阅李醒民:卡尔•皮尔逊:著名科学家和自由思想家,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1990年第2期。
李醒民: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中的两个学派,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第6期;李醒民:论批判学派,长春:《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1期。
K. Pearson, The Grammar of Science, Second Edition, Revised and Enlarged Adam & Charles Black, London, 1900.
K. Pearson, The Grammar of Science, Third Edition, Revised and Enlarged Adam & Charles Black, London, 1911.
皮耳生著:《科学规范》,谭辅之、沈因明译,上海辛垦书店1934年版。
E. S. Pearson, Karl Pearson, An Appreciation of Some Aspects of his life and Work, 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1938. 见该书附录。
关于皮尔逊的有关科学哲学思想,详见李醒民:简论皮尔逊的科学哲学,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第3期。
李醒民:略论马赫的“思维经济”原理,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1988年第3期。
《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1版,第284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