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爱因斯坦:批判学派科学哲学思想之集大成者和发扬光大者(1)-科技
来源:  作者:李醒民  点击:次  时间:2002-02-0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四、科学理性论
爱因斯坦的科学理性论思想的形成不仅与他的科学实践密切相关,也在于他善于批判性地汲取前人和时人的思想财富。在这方面,除了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笛卡儿、莱布尼兹、斯宾诺莎、休谟、康德以及德国哲人科学家基尔霍夫、亥姆霍兹、赫兹、玻耳兹曼、普朗克的影响外,批判学派的作用无论如何忽视不得。要知道,彭加勒是一位热情的理性论者和高远的理想主义者,他对狭隘的经验论和实用主义不屑一顾。在彭加勒看来,经验并非一切,学者也不是被动的,正是他的思考向他揭示通向真理的道路。人的理智能够包容茫无际涯的宇宙,洞察其中无声的和谐。理性具有“思想的芦苇”的优势,能够给一切人留下烙印,思想可以产生思想。他赋予假设在科学中以重要地位,断言没有假设,科学家将寸步难行。有还尖锐地批评了蔑视理论的人,认为若无理论不久便会停滞不前。 马赫虽然是一位激进的经验论者,但是他也说过理性高于感觉、理论优于观察的话,重视、推崇、赞美思想和观念。而且,马赫哲学包含着约定论和理性论的因素,并对经验论的方法论即归纳法持有强烈的保留意见。爱因斯坦谙熟彭加勒和马赫,他从中受到震撼和启迪是不言而喻的。
科学理性论是爱因斯坦式的理性论。它是爱因斯坦把人类的思想遗产和自己的科学反思加以切磋琢磨、融会贯通的结果。它的思想精粹充分地体现在爱因斯坦的下述言论中:“我们的经验已经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自然界是可能想像到的最简单的数学观念的实际体现。我坚信,我们可以用纯粹数学的构造来发现这些概念以及把这些概念联系起来的定律,这些概念和定律是理解自然现象的钥匙。经验可以提示合适的数学概念,但数学概念无论如何却不能从经验中推导出来。当然,经验始终是数学构造的物理效用的惟一判据。但是这种创造的原理却存在于数学之中。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认为,像古人所梦想的,纯粹思维能够把握实在,这种看法是正确的。”([13],pp. 316)
可以说,这段精彩的论述和盘托出了爱因斯坦的科学理性论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这种从现代科学的土壤中萌生的、适应现代科学需要的、蕴涵现代科学精神气质的科学理性论,是科学和哲学水乳交融的完美展示。它具有以下鲜明的特色:它是科学自己的哲学;它立足在实在论的地基之上;它清除了传统理性论中的先验因素并反对极端理性论;它与其对立面经验论保持了必要的张力;它把探索性的演绎法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它抛弃了科学概念的“显然性”。爱因斯坦的科学理性论远远地超越了批判学派代表人物的理性论思想。

五、纲领实在论
爱因斯坦的朴素实在论思想是12岁时萌生的,但是他的科学实在论思想的形成却有一个自觉的思考过程。可以肯定,批判学派代表人物的观点有助于他的思索。
马赫和皮尔逊的实在论是感觉实在论。前者带有实证论色彩,后者以观念论为本,它们都与爱因斯坦的本能和理智相抵触,爱因斯坦当然不会理会它们。爱因斯坦在大学毕业即失业时,虽然想在奥斯特瓦尔德手下做实验工作,但是他对奥斯特瓦尔德的能量实在论(能量是终极的实在,是一切存在物和现象的实质)似乎没有什么热情。对爱因斯坦有某种启示的,恐怕是彭加勒的关系实在论(实在的客体之间的真关系是我们能够得到的唯一实在,世界的内部和谐是唯一真实的客观实在,是众美之源)和迪昂的秩序实在论(理论用来使实验定律秩序化的逻辑秩序是本体论秩序的反映,它在观察资料之间确立的关系对应于事物之间的实在关系)——秩序实在论也属于关系实在论的范畴之列。
爱因斯坦说:“我相信在宇宙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露他自己的上帝。我相信理智在整个自然中处处展示出来。科学工作的基础是下述信念:世界是一个有秩序的和可以理解的实体,而不是偶然性的事物。” 但是,爱因斯坦的实在论并没有停留在科学信念和科学预设的表层上,是从更深的层次对其加以阐释:“‘实在’决不是直接给予我们的,给予我们的只不过是我们的知觉材料,而其中只有那些容许用无歧义的语言来表述的材料才构成科学的原料。从知觉材料到达‘实在’,到达理智,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理智构造的途径,它完全是自由地和任意地进行的。……人们有被如下幻觉引入歧途的危险,那就是以为我们日常经验的‘实在’是‘真正存在的’,而物理学的某些概念只是‘单纯的观念’,它们同‘实在’之间被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隔开。但是事实上,断定‘实在’是独立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这是理智构造的结果。我们恰巧相信这种构造,要超过用我们的感觉所做成那些解释。”([13],pp. 512~513)在前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窥见彭加勒和迪昂思想的影子,而后一段话分明与马赫和皮尔逊的感觉实在或经验实在分道扬镳了。
爱因斯坦关于外部世界独立存在的断言无疑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但是他到此止步,转而提出理论实在的概念,驱使他的实在论走向科学化和理论化。所谓理论实在,是物理学理论中所使用的基本概念或物理量指称的东西,它们是理论的本体论。它们不是客观实在直接呈现出来的,而是人们在经验事实的提示下精神的自由发明,是直觉式的领悟。诚如爱因斯坦所说:“这些概念是用来对应于客观实在的,我们利用它们来为自己描绘出实在的图像。”([13],pp. 328)爱因斯坦进而把物理实在(本体实在和理论实在)视为一种纲领,他把实在论科学化为一种建构实在论的物理学理论的研究纲领。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物理学中的‘实在’应当被认为是一种纲领”,这种纲领在宏观和微观世界都是行得通的。([13],pp. 469~470)这也是我们把爱因斯坦的实在论命名为“纲领实在论”的原因。纲领实在论在科学实在论的众多家族中是相当独特的,是与科学珠联璧合的,这也是爱因斯坦的一个哲学创造。

参考文献
关于爱因斯坦的哲学思想(科学哲学、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以及科学观、教育观、宗教观,详见李醒民:《爱因斯坦》,台北:三民书局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第1版,第100~541页。
H. 杜卡丝、D. 霍夫曼编:《爱因斯坦论人生》,高志凯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第1版,第93页。
A. Einstein, Out of My Latter Years, Philosophical Library, New York, 1950, p. 268.
I. Rosenthat-Schneider, Reminiscences of Einstein, Some Strangeness in the Proportion, Edited by H. Woolf,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80, pp. 521~523.
《上帝死了——尼采文选》,戚仁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第1版,第24页。
转引自A. Vallentin, Einstein, A Biography,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M. Budberg,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London, 1954, p. 106.
我就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写有多部专著,其中《彭加勒》、《马赫》、《迪昂》、《皮尔逊》由台北三民书局分别于1994、1995、1996、1998年出版。还有李醒民:《理性的光华——哲人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1996年5月第2次印刷。台北:业强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李醒民:《伟大心智的漫游——哲人科学家马赫》,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李醒民:《理性的沉思——论彭加勒的科学思想与哲学思想》,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
李醒民: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中的两个学派,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第3卷(1981), 第6期,第30~38页。李醒民:论批判学派,长春:《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1期(总第53期),第99~107页。李醒民:关于“批判学派”的由来和研究,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第5卷(2003),第1期,第100~106页。
李醒民:物理学革命行将到来的先声——马赫在《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中对经典力学的批判,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第4卷(1982),第6期,第15~23页。
K. 皮尔逊:《科学的规范》,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版。
H. 彭加勒:《科学与假设》,李醒民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
详见李醒民:《彭加勒》,第99~142页。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1版,第342、314页。
李醒民:《论狭义相对论的创立》,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1997年第2次印刷),第188~205页。
P. 迪昂:《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版。
李醒民:《迪昂》,第323~377页。
转引自D. Howard,Einstein,Kant and the Origins of Logical Empiricism,In Language, Logic,and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Theories,Edited by W.Salmon and G. Wolters,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94, pp. 45~105.
李醒民:《理性的沉思——论彭加勒的科学思想与哲学思想》,第228~231页。
转引自G. Hodson, The Kingdom of the God, Adyar:Theosophical Publishing House, 1970, p. 17.文中的“上帝”意指斯宾诺莎的上帝,即自然或实体。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