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论易学“涪陵学派”的形成、特点与深远影响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1970-01-01 08:00于哲学网发表

 

三、“涪陵学派”的深远影响

    “涪陵学派”声名殆尽,不闻于世也久矣。究其原因,这与谯定有密切关系:首先是他与时政不合。靖康初年,因吕好问所荐,“钦宗召为崇政殿说书,以论不合,辞不就。”后来“许翰荐于朝,授通直郎”[8](《艺文志》),至汴梁,适逢金兵大至,流落归蜀。后来虽有出仕愿望,但终因未能就职,无任何政绩可言,加之隐居四川青城山,世人皆以为与统治者不合,也为正统观念之不容。因此,在封建时代,统治者及后学者自然不愿宣传“道学化”的“涪学”。其次是他无著作传世。据《涪陵县续修涪州志·艺文志》载,谯定曾撰有《谯子易传》,但早已失传。“涪陵学派”的领袖谯定虽“师事程颐,遂得理学精义”,而为政之道、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及人性修养等观点与主张,使后学者无所本,故随着时间推移,“涪学”逐渐杳无声息。

  值得肯定的是,作为一个理学家,谯定声名虽不太显著(就连《宋明理学史》都未能提及,很多理学辞典也未立传),但他却是理学从程颐的“洛学”发展到朱熹“闽学”的一个重要的过渡和承传人物。“定《易》学得之程颐,授之胡宪、刘勉之”等,胡宪、刘勉之又授之朱熹。朱熹受学于胡宪“为最久”(《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七)。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绍道统,主人极,为万世宗师”(黄榦语),其“思想经过统治阶级推崇宣扬,成为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南宋以后的封建社会以至日本等海外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8] (第191页)。程朱理学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正统思想,“涪陵学派”特别是谯定功不可没。客观地讲,谯定及“涪陵学派”在整个程朱理学的形成过程中至少起了一个承传作用。如果没有谯定及“涪陵学派”,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等将会改写。这是“涪陵学派”在全国范围内所作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

  就地方而言,“涪陵学派”的深远影响,凸现在:

  第一,如前所述,由于谯定注重培养地方学者,在南宋初年,整个四川的“涪学”逐渐发展壮大,并日益成为蜀中学术主流。特别是再传弟子以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派,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以及以三传弟子魏了翁为代表的鹤山学派,均是四川涌现出来的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程颐、谯定的理学,由两宋之际的“洛蜀之争”、“终莫能合”,到南宋中期的“洛蜀会同”以及“蜀学转型”,得益于“张栻之学返传回蜀”[12],而完成这一任务的著名学者全部是蜀中人,如刘光祖、魏了翁等。《宋史·魏了翁传》云:“(魏了翁)丁生父忧,解官心丧……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明人张之厚也指出:“历魏晋唐宋二千余载,而蜀人咸知义理之学,自鹤山先生(即魏了翁——笔者注)始。”[19]

  第二,自“易从伊洛入涪来”之后,谯定“助颐凿北岩点易洞”,“并于颐前朝夕聆教,其理学造诣愈深,遂使‘程学’在涪传播。”[20] (第121页)后经过谯定以及“涪陵学派”其他学者的传扬,遂使涪陵成为理学“发祥圣地”。由是,著名理学家、诗人如尹焞、罗从彦、陆游、朱熹、范成大等,接踵至涪或凭吊先师,或聚徒传道,或登临胜境,或题咏刻壁。真可谓“少小咸来,群贤毕至”,涪陵借以名扬天下。《同治重修涪州志·艺文志》收录的大量文学作品中,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有关北岩及点易洞的散体文6篇,诗歌51首。另外,北岩石壁题刻计57幅,黄庭坚、朱熹等人的题刻至今清晰可见。[21] (第96页)同时,“涪陵学派”也“使涪陵的地域文化注入了易学的深厚内涵”[7]:一是南宋淳祐十年(1250)涪州知州赵汝廪主持刊刻朱熹编著的《易学启蒙》一书,供州人学习和研讨(见《涪陵市志·大事记》);二是南宋至清代,研习易学者众,著述颇丰,如,有谯定《谯子易传》、蔺希夔《易注》、况抡标《周易一说》等等。[8](《艺文志》)而今在全国医药界享有盛誉的太极集团,从理念、药名至疗效等均注入了易学内涵。由此,“涪陵地域文化就不仅只属于渝东南这块土地,不再轻飘和单薄”。[7]

  第三,“涪陵学派”领袖谯定与程颐“游咏”《易经》、探讨理学的北岩“钩深堂”(宋绍圣四年黄庭坚题),后相继成为尹焞、罗从彦、朱熹等理学大师的讲学之所。由是,北岩钩深堂一时“名流汇集,后学辈出”,有“文风齐两蜀,仙洞接三都”之誉。特别是宋嘉定十年(1217),涪州知州范仲武将北岩钩深堂改建为北岩书院后,朱熹的弟子(“涪陵学派”的骨干)涪州人  渊不仅讲学于此,而且亲任堂长达20余年。从南宋时的北岩书院到清朝乾隆年间之后的钩深书院,“涪陵学派”的重要场所——涪陵北岩一直是涪州讲学、办学之所在地,被涪州人誉为“涪陵教育的发源地”。[22](第39页)在封建社会后期的近800年中,对涪州文化与教育的发展、涪州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使古之涪州“科名雀起,人文蔚盛”(康熙五十三年《涪州志》序),“伟人才士接踵辈出,甲于两川东西者千百余年”(《同治重修涪州志》序)。

在以上众多的人才中,还出现了一批佼佼者:贤良忠臣夏邦谟、周茹茶、陈计长等,文学家、史学家贾元、萧学句、何浩如等,学者、书法家周煌、石彦恬等……。正是这些人才,铸造了涪陵文化与教育昨日之辉煌。此外,明清两代涪陵出现了400多位朝廷命官被派往全国各地,他们又是涪陵地方文化向外传播的使者,提高了涪陵在全国的知名度。

  总之,易学“涪陵学派”在特定的背景下形成,有其自身的特点,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程朱理学”的形成,起到了承传作用,对四川特别是涪陵的文化与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