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反常
传统的“反常”(anomalies)概念具有两个主要的特征:
(A)一个理论哪怕只面临一个反常,有理性的科学家也应放弃这个理论;
(B)某些经验事实对一个理论来说是反常的,当且仅当这些事实与理论发生逻辑矛盾。
经验一致性冲突概念对上述观点作如下修正:
(Aˊ)当一个理论面临经验过硬性冲突时,并不要求一定要放弃该理论,但可以对理论的可靠性提出怀疑;
(Bˊ)某个理论T与Tˊ相比面临经验过硬性冲突,当且仅当,通过非核心解子的变化策略,从T的解子中导出的与观察实验数据不符的经验问子数大于从Tˊ的解子中导出的与观察实验数据不符的经验问子数。
传统观点A的批评者曾为反对A而提出一些很有说服力的论证,这种论证来自两个方面: 一、模糊性(ambiguities)论证。该论证认为,一个产生了反常的特殊理论是否应该因为检验境况的一些不能消除的模糊性而放弃,这是不能合理地判定的。检验境况的模糊性主要表现为:
(1)在任何经验检验中,要想导出一个实验上的预测,需要的是整个理论网络。假如实验预测被证明是错误的,我们就不知道在这个理论网络中究竟哪个理论错了。所以,不可能在一个理论网络中判定某个具体理论是假的。
(2)因为一个理论与实验数据不符就放弃这个理论,这就假定实验数据本身是真实的和不可错的。其实,实验数据本身也只是可能的,一个反常,不能要求放弃一个理论。
二、实用性(pragmatics)论证。历史上的每个理论几乎都有过一些反常或反驳的实例;事实上,没有一个人能够指出一个重要的理论没有碰到过一些反常。因此,如果我们认真对待A,那么我们就等于放弃了我们全部理论的组成部分,因而根本不能谈论自然界的大多数领域。[1](P27-28)
基于上述理由,用一个较弱的,但更为现实的观点Aˊ代替A就有很强的说服力。
对于Bˊ与B的区别,我们可以看到,B中的反常出现情况在Bˊ中并不是经验过硬性冲突的充分条件,因为B没有理论比较,即没有把理论放到比较状态下来评估。传统反常使得理论与事实构成两角关系,事实成为理论真理性的判官。实际上,当理论与某个事实矛盾或不符时,科学家可能置之不顾,只有在当科学家看到其他同行理论认真对待和解决了这一事实时,才可能积极面对这一事实。因为科学家真正关心的不是理论是否与某个事实相符,而是理论在当下的协调力状况。相比较的两个理论都可能与某个或某些事实发生逻辑矛盾,但事实并不对两个理论都构成认知威胁,理论面对的的认知威胁来自与理论相符或不符的事实的数量上的比较结果。所以,理论评价应当建立在“理论-理论-事实”的三角关系之上。 传统的“反常”概念由于在没有理论比较的情况下进行独断的判断,不能完善地解释科学史中的大量事例。在对待传统反常的问题上,劳丹很清醒。与传统“反常”不同,劳丹的“非反驳的反常”(nonrefuting anomalies) 基于理论之间的比较,对于经验问题p,如果理论T没有解决,但T的一个或更多竞争对手已经解决,则T面临一个反常。按照劳丹的说法,“每当一个经验问题p,已被某个理论解决时,p以后就构成了相关领域中没有解决p的每一理论的反常”。[2](P29)一个反常的出现是对显示反常的理论提出了怀疑,但用不着强迫放弃该理论。另外,劳丹的“非反驳的反常”也不要求相比较的两个理论是矛盾的。劳丹的反常概念是需要用经验一致性和经验过硬性来分析的概念。按照劳丹的反常概念,在理论T与理论Tˊ的τ时刻的比较中,如果T解决了m个经验问题,即T的理论推断与m个经验问子相符,而同时Tˊ不能解决这m个经验问题,即Tˊ的理论推断与m个经验问子不符,这表明Tˊ面临着m个非反驳的反常。根据这种情况既不能断定T的经验一致性协调力超过Tˊ,也不能断定T的经验过硬性协调力超过Tˊ,因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Tˊ也不是没有在解决经验问题的总量上与T持平或超过T的可能性。但是,可以肯定,在经验一致性协调力和经验过硬性协调力的比较中,Tˊ的处境十分不利。因此,Tˊ也必须尽量设法解决这m个经验问题。一个理论即使面临非反驳的反常,也不能马上确定是该理论错了,也许是经验证据有问题,我们的策略是把检查经验证据和修改理论同时纳入我们的视野,追求经验一致性协调力和经验过硬性协调力是我们始终不渝的目标的一部分。但是,非反驳反常的警示作用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参考文献]
[1][2]Laudan.Progress and Its Problems[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1977.
[3]马雷.进步、合理性与真理[M].人民出版社,2003.
[4]马雷.冲突与协调——科学合理性新论[M].商务印书馆,2003.
[5]马雷.理论创新的经验统一性标准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6]马雷.论理论创新的经验确定性指标[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8期.
[7]马雷.论理论创新的经验新奇性指标[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