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切尔飞向指称的第三个阶段,焦点从指称移到了真理。基切尔得出了结论,如“普里斯特利作出了许多先前不曾被接受的真实的陈述”(1993,p.99)。他的普遍结论是,虽已过时但却成功理论的支持者经常能发现重要的真理,而且他们能成功地表述这些真理,尽管使用了诸如“以太波”和“去燃素空气”等已废弃的、有理论负载的术语。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一种引人入胜的科学实在论便能从悲观主义归纳的重负下存活下来了。劳丹给出的遭废弃但却成功的理论的图景—这些理论的支持者的大多数主张是错误的——太失之于简单化了,而且非常有误导性。按照基切尔给出的图景,已废弃理论术语的许多记符成功地指称了确实存在的东西,而赞同这些理论的人的不少主张是真的。然而,我们想要确切了解的是,基切尔如何从阶段2 关于指称的结论过渡到阶段3关于真理的结论呢?我们对他能做到这一点深表怀疑。
按一般情况,我们的异议将集中在第一阶段与第三阶段之间的张力上。为简单起见,让我们使用一个略经整形的假想的例子。在一个确定的场合下(我们称之为“O”), 普里斯特利使用“去燃素气体”一词时用的是指称的命名模态,其意图是指称他刚从某一特定实验程序中提取的物质。基切尔飞向指称的头两个阶段给出了下列三个前提:(9)在场合O,普里斯特利说,“去燃素气体比一般气体能更好地支持燃烧。”(10)在场合O,“去燃素气体”指称氧气。(11)氧气比一般气体能更好地支持燃烧。这三个前提看上去都无问题。(9)可假定为历史事实;(10 )可以从基切尔的指称理论和我们对场合O的假定中得出;而(11 )是从当代化学中得到的事实。从这三个前提,基切尔想要得出以下结论:(C)在场合O,普里斯特利所说,“去燃素气体比一般气体能更好地支持燃烧”是真的。但是(C)不能够从前面三个前提得出来, 至少不能直接导出。当我们注意到结论说的是一个语句为真,而前提对语句在什么条件下为真却只字未提,推导上的裂痕便一目了然了。为了使这一论证成立,我们还需要某些原则来联结指称与语句的真理。一个较为明显的候选者可以是:(12)具有形式“Fa”的语句为真当且仅当(Ex)(记符“a”指称x而x满足记符“F”)实际上,这还不足以得出基切尔的结论。为了使一切能更好地相互吻合,我们用(11')来替换(11),(11')氧气满足“__比一般气体更好地支持燃烧。”有人可能会问,我们对这一替换作何辩护?但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着力探究的问题,在我们看来,这一讨论的真正问题集中在(12)。 对(12 )我们能有何辩护?我们认为,最自然的回答是(12)几乎不需要辩护。事实上,这是某些理论家可能会视其为分析性的又一个关于指称的断言。由于我们已表明对分析性持怀疑态度,我们很乐于承认(12)与(5)一样是显而易见的。对指称关系的说明如果不能使(12 )为真就不可能是正确的。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那儿?显然,答案完全与我们对排除论者和反排除论者的飞向指称之行的批评相类同。基切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体性的指称理论。这是一个隐晦而复杂的说明,不同于其它理论家的理论。他所没有做的,事实上他甚至没有打算做的,是论证他称之为“指称”的复杂关系能使得(12)为真。而基切尔所给出的关系能够使得(12)为真,这一点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正如在前面提到的,有很多种实体性的指称理论,大多数理论所描述的关系在外延上不等同于基切尔的理论。至多能有一种能使(12)为真。若对他所提出的指称关系能使(12)为真这一论断不能给出论证(其它所有人也未能做到),基切尔便不能为他引入了(12)作出辩护。而没有(12)或类似的东西,基切尔便无法从(9)、(10)和(11)得到(C);他不能从那些他称为“指称”的复杂关系的前提得到关于真理的结论。科学实在论最重要的论题是宣称成功的科学理论是真的,而基切尔精心策划的指称之行的论证不能对此提供任何辩护。
三、结论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实际上是关于语言的问题。尽管导致这种哲学观的信条已经衰落了,这种观念的残留物却存留下来并且盛行于世:试图将哲学问题转换成指称问题。我们叙述了试图借助实体性指称说明来解决哲学问题的一种常见策略,我们称之为飞向指称。而且我们论证了在所有运用了这一策略的论证中都有一道致命的裂痕。为了使关于指称的断言与关于存在或真理或某些其它哲学上重要的观念的断言联系起来,需要有一条原则来联结指称与这些观念。然而,依赖于这一原则会面临一个困境。理论家或者将这一原则作为对任何实体性指称说明的明确易见的约束,或者不这么做。如果他们这么做了,那么他们若不能给出理由表明他们自己所偏好的实体性关系能使得相关的原则为真,他们就没有资格宣称他们所偏好的关系就是指称关系。如果他们不这么做,那么他们尽可以声称他们所偏好的关系是指称关系,但他们若不能论证当指称等同于他们指定的关系时,便能使得该原则为真,他们便不能够引入该原则。这样,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引入了飞向指称策略的理论家都必须论证当他把第一个阶段认定的实体性指称关系代入到在第三个阶段所依赖的原则时,该关系能使得该原则为真。而这一点,我们怀疑,将绝非易事。
注释
〔1〕由Kripke(1972)、Putnam(1975)和Devitt(1981 )等倡导的指称的因果一历史型理论是我们归之为“实体性”指称理论的主要成员。同样也包括Russell(1919)、Searle(1958)和Lewis (1970&1972)所提出的描述型理论,以及像Evans(1983)和Kitcher(1978 &1993)所发展的混合型理论。而像Field(1986 & 1994)和Horwich (1990)所捍卫的消解性指称说明则是不计入我们所说的“实体性”指称理论的基本例子。本文所作的论证并不需要对实体性和非实体性的指称说明作出严格而明确的区分,只要求采用了飞向指称策略的人所选择的指称理论是明显的实体性的。
〔2〕(5)应当理解为一个程式(schema),其例示包括:
(5-p)(x)x是一头猪iff“__是一头猪”指称x
(5-b)(x)x是一个信念iff“__是一个信念”指称x可能引入满足而不是指称来进行表述(5)会更恰当些:
(5-s)(x)Fx iff“F__”由x所满足。但由于这一差别在我们的论证中无关紧要,我们仍采用(5)。 我们提议尽可能避免在这样的技术性事务上作过多纠缠。
〔3〕实际上,不是程式(5)而是(5)的例示,如注〔2〕中的(5p)和(5b)可以说为真或为假。我们对各种指称理论关于(5 )的真伪的断言,应当看作对(5)的所有适当例示的真伪断言的简写。
【参考文献】
[1]Boyd,R.(1984),"The Current Status of ScientificRealism" in Scientific Realism, ed Jarrett. Leplin 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 pp 41-82.
[2] Churchland, P.M. (1984)Matter and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IT Press.
[3] Devitt, M.(1981) Designation. New York: ColumbiaUniversity Press.
[4] Evans, G.(1983) "The causal theory of name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47:187-208.
[5] Field,H.(1986), "The Deflationary Concept of Truth" in Fact, Science, and Value, eds. G, MacDonald and C. Wright. Oxford:Blackwell, pp 55-117.
[6] Field, H. (1994) "Deflationist Views of Meaning and Content," Mind, 103:249-85.
[7] Harman, G.(1967),"Quine on Meaning and Existence I , "Review of Metaphysics, 21:125-51.
[8] Horwich,P. (1990),Truth. Oxford: Blackwell.
[9] Kitcher,P.(1978)"Theories,Theorists and TheoreticalChange," philosophical Review,87:519-47.
[10] Kitcher, P. (1993),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 Kripke, S.(1972),Naming and Necess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2] Laudan, L.(1984), Science and Value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3] Lewis,D.(1970),"How to Define Theoretical Terms, "Journal of Philosophy, 67:17-25.
[14] Lewis, D.(1972),"Psychophysical and Theoretical Identifications,"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0:249-58.
[15] Putnam,H.(1975), "The meaning of Meaning" in HPutnam,Mind, Language and Real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215-271.
[16] Putnam, H.(1978), Meaning and the Moral Science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17] Quine, W. V. ( 1951) "Two Dogmas of Empiricism"philosophical Review, 60:20-43,
[18] Russell,B.(1919),"Descriptions"in Introduction toMathematical Philosophy.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 pp. 167-180.
[19] Searle,J. (1958),"Proper Names" Mind, 67:166-73.
[20] Smart,J.J.C.(1968), Between Science and Philosophy. New York:Random House.
[21] White, M.(1950)"The Analytic and the Synthetic: AnUntenable Dualism" in John Dewey:Philosopher of Science andFreedom,ed. S.Hook. New York: Dial Press, pp 316-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