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六艺之为道 一心之为德——马一浮学术思想片论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1970-01-01 08:00于哲学网发表

 

  现在看来,马一浮“ 六艺该摄一切学术”的观点过于绝对,失之迂阔,却反映了他典型的儒家文化本位思想,这与他同时代的梁漱溟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梁漱溟从文化的发展阶段立论,主张“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梁漱溟认为“意欲”的方向决定了生活的样法,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路径,“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是以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为其根本精神的”。西方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第一期,中国文化是第二期,而印度文化是第三期,世界文化的未来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马一浮则认为,“六艺”既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又体现了人类思想文化的最高价值,涵盖了真善美以及自由、平等、解放等基本理念,因而必然是普遍的、前进的、日新的:

  学者当知,六艺之教,固是中国至高特殊之文化。唯其可以推行于全人类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至高。唯其为现在人类中尚有多数未能了解,百姓日用而不知,所以特殊。故今日欲弘六艺之道,并不是狭义的保存国粹,单独的发挥自己民族精神而止,是要使此种文化普遍的及于全人类,革新全人类习气上之流失,而复其本然之善,全其性德之真。方是成己成物,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吾敢断言:天地一日不毁,人心一日不灭,则六艺之道炳然常存。世界人类一切文化最后之归宿,必归于六艺。

  中国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何其充沛!有这等气象的,仅熊十力、梁漱溟数人而已。

六艺统摄于一心

  马一浮断言六艺是人类文化的最后归宿,既是他儒家文化本位观的情绪宣泄,更是基于对儒家心性哲学体认至深,并以“六艺统摄于一心”观点为中心的学理建构。

  “心”是中国哲学独特的范畴之一,不是生理之心,而是道德的形上本体。孔子未说“心”,只讲“仁”,孟子则以道德的本心摄孔子的“仁”,仁的全部意蕴皆收于“心”中。《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性则知天矣”,本心即性,则心可与天合而为一。人心自然具有知、能二作用,“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马一浮的注解是:“知是本于理性所现起之观照,自觉自证境界,亦名为见地。能是随其才质,发见于事为之著者,属行边事,亦名为行。故知能,即是知行之异名。行是就其施于事者而言,能是据其根于才质而言。” 知能即是知行,也就是人先天具有的道德本能。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牟宗三也强调,“心”不是经验层的,而是“虚明照鉴”之性体。

  马一浮解“心”综合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他指明《尚书·洪范》要旨为“明天地人物本是一性”,“性”是天地人物共具之“理”,即自然的普遍法则。天地是“万物之总名”,人是“天地之合德”,“人者,天地之心也”(《礼记·礼运》),“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一人之性即天地之性,一人之气即天地之气,此即说明人与天地万物本为一体,本无睽隔。

  马一浮统贯条陈,把宋明理学的“心”、“性”、“理”、“天”、“命”这些范畴一一打通,

  天也,命也;心也,性也,皆一理也。就其普遍言之,谓之天。就其禀赋言之,谓之命。就其体用之全言之,谓之心。就其纯乎理者言之,谓之性。就其自然而有分理言之,谓之理。就其发用言之,谓之事。就其变化流形言之,谓之物。故格物即是穷理,穷理即是知性,知性即是尽心,尽心即是致知,知天即是至命。

  在他看来,朱子理学和阳明心学并无窒碍。朱子讲格物致知,而知具于心,则理不在心外;阳明认为知善恶是良知,为善去恶就是格物。心外无物,事外无理,“一心贯万事,即一心具众理。即事即理,即理即心。心外无理,亦即心外无事。理事双融,一心所摄”。

  六艺是人心性德中本来具有的义理,是此性德中自然流出的,“六艺之道,即吾人自性本具之理,亦即伦常日用所当行之事也。亘古至今,尽未来际,尽虚空界,无须臾而可离,无一事而不遍者也”,“在心为德,行之为道,内外一也。德是自性所具之实理,道即人伦日用所当行。德是人人本有之良知,道即人人共由之大路。”六艺之道与一心之德是内外统一,由此证明。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