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周易》古经何以分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其初衷很难得知,程伊川之《上下篇义》丰富了人们在此领域的识见,为我们今天研究古经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如上所论,《上下篇义》有些地方尚需进一步探讨。比如,“卦有《乾》者居上篇,有《坤》者居下篇”作为一条原则似乎就比较勉强,因为古经六十四卦中有坤者(《坤》、《泰》、《否》三卦除外)共十二卦,其中居上篇的有八卦,居下篇的仅四卦;别卦中有乾而居于上篇者有十卦(不包括别卦《乾》),而居于下篇者亦有四卦。再者,《泰》、《否》两卦均有乾有坤,为什么都居于上篇?程氏也未作特别分析。因此,我们以为,“卦有《乾》者居上篇,有《坤》者居下篇”可不作专门讨论。此外,朱伯崑先生认为,《上下篇义》有些观点与《伊川易传》不一致,所以“《上下篇义》不代表程氏易学的基本思想,是否程氏遗文,可以存疑”(第181页)[5]。我们对朱先生的观点不敢苟同。众所悉知,伊川于卦序极为重视,“卦之序皆有义理,有相反者,有相生者,爻变则义变也”(第223页)[3],其《伊川易传》即从《周易集解》之旧例,以《序卦》分置六十四卦之首,更以阴阳消息之理说卦序。因此,以我们看来,作《上下篇义》专论阴阳分篇符合易学大家程颐之气象。
参考文献:
[1]林忠军.《易纬》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2.
[2]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二册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