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汉赋研究基本课题的回顾与前瞻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1970-01-01 08:00于哲学网发表

 

十、汉赋理论与汉赋研究史的探讨

  清人刘熙载的《艺概·赋概》曾对汉赋理论有所涉及,但很粗略。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李戏渔发表了《诗赋之“迹”“心”说》一文,专门讨论司马相如的汉赋创作论[85]。而对于汉赋理论的深入探讨,则是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最突出的成果有龚克昌师《刘勰论汉赋》(《文史哲》1983年第1期)、《评汉代的两种辞赋观》(《文史哲》1993年第5期)、孙亭玉《论班固的辞赋观》(《中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4期)、何新文《刘熙载汉赋理论述略》(《中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3期)、许结《扬、马文学思想异同论》(《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周勋初《司马相如赋论质疑》(《文史哲》1990年第5期)等。21世纪的前5年,学术界又发表了马予静《班马的辞赋观与汉代赋学思想的演进》(《河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汪小洋《汉赋作品的整理与保存》(《文教资料》2000年第4期)、冷卫国《“文章西汉两司马”的赋学批评》(《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等7篇论文。显然,这些论文的关注焦点主要停留在汉代司马相如、扬雄、班固以及梁代刘勰的汉赋观上。阮忠的《汉赋艺术论》对于汉代赋论有较为系统也较为详细的论析[86],而李天道《司马相如赋的美学思想与地域文化心态》一书,则以28万字的篇幅对司马相如的美学思想进行现代阐释,认为司马相如的“赋迹”、“赋心”说以及“合綦组”、“列锦绣”的创作理论,“对后来的文艺家、文艺美学家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87]。近来踪凡发表了《汉赋研究史述略》(《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1期)、《刘向父子的汉赋研究》(《文献》2002年第1期)、《<历代赋汇>的汉赋编录与分类》(《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等系列论文,并出版了学术专著《汉赋研究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对中国古代的汉赋研究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照。

  随着汉赋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历代汉赋研究资料的汇集和整理工作势在必行。已经有学者注意到这一点,但成绩十分有限。例如徐志啸《历代赋论辑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高光复《历代赋论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陈良运、王以宪等《中国历代赋学曲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等书在选辑赋学资料时,也选入了不少汉赋研究资料。而李孝中《司马相如集校注》(巴蜀书社2000年版)、张连科《司马相如集编年笺注》(辽海出版社2003年版)二书,分别辑录了一些研究司马相如的资料,可资参考。踪凡辑有《汉赋研究资料汇编》,可是尚未出版。至于汉赋研究资料的注释工作,则基本没有展开。

  以上对汉赋研究的基本问题、研究历史及其现代进展作了一番大致的清理工作,旨在为以后的汉赋研究提供一点借鉴与参考。不难看出,近年的汉赋研究体现出求深、求细、求新的特色,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首先,汉赋作为汉代的“一代之文学”,本身即具有十分深广的文化内涵和不可忽视的文学史意义,理应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与深入研究。但是,同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相比,汉赋研究却已经严重滞后了。尽管上世纪80年代以来涌现出数十种相关的学术著作,但汉赋研究仍然处于边缘化状态,汉赋研究在整个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地位尚有待提高。目前既没有建立专门的学术研究会(依附于全国赋学会而存在,每次开会仅有十余篇汉赋论文发表),也没有专门的学术刊物(南京大学正在创办《中国赋学》,汉赋刊物尚无),更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汉赋学术流派。这种面貌亟需改变。其次,在汉赋研究中,学术界对汉赋的渊源、性质及其范围的认识还不统一,虽然费振刚等《全汉赋》、龚克昌师《全汉赋评注》采用了大致相同的选赋标准,仅把以“赋”名篇者和七体、答难体入赋,但学者们仍有不同看法,如万光治、程章灿等人即把颂、连珠诸体也视为赋体;《西京杂记》与《古文苑》所载汉赋作品的真伪考辨,似乎还可从声韵、词法、句法等角度做些更细致、更有说服力的研究;汉赋作品以及汉赋研究资料的钩稽、校勘、注释、考证等文献基础工作虽已开始,但还需要大力加强;作为一种语言载体,它所负载的丰富文化内涵还有待于从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心灵史、文化史等角度进行深入的挖掘;汉赋的艺术手法对后代文学的多方面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清理;等等。再次,西方文艺理论和研究方法已经应用于汉赋研究,但尚流于牵强表面;个案分析与总体评价、微观探讨与宏观研究还需进一步结合;重复粗糙、人云亦云的论文不时见诸刊物(这种现象也存在于其他学术领域,需要引起广泛重视)……事实上,龚克昌师《全汉赋评注》(2003)、费振刚等《全汉赋校注》(2005)两部大著的出版,已为汉赋研究奠立了十分坚实的文献基础,也使新世纪的汉赋研究呈现出相当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依然有大量艰巨的工作等待着学界同仁的不懈努力。

注释:

[1]简宗梧《汉赋史论》,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版,第120~143页。

[2]迟文浚、许志刚、宋绪连《历代赋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216页。

[3]见陶秋英《汉赋之史的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39年版,第1页。

[4]见曹道衡《汉魏六朝辞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5]见《文史知识》1984年第12期。

[6]详参叶幼明《辞赋通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7~34页。

[7]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全汉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997年重印。

[8]龚克昌师《全汉赋评注》(全三册),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9]参曲德来《汉赋综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8~52页。

[10]见徐宗文《试论古诗之流——赋》,《安徽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11]谭正璧《赋论》,载《文学概论讲话》,光明书局1934年版。

[12]丘琼荪《诗赋词曲概论》,中国书店1985年版,137~143页。

[13]刘朝谦《赋文本的艺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54页。

[14]刘斯翰《赋的溯源》,《华南师大学报》1988年第1期。

[15]冯沅君《汉赋与古优》,《中原月刊》第一卷第二期,1943年9月。

[16]曹明纲《赋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

[17]《国闻月刊》22期,1943年7月。

[18]龚克昌师《汉赋探源》,见《汉赋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9]参褚斌杰《论赋体的起源》,《文学遗产》增刊第十四辑,1982年;蒋先伟《论赋起源于民间说话艺术》,《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2期。

[20]正中书局1942年版。

[21]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2]龚克昌师《论汉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文史哲》1987年第2期。

[23]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新版,107~116页。

[24]曹虹《文人集团与赋体创作》,《文史哲》1990年第2期。

[25]参见康金声《汉赋的盛衰演变》,《山西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26]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新版,第118~132页。

[27]参见叶幼明《辞赋通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8]参见郭维森、许结《中国辞赋发展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9]曲德来《汉赋概述》,载赵敏俐、谭家健《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先秦两汉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0]陈洪治《国学经典·赋》,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8页。

[31]袁济喜《中国古代文体丛书·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1页。

[32]毕万忱《汉赋“讽谕”辨》,《光明日报》1983年7月12日。

[33]参见龚克昌师《汉赋研究》之《总论》、《论汉赋》、《论汉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4]参见姜书阁《汉赋通义》,齐鲁书社1989年版。

[35]参见龚克昌师《汉赋研究》中《关于汉赋之我见》、《汉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二文。

[36]康金声《汉赋“歌功颂德”新议》,载《汉赋纵横》,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7]万光治《汉赋通论》,巴蜀书社1989年版。

[38]见《汉赋纵横》之《论汉赋的语言成就》。

[39]章沧授《汉赋的艺术成就》,《中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3期。

[40]章沧授《论汉赋与山水文学》,《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41]金秬香《汉代词赋之发达》,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42]陶秋英《汉赋之史的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39年版。

[43]龚克昌师《汉赋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1990年修订再版。

[44]简宗梧《司马相如扬雄及其赋之研究》,台湾政治大学博士论文,1975年自印本。

[45]〔美〕康达维《汉代辞赋:扬雄赋研究》,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

[46]《江海学刊》1962年第4期。

[47]束景南《关于司马相如游梁年代与生平》,《文学遗产》1984年第3期。

[48]龚克昌、苏瑞隆《司马相如》,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9]尚永亮、王承丹《司马相如传》,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50]《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51]《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52]《文学遗产》1983年第3期。

[53]刘跃进《秦汉文学编年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34页。

[54]简宗梧《汉赋史论》,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版,第41-62页。

[55]《〈七发〉的启示》,《解放日报》1981年5月10日。

[56]《七发三问》,《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57]见《文史哲》1984第1期。

[58]万光治《尹湾汉简神乌赋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59]《湘潭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60]沛清《论汉代的辞赋》,《国闻周报》11卷8期,1934年2月。

[61]陶秋英《汉赋之史的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39年版,第129~130页。

[62]郭维森、许结《中国辞赋发展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3]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300页。

[64]黄广华、刘振东《从审美角度看司马相如的赋》,《文史哲》1987年第3期。

[65]曹明纲《司马相如对辞赋创作的贡献》,《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3期。

[66]王以宪《试论扬雄在汉大赋上对司马相如的沿革与发展》,《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5期。

[67]陶秋英《汉赋之史的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39年版,第164~166页。

[68]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1页。

[69]参见赵逵夫《关于枚乘<梁王菟园赋>的校理、作者诸问题》(《文献》2005年第1期)、韩晖《汉赋的先驱孔臧及其赋考说》(《文史哲》1998年第1期)、踪凡《刘胜及其<文木赋>》(《漳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龙文玲《论汉武帝<李夫人赋>及其文学史意义》(《学术论坛》2006年第5期)。

[70]《文学遗产》2002年第6期。

[71]姜书阁《汉赋通义》,齐鲁书社1988年版,第6页。

[72]龚克昌《论汉赋》、《汉赋——文学自觉时代的起点》,载《文史哲》1981年第1期,1988年第5期。

[73]详参张少康《论文学的独立和自觉非自魏晋始》,《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詹福瑞《从汉代人对屈原的批评看汉代文学的自觉》,《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5期;李炳海《黄钟大吕之音——古代辞赋的文本阐释》第16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赵敏俐《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74]陶秋英《汉赋之史的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39年版,第180页。

[75]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页。

[76]邹树德《汉赋对曹植诗歌创作的影响》,《求索》1995年第3期。

[77]《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汉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78]曲德来《汉赋综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6~287页。

[79]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80]龚克昌师《全汉赋评注》(全三册),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81]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全汉赋校注》(全二册),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2]费振刚、仇仲谦《汉赋辞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郭珑《<文选·赋>联绵词研究》,巴蜀书社2006年版;唐子恒《汉大赋多音词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印刷。

[83]章沧授、芮宁生《中国传统文化精粹·汉赋》,珠海出版社2004年版。

[84]许结《赋体文学的文化阐释》,中华书局2005年版;曹胜高《汉赋与汉代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蔡辉龙《两汉名家畋猎赋研究》,台北天工书局2001年版。

[85]李戏渔《诗赋之“迹”“心”说》,《国民杂志》第4卷第5期,1944年5月。

[86]阮忠《汉赋艺术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7]李天道《司马相如赋的美学思想与地域文化心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