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屈原及以其为代表的屈骚精神,植根于楚文化的土壤之中,在楚地获得了发展并成为楚文化的杰出代表。在这里,我们大可不必讨论中原文化与楚文化孰主孰次、孰优孰劣的问题,中国的文化本身就是多元一体,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我们现在所应该做的,是尽量发掘屈骚精神的文化内涵,让其在新的时代呈现出更大的文化魅力,创造出更大的文化价值!
屈原的爱国精神、自我意识、执着追求和悲剧情怀将成为历史的永恒,屈骚精神将是人类永远的精神财富!
注释:
[1]选自《史记·屈原贾谊列传》(中华书局2005年简体字本)
[2]摘录自《楚辞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3]选自《史记·屈原贾谊列传》(中华书局2005年简体字本)
[4]选自《离骚》(出自中华书局版《楚辞选集》)
[5]选自《离骚》(出自中华书局版《楚辞选集》)
[6]选自《史记·屈原贾谊列传》(中华书局2005年简体字本)
[7]选自《史记·屈原贾谊列传》(中华书局2005年简体字本)
[8]选自《史记·屈原贾谊列传》(中华书局2005年简体字本)
[9]选自《史记·屈原贾谊列传》(中华书局2005年简体字本)
[10]选自周建忠著《楚辞考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一版)
[11]选自《楚辞章句·离骚》
[12]选自《离骚》(出自中华书局版《楚辞选集》)
[13]选自《渔父》(出自中华书局版《楚辞选集》)
[14]选自《渔父》(出自中华书局版《楚辞选集》)
[15]选自《裴多菲诗集》
[16]选自赵辉著《楚辞文化背景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7]选自《史记·楚世家》(中华书局2005年简体字本)
[18]选自《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19]选自赵辉著《楚辞文化背景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0]选自《湘君》(出自中华书局版《楚辞选集》)
[21]选自《山鬼》(出自中华书局版《楚辞选集》)
[22]选自《湘君》(出自中华书局版《楚辞选集》)
[23]选自《山海经·海外西经》
[24]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25]引自赵辉著《楚辞文化背景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参考书目:
《史记》,中华书局,2005年简体字本
《楚辞选集》,中华书局
《山海经》
《楚辞文化背景研究》,赵辉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楚辞章句·离骚》
《裴多菲诗集》
《楚辞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楚辞考论》,周建忠著,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