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科学”(science)和“技术”(technology)的源流(1)-科技哲
来源:  作者:李醒民  点击:次  时间:2002-02-02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据樊洪业考证,在中国,康有为是最先从日本引入并使用“科学”的人。他在1898年6月进呈光绪帝的“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析”中,有三处使用“科学”。从1897年起,严复在翻译亚当•斯密的《原富》(该书于1901~1902年出版)时,不再采用《天演论》中的译名“格致”,而径直改译“科学”。尽管严复并不是使用“科学”的第一人,但是就在知识界传播“科学”这一名词而言,任何人难以与其比肩。自严复之后,“科学”一词虽然与“格致”并存了一段时间,可是取而代之已是大势所趋。1911年辛亥革命彻底将“格致”改为“理科”,从此“格致”与“科学”诀别。191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社”(The Science of China)迈出了中国科学建制化的第一步,其中的“科学”含义是英、美式的,指的是自然科学。1928年“中央研究院”(Academia Sinica)成立,这里的“科学”是法、德式的,兼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在这里,我们顺便涉及一下英语scientist(科学家)一词的由来。scientist这个词只有不到两百年的历史。在此之前,科学家的职业并不真正存在,这反映在那些与发现自然界的奥秘有关的人们所得到的各种名称上:学问家(savant)、自然哲学家(natural philosopher)、科学人(man of science)、学者(virtuoso)、科学培植者(cultivator of science)等等。直到19世纪中期,在英国人们才觉得,由于各种实际原因,必须给当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出现的以精通科学为职业的人找到一个名称。1834年,惠威尔仿照artist(艺术家),半开玩笑地建议使用scientist这个名称,但是并没有得到认真对待。大约在1840年,惠威尔和其他一些人再次提出这个词时,激起了极大的对立意见,而这个词作为普通语言的一部分反而逐渐被接受。在公认的学者,尤其是在来自上流社会的学者当中,科学家的地位很低,因为人们将此与现代为知识而赚钱的态度联系起来。在那些出身高贵的英国学者们看来,这是对科学的思想和社会价值的背叛。甚至晚至19世纪90年代,许多精通科学之士,包括赫胥黎、开尔文和瑞利这些当时很著名的人在内,都拒绝使用这个词。 进入20世纪,scientist开始在现在的意义上广泛流传开来,并真正深入人心。
与科学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个范畴是技术——现代技术是科学的主要副产品。根据诸多辞书和文献 的解释,英语中的“技术”一词technology,源于希腊词τεχνη或techne(技艺、工艺、技能)和logos(言辞、逻各斯)的组合。technē有许多意义,原表示所有与自然(phusis)相区别的人类活动,尤其是表示一种技能性。另外,techne还与两个词有关:一是表示科学知识的episteme(认识),另一个是表示创造、写诗及艺术技能的poiesis。因此,在希腊人的眼中,科学、技术和艺术三者是不做区分的。technology17世纪在英国首次出现,仅指各种应用技艺(arts)。1859年它正式进入英语词典。20世纪初,technology的含义逐渐扩大,它涉及工具、机器及其使用的方法和过程。到20世纪后半叶,它被定义为“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
与technology相近的词是technique,后者带有“技艺”、“技巧”那样的含义,即“实践”的含义。这两个词甚至在同一个作者的著作中,也是相当混乱的。technique似乎专指劳动方法,而 technology则指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但是,许多学者是在同一意义上使用technology和technique的。这两个词都相当于希腊术语techne,通常technology应用范围要比technique小。technique泛指生产过程,而technology仅仅限于各种特殊的生产方法。 不过,米查姆(C. Mitcham)则赋予technology较多的涵义:作为对象的technology,作为过程的technology,作为知识的technology,作为行使意志或决断的technology。
中文古籍中的“技术”一词出现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汉书•艺文志•方技》中亦有“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晻昧。”这些话语中的“技术”一词均作“技艺”或“方术”讲。在中国,要问何人、何时、何处采用“技术”一词翻译technology,还是一个有待仔细考证的问题。
像“科学”概念一样,“技术”这个概念也包容量大,涵义丰富且多变。技术可以是资源、设备、机器、工具、制品、废料,也可以是工艺、流程、规则、方法,亦可以是活动、行为、过程,甚至可以是知识、技能、创意、观念,对于这样的大概念,也无法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不过,人们还是从各个角度力图领悟它。依据拉普等人的资料和研究,这些定义可以分为六大类:哲学的(力图把握技术的超社会、超历史的本质,以理解技术的哲学意义)、社会学的(把技术视为社会的一个决定性的方面,侧重技术的社会价值特征)、人类学的(把技术看做人类活动)、历史学的(视技术为历史的产物,是历史性和超历史性的统一)、心理学的(把技术和人的心理状态联系起来,突出技术的主观因素)、工程技术的(这类定义直观、实用,但不具有普遍意义)、系统的(有人把技术分为自然技术、人类技术、社会技术,有人则把技术视为对象、知识、过程、意志)等等。 在这里,我们不妨试举几个技术的定义,包括它的内涵和外延。
海德格尔认为,技术是合目的的工具,技术是人的行为。技术不仅是手段,而且是一种解蔽方式。具有启发作用的认识乃是一种解蔽,而认识则是对某物的精通和理解。 这个定义显然是侧重哲学和认识论的定义。李克特似乎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的:科学被定义为社会地组织起来的探索自然规律的活动;技术常常被理解为包括工具和物质产品以及关于它们被用来达到实用目的的方式的知识。 舒尔曼的定义也许是偏重人类学的:“人们借助工具,为人类的目的,给自然赋予形式的活动。” 怀特则告诉我们:
技术是人类和宇宙两大物质系统联结的机械方式。不过,这两大系统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这不仅包含物质,而且也包含能量。
邦格在给技术下定义时,详细地揭示了技术的内涵和外延。他说,技术是这样一个研究和活动领域,它旨在对自然的或社会的实在进行控制或改造。技术的分支有物质性技术、社会性技术、概念性技术、普遍性技术。 现代技术可以定义为借助应用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设计可能对某些团体有用的人工制品或工艺程序。可以认为,当代技术由以下几个领域组成:物理技术,如民用技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核技术、空间技术;化学技术;工业化学和化学工程;生物技术,如药物学、溴化学、医学、牙科学、农艺学、兽医、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心理技术,如精神病学、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商业心理学和战争心理学;社会技术,如法律、管理科学、人的管理、城市规划和军事科学;知识工程,如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现代技术的家族是个系统,其组分有11元:专业共同体、东道团体、领域、总观点、形式背景、专业背景、问题、知识储备、专业共同体成员的目标、方法、价值。 拉普的定义具有丰富的内容:技术包括具体的人造物质产品,它们是通过工程方法创造和使用的;技术是最终塑造定型的现实存在和对实在自然界的改造;技术是在创造性构思的基础上为了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具有实现特定目标的功能,最终起改造世界作用的一切物品和方法;技术是人按照自己的思想和意图为改造世界而在他的活动中置于自身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东西;技术是介于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东西。 《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也有中国学人所下的技术定义:“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活动的手段和方法。”
对技术的构成要素和规律的剖析,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技术概念的领会。任何一项技术实践至少包括以下一些构成要素:技术目的、技术知识、技术方法(或手段)、技术资源、技术环境、技术过程(或活动)和技术产品。 三位一体的连锁要素构成技术职守的基本建筑学:技术共同体是核心操作单位;这些技术共同体和社会之间交易的契约是动力学框架;同行评论是决定性的质量保证机制。 技术不仅有许多一般规律,而且还有某些工业科学的特殊规律。所有这些规律,基本上可以从工业的和经济的研究中推演出来。至少可以证明,技术有四个基本规律:可变成本规律,多变量成本规律,级差效用规律,自动化规律。对于技术进化来说,大约有十条规律在起作用:成本下降规律;能源消耗下降规律;提高设备在劳动生产率中的比重;提高自动化程度;从经验生产方法过渡到科学生产方法;推广连续生产流程;麦卡诺(Meccano)式结构的进步;新技术带来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对比关系;提高对贫质原材料的利用程度;生产率极限增长。

参考文献
N. McMorris, The Nature of Science, Fairleigh Dicknson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 21~42 , 199~200, 213~216.
梅尔茨:《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第一卷),周昌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第79~80、144~147页。
佐佐木力:《科学論入門》,岩波書店,1996年,p. 4。
这样的不一致可以顺手摭拾。例如,哈耶克说,在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了一种新的态度。“科学”一词日益局限于指自然科学和生物学科,同时它们也开始要求自身具有使其有别于其他一切学问的特殊的严密性和确定性。它们的成功使另一些领域的工作者大为着迷,马上着手模仿它们的学说和术语。由此便出现了狭义的科学之方法和技巧对其他学科的专制。参见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4页。
任鸿隽:科学方法讲义,《科学》,第4卷(1919),第11期。
方子卫:《现代科学与文化》,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2年。
佐佐木力:《科学論入門》,岩波書店,1996年,pp. 2~4。
樊洪业:从“格致”到“科学”,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第10卷(1988),第3期,第39~50页。
克拉夫:《科学史学导论》,任定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26~27页。
例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李小兵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10页;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版,第931页。
柯拉赫:工业的科学。戈德斯密斯、马凯主编:《科学的科学——技术时代的社会》,赵红州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212~213页。
V. IIyin and A. Kalinkin, The Nature of Science, An Epistemological Analysis, Moscow: Progress Publishers, 1988, p. 161.
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31~33页。赵建军:技术本质特性的批判性阐释,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第7卷(2001),第3期,第35~38、66页。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版,第925、931页。
李克特:《科学概论——科学的自主性、历史和比较的分析》,吴忠等译,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编辑、出版(内部版),1982年,第19页。
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李小兵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10页。
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曹锦清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353、358页。
邦格:技术的哲学输入和哲学输出,张立中译,北京:《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84年第1期,第56~64页。
邦格:科学技术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判断,吴晓江译,北京:《哲学译丛》,1993年第3期,第35~41页。
H. Rapp:技术哲学(上),张彩云译,上海:《世界科学》,1989年第1期,第54~57页。
邹珊刚:技术。于光远等主编:《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214~216页。
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58页。
W. W. Lowrance, Modern Science and Human Valu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 78.
柯拉赫:工业的科学。戈德斯密斯、马凯主编:《科学的科学——技术时代的社会》,赵红州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216~217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