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当代科普主体的分化与职业化趋势:兼谈科普不应由科学家来负责(1
来源:  作者:朱效民  点击:次  时间:2002-02-1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其次,在科学知识的生产早已专业化、职业化后,科学知识的普及、传播以及科普创作也在不断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科学知识生产者和科学知识传播者两者的专业领域分工已在所难免。随着大众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尤其是电视机、互联网络的出现,对科学普及的方式和手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新的专业上、职业上的要求。如何与普通公众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如何获得公众对科技事业的理解和支持、如何促进公众理解或者接受科学的观点、如何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素质,这些都日益需要进行专业化的深入探讨和研究解答。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知名大学相继设立科技传播专业,并建立硕士学位授予点。英国的大学里已经有了公众理解科学的教授席位。而对科技博物馆、展览馆等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也已提上日程。这些都说明科学的普及传播正在走上专业化、正规化、职业化的道路,把科普视为小儿科已成为外行人的无知之谈。
  
  
  
科普不应由科学家来负责

  对上述新的科学知识传播模型(模型2)进行分析,并将其与一般信息传播模型(模型1)进行一下比较,我们可以对科普作品的定位、科学普及活动中科普主体的定位和分类,以及科学家在当代科学普及事业中应扮演的角色进行以下几点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首先,科普作品属于再创造。把科学家的新发现、科研成果从前沿的、精深的专业语言转换成通俗易懂、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语言,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创造成份?由新模型2可以看出,从生产者的科学知识到传播者的科学知识(从信息①到信息②)中间存在着一个转换、再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应当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是“科普属于再创造”的原因所在。无疑,科普的“再创造”工作应当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承认。
  
  其次,科普作品应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不应作为科学界的科研成果来评价。由于科学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两者在语言规范、评价标准、交流对象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信息①不等同于信息②),因而科学界也始终难以认同科普类的作品作为传统的科研成果进入其学术殿堂。科研人员搞科普创作被视作不务正业、影响其提职称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次,科学家将不再是科学普及工作的职业主体。从模型2这一新的科学知识的传播模型我们可以看出,在科普主体中,“科学知识传播者”应该属于其直接的、职业化的队伍,主要应包括:科技传媒的工作人员、科普创作人员、科技展馆工作人员等更直接面向公众传播科学的专职人员,而科学家则应属于科普主体中相对间接的、非职业化的队伍。因此,今天,科学普及的职业重担不应再加在分身乏术的科学家身上了。
  
  第四,科普不应当作为科学家的硬性的职业要求。这是上述几点分析的一个必然结果。由于科学普及正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与科学研究完全不同的领域和职业,其相应的职业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探索工作会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把科普作为科学家的硬性的职业要求,让科学家“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当代科普的主体角色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现实的。在推进人类科学普及的共同事业中,科学知识生产者和科学知识传播者两者在合作基础上的分工已成必然。不难设想,今后科学家参与科学普及和传播活动也将不可避免地会感到“力不从心”,同样需要传媒方面的合作、帮助甚至专门的业务培训。对今天的科学家而言,科普,想说爱你不容易。
  
  
  
  显然,这并不是说,当代科学家可以回避其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作为“科学知识生产者”,科学家在科学普及传播链中仍然扮演着“第一发球员”的角色,是人类认识理解科学的源泉所在,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科学家积极参与科普活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仍然是当代社会以及现代科技发展的时代要求。作为科学界,首先应当积极主动地适应这一时代需求。英国已开始在大学里为理工科学生──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专门开设“科学交流课程”。通过“一些活动,如模似记者招待会、简短交谈,或者写作”掌握传播交流的基本技巧,从而培养理工科学生与传播媒介以及直接与公众交流合作的能力,并为他们将来在可能的情况下从事科普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9。
  
  其次,科学界还应建立相应的机制积极协助职业的科学传播者共同推进当代科普事业的发展。如果说科学团体是人类理解科学的必不可少的最终源泉,那么大众传媒就是今天沟通科学家和普通大众的一座桥梁。要想在传播媒介中准确、适宜地反映科学,科学家与传播媒介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合作关系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前提。在三哩岛事件发生后美国率先成立了科学家大众信息服务社,其主要职能就是“勾通科学家与传播媒介间的相互关系”。至今,该社新闻资料部已为数万名科学家建立了档案库,以便大众传媒在涉及科学技术知识背景和制作科普节目时,能够迅速方便地得到科学界的有效帮助。继美国之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陆续建立了类似的组织,以加强科学界与大众传媒界的交流与合作。在美国,一些培训机构专门负责每年安排一些科学家到媒体部门工作数月,同时也安排科技记者到科学家的试验室工作数月,一起查资料、做试验、写研究报告、开评审会等等,参与整个科学研究工作的过程。无疑,这种科学界与大众媒体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对双方都是必要而有益的。
  
  再次,科学界应当鼓励一些在科普创作、宣传方面有专长、有兴趣的科研人员身兼二职(生产科学知识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这时候模型2中的科学知识生产者与科学知识传播者、信息①与信息②又合为一体),或者加入职业化的科普队伍。科学界应当为此创造适宜的工作机制和环境氛围,如设立相应的鼓励奖项,建立专门的扶持基金,在科学共同体内部设立相应的工作岗位或者研究职位等等。
  


参考文献

1吴国盛. 从科学普及到科学传播. 科技日报,2000年9月22日,第3版. 另参见:刘华杰. 整合两大传统:兼谈我们理解的科学传播,科学新闻,2002,(18).
2 英国:公众理解科学. 张正伦主编. 中国公众的科学技术素养.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第243,244页.
3 美科协呼吁科学家深入学校. 人民日报,1999年1月26日,第7版.
4 周光召. 中国科普事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科学. 2001, (1), 第5页。
5 转引自朱光亚. 弘扬光荣传统,肩负历史使命,推进科普大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等领导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6年2月,第22页.
6卞毓麟. 科学普及太重要了,不能单由科普作家来担当. 科学. 1993, (2).
7 Carl Sagan . Isaac Asimov (1920-1992). Nature , 1992, 357.
8 张隆栋主编. 大众传播学总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9 Jon Turney. Teaching science communication: courses, curricula, theory and practic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1994, 3(4).
10Steve Miller. Critiques and contentions: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at the crossroads.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2001, 10 (1).
11 Science and Society. Third Report of the House of Lords Select Committe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ssion 1999-2000. London: the Stationery Office.
12 孙宝寅. 科技传播研究.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
13翟杰全. 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
14 朱秋云. 英德科学家和媒体业者对科普的看法. 科普研究,2002, (1).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