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尽心立命
回顾前面所说,犹如往平静的湖面上扔进了一颗石子,随后,湖面上荡起了一圈一圈的涟漪。然后,当我们抬头仰望苍穹的时候,我们看到自天边飘来的白云,同时感受生命就在呼吸间。——阳光、空气、雨水,这是天地给予万物的大爱!万物因它生长,否则寸草不生。于是,当我们的思想经历了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的觉醒时,不忍人之心使我们感受到了生命中的仁、义、礼、智。也就是说,仁、义、礼、智如同阳光、空气、雨水一样滋润了我们的身心,我不禁要说,这是生命的元气!同时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假若将直面的生、死问题抽掉,我们亦将失去一片向上心。这时,“性善”的问题随即被转换为“性无善无不善”的问题。因此也就顺理成章地走向了“义在外”的“食色”之性了。问题是当“食色之性”的竞争使现代性充满了空前的焦虑、冷漠乃至隐藏着毁灭的危机时,身体之轻已经承受不了思想之重。当竞争的硝烟逼迫得我们无立锥之地时,还要仁、义、礼、智干什么呢?如果世间还有仁、义、礼、智的话?天底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鳏、寡、独、孤[91]呢?汉·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写到道: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司马迁这叩响心灵的一问,读来令人回肠荡气!司马迁的沉郁顿挫,现代人难以望其项背。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难道我们已然颠覆了生命的地基?生命何去何从?孟子认为:“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92]!”
在心性敞开的刹那,我们将发现投向湖心的不是一颗石子,而是人人都有的一颗善良的心。那以“性善”为核心的同心圆如同我们每个人。人的身份、地位、种族、能力、国度、时代固然可以不同,如同半径可长可短,但由于心性相通从而使我们明白了生命同体。如果心性不善,那将引起湖面动荡。当司马迁所控诉的那些恶人竟然得以安享富贵时,时间之流正无情地将之抛向了地狱之门,游戏人生者终将被人生游戏。而对于那些以心相许的先哲,心性的相通使我们透过文字的载体几乎可以听到了他们的心跳。那么,只有当我们自觉将文字的载体内转化为当下的规矩时,我们的心才可能在走向生命的本真时明心见性。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93]。”
的确,还有什么比发现生命的刹那更让人心动的呢?在本文写作的过程中,我们的“志”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如庄子《人间世》所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也。唯道集虚,虚者,心齐也。”诚然,孟子在“孺子之歌”的声音中,引发了我们的赤子之心,其后,又使我们在“集义”的修身中听之以气,进则呼吸那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我们要说,一个民族能时时涵泳这浩然之气,没有理由不发展。这个民族,正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
注释:
[1]《离娄上》第八章。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2]《滕文公下》第九章。
[3]《告子下》第七章。
[4]《尽心下》第二十六章
[5]、[6]《梁惠王上》第三章、第五章。
[7]、[8]《梁惠王下》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9]《告子下》第八章
[10]、[11]《离娄上》第十四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12]、[13]《公孙丑上》第六章。
[14]、[15]《公孙丑上》第六章。
[16]《离娄下》第十二章。
[17]《滕文公上》第一章。
[18]《离娄下》第六、十一、十二章。
[19]《滕文公下》第二章。
[20]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公孙丑上》第二章。
[21]、[22]同上。
[23]《尽心上》第十五章。
[24]《尽心上》第二十一章。
[25]《尽心上》第三十八章。
[26]《公孙丑上》第二章。
[27]《离娄上》第十章。
[28]《滕文公下》第九章。
[29]《滕文公上》第四章。
[30]《滕文公下》第九章。
[31]《万章下》第一章。
[32]同[30]。
[33]同[26]。
[34]《离娄下》第二十二章。
[35]《告子下》第二章。
[36]成覸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滕文公上》第一章。
[37]《尽心上》第六章。此外,第七章记孟子言:“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38]《公孙丑上》第一章。
[39]《梁惠王下》第六章。
[40]《滕文公上》第三章。
[41]《尽心下》第三十四章。
[42]《公孙丑下》第二章。
[43]《公孙丑下》第十二章
[44]《万章上》第一章。
[45]《尽心上》第三十五章
[46]《告子上》第十五章。
[47]《告子上》第十五章
[48]《梁惠王上》第五章。
[49]《滕文公上》第四章。
[50]黎东方著《细说秦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35~36页。
[51]《滕文公下》第二章。
[52]《滕文公上》第五章。
[53]《滕文公下》第九章。
[54]《尽心上》第二十六章。
[55]《滕文公下》第九章。
[56]《告子下》第十章。
[57]《尽心上》第二十六章。
[58]《公孙丑上》第一章。
[59]《告子上》第一至第四章。
[60]《尽心上》第五章。
[61]《离娄下》第十九章。
[62]《告子上》第七章。
[63]《离娄下》第十九章。
[64]《梁惠王上》第七章。
[65]《尽心下》第三十五章。
[66]《公孙丑上》第二章
[67]《离娄下》第二十八章
[68]《梁惠王下》第四章
[69]《告子下》第十五章
[70]《公孙丑下》第十三章
[71]《公孙丑下》第五章。
[72]《尽心上》第二十章。
[73]《离娄上》第十九章。
[74]《万章上》第一、二、三、四章。
[75]《离娄上》第十一章。
[76]《万章下》第八章。
[77]《尽心上》第四十六章。
[78]《公孙丑下》第十章。
[79]《告子下》第六章。
[80]《万章下》第二章。
[81]《梁惠王上》第七章。
[82]《滕文公上》第四章。
[83]《告子下》第十五章。
[84]《离娄下》第二十八章。
[85]《告子上》第十一章。
[86]《告子上》第八章。
[87]《离娄下》第十四章。
[88]《滕文公下》第三章。
[89]《告子上》第十六章。
[90]《万章下》第一章。
[91]《梁惠王下》第五章
[92]《告子上》第十八章。
[93]《离娄上》第二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