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从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过程看产品主体结构及其运行模式(1)-科技哲
来源:  作者:王德伟  点击:次  时间:2002-01-29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产品存在的决策层包括上至国家领导,下至企业领导,他们决定了产品存在的一多半的命运。从专利的实施过程就可以看出,行政力量此时要比科技力量大。
产品硬件的生产层包括企业管理者,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他们是产品技术的实施者和保证者,是使材料和能量成为合格产品的操作者和加工人。
产品需求的使用层,从产品使用的角度可分为个人使用、家庭使用、企业使用和社会公用等的使用群或消费群。个人使用又可分为老、中、青、少、幼、妇等特殊群体。再从产品需求的角度看,又可分为直接需求者和间接需求者。间接需求者是使产品从工厂走向市场的商业者,他们使产品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送到了客户的面前或手中。直接需求者就是产品的使用客户。正是由于他们也就是社会的需求,产品被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因此,从这个意义讲,产品的需求使用者创造了产品本身。
产品主体所包含的5个层面,并不是从人类从事生产以来就存在的,它是历史发展,人类进化的结果,也是现代产品生产的重要特征。
就现代产品而言,它是人有意识作用于自然界、人工界而产生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第二自然物。从广义上讲,就是自然在现代科技世界中的展现结果。什么是产品客体呢?对这一问题的揭示将有助于对产品主体运行模式的讨论。
(2)产品客体
产品客体是产品主体的相对范畴,它是指一切产品主体作用对象的总和。也就是材料、能量和信息。
在这里,材料是指能够承受和发挥产品功能的物质,能量是指可以使材料转化为产品的消耗能与结合能。信息是指能够凝聚在产品中的科技、文化等知识。〔(12)〕
从人类的石器时代直到计算机时代,产品的主体与客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下,产品攀上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阶梯,以至于人们很难再直观认识和把握身陷其中的产品的海洋。
    3 产品主体结构的运行模式
产品主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下,在与产品客体的相互作用下,也就是在选择、利用、加工材料、能量和信息的过程中,他们之间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的联系、影响和作用,而是一个复杂的、具有结构特点的循环促进的运行进程。在这个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某些特点或特征,我均称之为运行模式。如下图:
(附图 )
框图表示,科技人员在与自然环境的接触中,不断地积累新知识。而当这种积累达到有应用价值时,科技则向行政部门包括国家领导、地方领导和企事业单位领导提出建议。决策人将根据市场情况,做出拨款支持决定。科技界将从决策后获得的资源做进一步具体攻关,并随时汇报进展情况。决策者将酌情进一步给予支持。在企业,科技人员组织攻关,厂长调动各生产要素进行产品生产或试生产,并将出现的问题反馈给科技人员,直到解决问题。产品使用者将产品存在问题反馈厂家,厂家又制订逐步改进计划,这一反馈也通过商家向厂家反馈。科技人员再获得使用者的需求或改进信息后又确定新的研究项目或开发新产品。这一过程将不断周期的进行下去。
综上所述,产品主体结构的运行模式具有学科结合,环节连贯,多种反馈,循环促进的特点。在适宜的大、小社会环境下,可起到应用科技成果,优化各方面力量,组合生产要素,满足社会需求的作用。
所谓适宜的大社会环境,就是指即适应本国国情又可与世界环境顺利进行物质、能源和信息的交流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属于这一运行模式的大社会环境。小社会环境就是指企业的活力和体制,即企业应该是独立的、产权关系社会化的经济实体。是吸纳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或商品的主力军。在这样的环境下或者说在这样的条件下,产品主体结构的运行模式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由于产品主体结构运行模式是处在产品实现过程这一系统工程的核心位置,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它就可以影响其它科技工作的模式。如:
(1)产品技术开发的环节关联模式
(2)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运行模式
(3)产业政策调整的部门调控模式
(4)科技社会协调的系统互动模式
总之,通过对原子弹这一高科技产品生产过程的历史回顾,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发展规划与新经济生长点的基础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能够带动一个新兴产业形成的高科技产品。如二弹一星,或超导电机等就应该成为带动我国跨世纪的核技术产业、通讯技术产业或超导技术产业形成的基础。
还有,通过这一历史回顾,也使我们进一步弄清了产品实现过程这一系统工程的核心,即产品主体结构运行模式。这一模式清楚地展示了,产品是最能充分体现“科技是渗透着价值的社会过程”这一STS研究领域的中心思想。〔(13)〕


主要参考文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之三:核技术”,《科技导报》,1992.6期,第23页。
(2) 刘斌:“核冬天理论及其对人类社会的作用”,《自然辩证法通讯》1990.5期,第28页。
(3) 高之栋:《自然科学史讲话》,陕西科技出版社,1986年3月,第693页。
(4) Leo Szilard:"The Idea of a chain Reaction SOSCON. 1979.Boston.19 Cummings Park,Woburn,mass.01801.P30.
(5)(6)(11) 王德禄:“核和平之父——黑奥·西拉德”,《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1期,第48、51、52页。
(7)(8) (美)麦乔治·邦迪:《美国核战略》,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7月,第52、64页。
(9)(10) 卢辉:《核化生武器的历史与未来》,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8月,第6、10页。
(12) 王德伟:“产品信息含量分布的康托集合质量分布特征”,《分形理论及其应用》、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54页。
(13) (美)斯蒂芬·卡特克利夫:“STS作为学术领域的出现,”《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年增刊,第6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