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并分别论述于下。
(1)慎独自修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其文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独自修的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其乐无穷,其用无穷,其功无穷。故《中庸》第三十三章云:“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年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威于鈇钺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自。’至矣!”
(2)忠恕宽容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这一原则分别见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这一思想源于孔子,曾子将其概括以传于世。《论语.里仁》记载孔子告戒曾子的话:“吾道一以贯之。”别的学生问曾参,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为仁之方。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为仁、行仁。孔子说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所谓“能近取譬”就是将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的具体实施。
忠恕之道在《大学》里被称作“ 矩之道”。《大学》说:“所恶于上, 毋(勿)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这谓 矩之道。“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不论是忠恕之道还是挈矩之道,其实质都是仁慈博爱,都是要求人们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
《中庸》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学》的挈矩之道。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只要坚持忠恕之道,人们就会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人们就会达到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3)至诚尽性
至诚尽性的原则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中庸之道除了上述三条主要原则之外,尚有信友、亲亲、诚身、明善等原则。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
5.检验标准
中庸之道的检验标准有抽象标准和具体标准两种。抽象标准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和。具体标准就是至善。至善就符合中庸之道,不善就不符合中庸之道。至善包括至仁、至诚、至德、至道、至圣等内容。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的中又是检验善与不善的尺度。偏、倚、过、不及乃是不善的现象。因此抽象标准与具体标准密不可分。质言之,中庸之道的标准就是中和至善、太平和合、团结友爱、和平共处。
《中庸》第六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执两用中是衡量善恶的方法,中和至善是检验中庸之道的标准。所以《中庸》第八章引孔子的话:“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孔子赞扬大舜善于认识中庸, 回能够选择施行中庸,是因为他们都掌握了检验中庸之道的标准和和至善。
孔子叹息中庸之道不明、不行,是因为人们没有掌握检验中庸之道的标准,不懂得辨别善恶。所以他说:“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孔子道出人们不能认识和实行中庸之道的原因是人们没有掌握检验中庸之道的标准(“鲜能知味也”)。
6.知行方法
怎样才能认识和实行中庸之道呢?也就是说中庸之道的知行方法是什么?简单地说,中庸之道的知行方法是知行合一。具体地说,中庸之道的知行方法有三条。一是用锲而不舍的方法坚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二是用至诚的方法修养达道、达德、达孝。三是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为什么说中庸之道的知行方法是知行合一呢?首先,《中庸》所赞许的圣人施行中庸之道便是知行合一的典范。圣人是“不勉而中,不思而行,从容中道”的诚者。其次,《中庸》在谈到天下的五种人际关系凭借三种品德去推行的时候,谈论了一段认识中庸之道、实践中庸之道的方法,充分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方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中庸》是怎样用锲而不舍的方法坚持知行合一的呢不通《中庸》在第二十章中指出:“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首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中庸》认为,只要坚持中庸之道,人人都可以达到尧舜那样的德行,人人都可以实现文王武王那样的功德。虽然人们具有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的区别,但达到中庸之道的境界是一样的。只要人们坚持至诚的方法就能调节好五种人际关系,培养好三种美好的品德。也就是说五达道依靠三达德来实现,三达德依靠至诚来推行。所以至诚这一中庸之道的原则又成了推行达道、达孝、达德的方法。同时,还应指出中庸之道的知行方法论原则是损益原则。
7.主要途径
达到中庸之道的主要途径是礼教。用礼教来陶冶人的美好情操,铸就人的品德意识,规范人的品德行为,使人们达到中庸之道。
《中庸》第二十七章揭示了中庸之道的主要途径。其文云:“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这就告诉人们推行中庸之道的主要途径是礼教。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礼教是要那真下懂得中庸之道的人利用、去施教于民。所以说“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礼教是达到中庸之道的主要途径。施行礼教,推行中庸之道的具体途径有五条:第一是“尊德性而道问学”,第二是“致广大而尽精微”,第三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第四是“温故而知新”,第五是“敦厚以崇礼”。
以上我们从七个方面论证了什么是中庸之道。通过上述简单的分析,我们对中庸之道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也使我们初步认识到中庸之道在培养人的素质,加强人的基本道德修养,加强人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中庸之道的那些合理成份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建设。
那么易道与中庸之道究竟有哪些具体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这是本文的第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