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论魏了翁的易学思想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1970-01-01 08:00于哲学网发表

 

三、图可为书,书可为图

    魏了翁认为“河图与洛书,发挥道数无遗余”[4](卷6《四川茶马牛宝章大季修杨子墨池以书索题咏》)。他肯定河图洛书的存在,坚信先天图古已有之,绝非邵雍私意,说:“先天一图亭亭当当,愈玩愈有味,此决是古来曾有此说,特不知何为汉、唐千余年间更无一人说有。《参同》中虽略有此意,而方圆图之妙,则未知古人曾见之否?”[4](卷36《答真侍郎》)“窃意先天一图自古有之。”[4](卷65《题冯仰之因重论后》)

  魏了翁曾在上封事书中以邵雍说为基础,详细论述了先后天图及其体与用:

    臣尝读《易》,至“天地定位”,则乾与坤对;“山泽通气”,则艮与兑对;“雷风相薄”,则震与巽对;“水火不相射”,则离与坎对。此为先天八卦之序也。然而语其用,则地天而为《泰》,泽山而为《咸》,风雷而为《益》,水火而为《既济》。盖天道不下济,则地气不上跻;山体不内虚,则泽气不上通;雷不倡则风不和也;火不降则水不升也。于是而为《否》为《损》,为《恒》为《未济》。又即其大体而言,则水雷山皆乾也,火风泽皆坤也,其要则乾坤坎离。故先天之卦乾南坤北,而其用则乾上而坤下也。后天之卦离南坎北,而其用则离降而坎升也。大率居上者必以下济为用,在下者必以上跻为功。天地万物之理,凡莫不然,况乾天也,离日也,皆为君之象。坤地也,坎月也,皆为臣之象。其理顾不晓,然未有乾坤不交而能位天地,坎离不交而能育万物,君臣不交而能跻斯世于泰和也。[4](卷17《封事奏体八卦往来之用玩上下交济之理以尽下情七月二日》)

    先天八卦乾坤、艮兑、震巽、离坎相对,其用正则《泰》、《咸》、《益》、《既济》,反则《否》、《损》、《恒》、《未济》。先天八卦乾南坤北为体,乾上坤下为用;后天八卦离南坎北为体,离降坎升为用。魏了翁还运用这一原则说明人伦世教,除了君尊臣卑是必然的之外,君臣相交也是效法自然,跻斯世于泰和的必要条件。

    魏了翁又考察河图、洛书之数的源流,对此不无疑问。

    河图、洛书之数古无明文,汉儒以后始谓羲卦本之图,禹畴本之书。本朝诸儒始有九为图,十为书;九为书,十为图之说。二者并行,莫之能正。至朱文公始以九图十书为刘长民托之陈图南,辞而辟之,而引邵子为证。然邵子不过曰:圆者河图之数,方者洛书之文,第言圆方,不言九十。[4](卷33《答蒋得之山》)

    河图、洛书之数的来源并不明确,直到汉儒以后才有伏羲八卦本之河图,大禹九畴本之洛书之说,而宋朝更出现九图十书和十图九书两种说法。朱熹以十图九书为是,并以邵雍之说为据,在《易学启蒙》中反复辨析。不过,在魏了翁看来,此说也并不可靠。其最大的弱点就在于邵雍本身的说法并不明确,朱熹的证据不可靠。邵雍说:“盖圆者河图之数,方者洛书之文,故羲、文因之而造《易》,禹、箕叙之而作《范》也。”[9](第207页)邵雍只言方圆,不言九十之数,这不能说明河图洛书孰九孰十。从二图表象来看,“戴九履一之图其象圆,五行生成之图其象方,是九圆而十方也,安知邵子不以九为图,十为书乎”[4](卷63《跋司马子巳先后天诸图》)?不但如此,朱熹本人也颇有疑问。他说:“《易》、《范》之数,诚相表里,为可疑耳。”又说:“安知图之不为书,书之不为图?”[4](卷63《跋司马子巳先后天诸图》)而近世大儒朱震、张行成都以九为图十为书。朱震以《列子》作证据,张行成则据依邵子之说为主。二者实难定取舍。

 

为定其是非,魏了翁又从头作了一些考察:

〖ZK(〗〖HTK〗〓〓予尝以《乾凿度》及《张平子传》所载太一下行九宫法考之,即所谓戴九履一者,则是图相传已久,安知非河图也?[4](卷63《跋司马子巳先后天诸图》)

仆尝观魏伯阳《参同》所载月法,乾、坤,坎、离,震、巽,艮、兑二位相对,即非所谓先天图也?又云“土王四季,罗络始终,青赤白黑,各居一方,皆禀中宫,戊己之功”,又云“太一乃君,移居中州”,则又似九宫图矣。又云“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又云“上弦兑数八,下弦亦如之”,则不惟九宫图,亦是后天图也。伯阳所取盖非一图,故其后又云“上察河图文,下察地形流,中稽于人情,《参同》考三才”,则《参同》者虽云参合三才,而其意若取河图数为天(《书》又尝以河图为天图),五行数为地,后天卦为人。虽不明言,而一书之中,八卦与甲乙兼举错用。虽然《参同》之末云“履行步斗宿,六甲以日辰”,则道家步斗法也;“九还七反,八归六居”,则论道家还丹法也;“步斗与还丹”,则亦太一下行九宫法也。乃知古来不特九一图与生成数元有之,虽天图亦有之,终不知邵子以前何为更无人明辩,是致有许纷纷耳。大抵三图二法起数虽异,其论则一,故朱子谓安知图不为书,书不为图。[4](卷33《答蒋得之山》)〖ZK)〗〖HT〗

《参同契》所载月法中乾与坤对,坎与离对,震与巽对,艮与兑对,与先天图相通。其中太一之君下行九宫,其法正似河图。此外还有类似后天图的叙述,甚至有道家步斗法、还丹法等等。于是,魏了翁认为戴九履一图与生成数乃至天图古已有之,只是邵雍以前无人明辩而已。他更进一步认为三图二法其实是一致的,图与书相通,无须强行分辨。可以说,这就是魏了翁自己考察所得出的新结论。

〖BT2〗

四、小 〓结

 

魏了翁在易学上继承朱熹推陈出新的思想,力图在朱熹的道路上更向前迈进一步。他一直致力于融会程《传》、邵《易》,力图著成合二为一的一部易学新著,但终未完成。魏了翁兼重象数、义理,以辞、变、象、占为《易》之纲领,既不废弃汉儒解《易》体例,也重视王弼等人的解《易》方法。他尤其重视对邵雍易学的研究,探赜索隐,颇有心得,提出了“性善之义具于《易》”,进一步从先后天易说论证性善之义。

 

魏了翁对河图、洛书、先后天易说深信不疑,但又颇富独立思考的精神,在考察其源流、辨析诸儒异同中用功较深,得出图书相通,以图消除九图十书与十图九书两派的争论,成为学术合流的主谋人。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