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孟、京“卦气”说初探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1970-01-01 08:00于哲学网发表

 

 

    东汉时,古文经费氏《易》兴起, 费直以传解经,颇重十翼之旨。“卦气”说衍变为一种体例,为了圆润地解释经文,“卦气”说往往被作为取“象” 的一种方式。在东汉三大易家的易注中,对“卦气”说的应用可谓不拘一格,实现了易道“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唯变所适”的精神。如,《复》:“七日来复。”《周易正义·序》引郑玄说:

    故郑康成引《易纬》之说,建戌之月,以阳气既尽。建亥之月,纯阴用事,至建子之月,阳气始生,隔此纯阴一卦,卦主六日七分,举其成数言之而云“七日来复"。 

    十二消息说中,《剥》戌月,《坤》亥月、《复》子月,《坤》卦纯阴用事,主六日七分,以成数言之约七日。故从《剥》到《复》为阳气“七日来复”。僧一行以京氏取《坎》、《中孚》至《复》为七日,郑玄不取,而以十二消息卦“既主一月,又主六日七分”来说明。

    故而,解经的需要,使得郑玄、荀爽、虞翻融会 “卦气”说各体例。在此过程中,他们同时深切的了悟了“卦气”说更深层次的内涵:六十四卦相融相摄,为一阴阳周流的体系。反言之,六十四卦无一不是阴阳流变、盈虚消长的产物。由此,西汉易家所强调的易卦对“阴阳之气”的符示,已经转化为注重易卦本身阴阳之变通,从而使“卦气”说得以深化。

    《蛊》上九“不事王候,高尚其事” ,郑玄注曰: 

        上九艮爻,辰在戌,得乾气,父老之象。[4] 

    “某爻得某卦气”即:《乾》初九辰在子得坎气;《乾》九二辰在寅得艮气;《乾》九三辰在辰得巽气;《乾》九四辰在午得离气;《乾》九五辰在申得坤气;《乾》上九辰在戌得乾气。《坤》初六辰在未得坤气;《坤》六二辰在酉得兑气;《坤》六三辰在亥得乾气;《坤》六四辰在丑得艮气;《坤》六五辰在卯得震气;《坤》上六辰在已得巽气。其余六十二卦各爻均与同位乾坤之爻同。郑玄将其爻辰说和八卦“卦气”说结合,使得三百八十四爻血脉相连。

    荀注《姤·彖》:“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曰:

        谓乾成于巽而舍于离。坤出于离,与乾相遇,南方夏位,万物章明也。《九家易》曰:谓起于子,运行至四月,六爻成乾。巽位在巳,故言“乾成于巳”。既成,转舍于离,万物皆盛大,坤从离出,与乾相遇,故言“天地相遇也”。[4]

    荀氏以为,由十二消息说,从子至巳阳息而成《乾》,八卦“卦气”说巳位为《巽》,午位为《离》。《乾》既成于巳《巽》,于先天八卦方位,又转舍于离。《离》午《姤》一阴生,故《坤》出于《离》,与舍《乾》相遇,阴阳相遇,故“南方夏位,万物章明。”

    天地间阴阳流变,体现于乾坤之气生生不息,接续不断。正如荀注《乾·彖》“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所说,“乾起于坎而终于离,坤起于离而终于坎。离坎者,乾坤之家而阴阳之府,故曰,‘大明终始’ 也,六位随时而成乾。”易卦之阴阳周流,于《乾》、《坤》、《坎》、《离》相通处可见精神。

    与郑玄、荀爽相比,虞翻更加彻底的诠释了六十四卦阴阳周流的内涵。他不仅借助“卦气”说阴阳流转之象诠释卦爻辞及《易传》,而且,他的这种诠释本身就立足于动态的视角,显示了虞氏妙契“卦气”说之旨,可谓“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虞翻以月体阴阳消长盈虚的状况诠释八卦之象的产生,以示《易》道“阴阳消息之大要”。[4]

    《系辞上传》“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虞氏注:

        谓日月悬天成八卦象。三日莫,震象出庚,八日,兑象见丁,十五日,乾象盈甲,十七日旦,巽象退辛,二十三日,艮象消丙,三十日,坤象灭乙,晦夕朔旦,坎象流戊,日中则离,离象就己,戊己土位,象见于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故“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者”也。[4] 

        刘大钧先生指出,按此段话之先后顺序,绘出八卦,即成“先天八卦方位”。宋人备加推崇的 “先天八卦方位”实由来已久。[5]“先天八卦方位”深契阴阳消长之旨,由此而观荀氏 “乾成于巳,而舍于离”之意,更见通达矣!

    虞氏亦重“九六相变”的十二消息说。《系辞下传》:“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虞注:

        谓十二消息,九六相变。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故“变在其中矣”。[4]

    故虞氏注《大过》九二“枯杨生稊”则曰:

        阳在二也,十二月时,周之二月,兑为雨泽,枯杨得泽复生。[4]

    《大过》九二为阳爻,相当于乾九二爻,阳息至二为临卦,为夏历十二月,周历二月。《临》下体兑为雨泽,枯杨于二月春时,得雨泽故复生稊。依虞氏之意:乾坤阴阳消长,论其大体,为十二消息卦;分而散之,则成其余五十二卦,三百一十二爻。

    更具特色的是,虞氏在每卦“成既济定”的变化中观象释辞,以动态的视角把握六十四卦,此在虞氏易中比比皆是,仅举一例,以见一斑。

    《恒·彖》曰:“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则天下化成。”虞释为:

        动初成乾为天,至二离为目,至三坎为月,故“日月得天而能久照”也。春夏为变,秋冬为化,变至二立夏,至三成兑秋,至四震春,至五坎冬,故“四时变化而能久成”。为乾坤成物也。圣人谓乾,乾为道。初而已正,四五复位,成既济定。“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有两离象,“重明丽正”,故化成天下。[4] 

    虞氏以为,六十四卦无一不因“乾坤”阴阳流变而“成物”,最终“成既济定” 。故《乾·彖》“云行雨施,品物流形”虞释曰:

        已成既济,上坎为云,下坎为雨,故“云行雨施”,乾以云雨流坤之形,万物化成,故曰“品物流形” 。[4]

    此外,虞翻的“旁通”,“反象”等体例,也均不离阴阳流转的背景,并以此内涵而展开。

    在对六十四卦阴阳盈虚消长的理解中,体现了郑、荀、虞三人深沉的人文理念,以及对《易传》人文精神的契会。郑氏取刘歆、班固以来的十二律相生说,以阴支逆配《坤》卦六爻,注重阴阳消长中的“乐”的精神。且观郑玄注《易》,据“礼”解之有二十九例,多近爻辞之意,当是郑玄以为:卦爻辞之发和“礼”有关,即文王系卦爻辞时,就有依礼而述之意.故张惠言说:“马于人事杂,郑约之以《周礼》,此郑所以精于马也。” 在对六十四卦阴阳流变的诠释中,郑玄体察到它和人文“礼乐”的某种关联,可谓颇得《易传》之精妙。而荀爽认为:“夫寒热晦明,所以为岁;尊卑奢俭,所以为礼。故以晦明寒暑之气,尊卑侈约之礼为其节也,《易》曰:天地节而四时成。” 此与《易传》所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则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 ,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等有异曲同工之妙。显示出他基本的人文信念:“礼”以天地阴阳消长之气为重,并引申出尊卑位分。故而,荀爽以乾坤阴阳相交成泰,由泰之二、五爻易位引伸出阴阳流变最理想的状态:既济。而虞翻亦取荀爽乾二坤五之说,并系统的运用“之正说”,可见其与荀氏之意同矣!〖FL)〗〖HT5”H〗

参考文献: 

1]刘大钧.“卦气”溯源[J].中国社会科学,2000,(6)

2] 邓球柏.帛书周易校释(增订本)[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

3] (汉)刘安.淮南子[M].(汉)高诱注.(清)庄逵吉校.光绪二年据武进庄氏本校刻.二十二子[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 北京:中华书局,1994.

[5] 刘大钧.周易概论[M]. 成都:巴蜀书社,1999.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