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性道德的发生机制
性道德是调整两性关系,评价人们性意识、性行为是非善恶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基于性的三种存在方式,即生理存在、心理存在和社会存在而发生的一种特殊道德意识现象。研究个体性道德的发生机制,了解性道德的形成原因,对我们深刻理解性道德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层面、多角度地进行性道德教育具有实践意义。
一、性道德发生的生理机制
性的生理存在是性道德赖以存在的自然基础,性的生理机制是性道德发生的首要机制。性的生理存在是指由生物遗传所决定的性的物质形态和性机能,包括由染色体而决定的男女第一性征区别,由脑下垂体所控制的性激素决定的第二性征区别以及由性腺发育成熟而产生的性欲要求。在这里,性腺的发育成熟和活跃程度,即性欲要求是性道德发生的生理机制,是性道德产生的生物动能基础。
性道德作为人类对性意识、性行为调控的自觉意识,首先产生于对性欲本能的伦理判识中。这种伦理判识包含两方面道德内涵:
其一是性欲的正当合理性。男女两性随着性机能发育成熟,自然会产生对异性的性欲求。这是健康成熟男女的正常生理机能和正当合理要求。性欲的满足是男女身体健康、精神充裕的必要条件,两性的正当媾和是人类健全发达、繁衍延续的自然基础。正如奥古斯特?倍倍尔所说,性欲的冲动“在正常发达的人类人人都有,到了成熟之后,满足这种冲动是生理和精神健康的根本。”性欲生理机能的存在是一件科学事实,性欲要求的正当合理性,是性道德发生的科学认识基础。禁欲主义的非道德性在于把性欲看作是低级下流的事,否定性欲的正当合理性,压制人的生理机能,剥夺人的自然权力。禁欲主义对性道德发生的危害是,造成人们生理欲求与道德意念的剧烈矛盾与冲突,带来压抑、恐慌、焦虑、自责、自谴等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这种矛盾和痛苦直接影响人们性道德科学健康的生成。禁欲主义长期病态的压抑,甚至会扭曲人的性格,改变人的正常心理,引起人格分裂和心理变态。鲁迅先生就曾说过:“至于不得已而过独身生活者,则无论男女,精神上常不免发生变化,有着执拗猜疑阴冷的性质者居多。欧洲中世纪的教士,日本维新前的御殿女中(女内侍),中国历代的宦官,那冷酷险狠都超出常人许多倍。别的独身者也一样,生活既不合自然,心状也就大变,觉得世界都无味,人物都可憎。由此可见,正当健康的性欲及其满足,不仅是人类自然延续的必然途径,而且是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自然基础。性欲的正当合理性是性道德发生的一个伦理判识。
其二是性欲的自发冲动性。人类作为生物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必然要受到生物遗传和进化规律的影响而显现出自然性和生物性来。人类性欲就是由遗传而获得的一种生物本能。它是由人的性腺和脑下垂体中的性激素在其中产生、传递、输导而发挥作用的,具有自发、自然、无意识的特征。人类性欲作为一种生物本能,与其他生物的性欲机能一样,是生物有机体求生存和种繁衍的必要原动力,是生物有机体“生命意志”的最高体现,极具盲目性和冲动性,甚至包含着放纵性和野蛮性。这种性本能的内驱力对性道德的发生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它可以冲破人格尊严的屏障,可以冲破法律道德的约束,可以使人的性意识、性行为完全动物化,从而摧毁性道德的人化和理性根基。
马克思教导我们:“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唯一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对性欲的生物本能,必须从人化和理性的角度加以限定和改造,必须以特定的性道德观念抑制性欲的冲动性,约束性欲的盲目性,规范性欲的放纵性,改造性欲的野蛮性,使人类性本能脱离动物的性吸引、性诱惑,升华为属人的性意识、性行为。性欲的盲目冲动性及其必须调控是性道德发生的重要伦理判识。
对性欲本能的约束和限定,是人类性道德发生的第一个历史前提。原始社会对直系血亲性关系的禁忌是其典型,只不过它是通过生育实践经验和自然选择的感性认识而实现的。现代社会对性欲本能的道德控制,则是基于人性的要求,基于人类明确自觉的性道德意识而发生的。因此,男女之间的关系,虽然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但是根据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出人的整个文明程度。
二、性道德发生的心理机制
性的心理存在是性道德赖以存在的内在思想情感基础,性的心理机制是性道德发生的情感和情绪激发机制。性的心理存在是指人们通过各自内心的心理和情感体验而感受到的性的活动和存在状况,它是以性的生理机制为内在驱动力,通过人的感官、情绪、思维而获得的性感觉、性知觉、性记忆、性想象、性情感、性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
人类两性关系虽然是基于生理原因而发生的一种关系和活动,但它绝非是单纯的生理活动过程,而是在生理活动基础上而发生的一系列生动活泼、高级复杂的感情和心理活动过程。性心理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过程,是人的本质属性在性活动中的体现。人的性心理活动由于受到个性气质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不同的性心理感受和体验,不同的精神生活需求,直接影响人的性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使同一社会的成员产生出有差异的甚至完全不同的性道德来。
性心理作为性道德发生的内在精神动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性心理过程中:
第一,对性知识渴求的心理。
性生理的成熟和性意识的发生,带来了青少年对性知识的兴趣与渴求,他们渴望了解两性在生理解剖上的不同特点以及在性能力上的不同表现情况。对性知识渴求的心理是性发育过程中的青少年带有普遍性的正常的性心理活动现象。在性道德教育中,要引导青少年坦然对待这种心理意识,采取科学的、自然的方式对其进行性知识教育,让青少年通过公开、健康、科学的方式和途径获取有关性的知识,以满足他们对性知识渴求的心理,同时辅之以性道德规范教育,把他们的性心理要求纳入到社会规范的轨道。如果青少年对性知识渴求的心理要求,不能通过正常的渠道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千方百计以“不可告人”的方法和手段秘密寻找,私下窥探。这样不但不可能获得健康科学的性知识,还可能被黄色书刊、盗版光盘、网络系统上晦淫晦盗的性信号刺激、诱惑和毒害,使他们还没有了解科学健康的性知识、性规范之前,促不及防就迷路失足,甚至走上性犯罪道路。
第二,对未来性对象的憧憬和想象。
几乎每个成熟男女,在恋爱择偶之前,都在自己心里对未来性对象怀有美好的憧憬和想象,都有一个理想的人格模式。这种憧憬和想象主要表现了当事人对性对象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理想化追求,其中渗透着当事人对未来生活的设计以及对理想价值目标的期待。在性想象心理活动中,有两种偏差影响人们性道德的正常发生:一种是偶像崇拜,一种是绝对理想化。偶像崇拜是把某个明星人物作为自己性对象的理想模式和参照标准,并痴迷痴情到极至。偶像崇拜只重人的外表、外貌、外形,忽视人的内在、内质、内涵。这种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见外在光彩缺乏道德内涵的偶像崇拜,一旦碰上“理想”的性对象,就会情绪狂热难以自恃,在实践中难免上当受骗,自食苦果,使身心受到伤害。绝对理想化则是把性对象的标准定得太高,脱离主客观实际,在实践中又死抱理想化的标准不放,不肯做稍微的修改与调整。这种性心理必然导致择偶实践中的屡屡失败。其结果是有的人心灰意冷、丧失自信;有的人自暴自弃、玩世不恭;有的人孤僻古怪、自我封闭。凡此种种不良心理状态都影响性道德的正常发生。在性道德教育中,首先要肯定人们对未来性对象的憧憬和想象是一种积极的性心理活动,它表明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但是同时要教育当事人注意对道德价值目标的设定和追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克服性想像中非道德主义倾向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第三,性本质的确认心理。
性本质是指作为男人和女人存在的根本意义。性本质的确认通俗地讲就是爱与被爱的心理要求。作为有性的人,任何单个的男人和女人都是不完善的,他们需要在异性身上确认自己独特的性本质,实现自己作为有性人存在的价值。而这种确认只有在爱与被爱中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得到异性的真爱,同时付出自己的真爱,人们才能获得作为有性人的心理满足。黑格尔用哲学的语言阐明了男女性本质的确认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就只在我身上活着,我也就只在对方身上活着,双方在这种充实的统一体里,才实现各自的自为存在。双方都把自各的整个灵魂和世界纳入到这种同一里。http://www.51uc.net.cn性本质的确认心理,蕴含着深刻的性道德基因。这种要求全部承受爱和全部付出爱的心理,使性爱目标具体化、对象化,产生了性爱专一性、排他性的道德内涵。值得注意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人曲解作为有性人的性本质,把滥爱、泛爱、甚至性欲发泄等同于挚爱、真爱,结果使人的性本质堕落为动物的性本能,使性道德脱离了人类精神文明的轨道,失去了人类所特有的高级的感情心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