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庸》《孟》与《易 传》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1970-01-01 08:00于哲学网发表

  

三、思孟中道说与《易传》的关系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把“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子思说:“诚者,……从容中道,圣人也。”把“中庸”作为圣人的“中道”,称之为“诚”。又说:“诚者,天之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使中道升华为世界万物的本原。孟子也认为中道是天道,又是圣人之道,说:“汤执中”(《孟子·离娄下》),“孔子岂不欲中道哉”(《孟子·尽心下》)汤和孔子都是“圣人”。

思孟以“中道”“诚”为宇宙本原,同时保存了它的道德属性。《易传》接受这一思想后,以一卦的上下两经卦的中爻即二、五爻为“中位”,把阴阳象数和思孟“中道”说揉合到了一起。

《易传》认为,分居二、五中位的阴阳两爻。可以象征天地之道。如《临卦》的九二、六五为阳爻居下卦中位,阴爻居上卦中位。《象传》说:“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阴性柔,阳性刚,六五之柔应九二之刚,象征天地中道之和,为“刚中而应”。所以孔颖达说:“天道以刚居中,而下与地相应,使物大得亨通而利正……故云‘天之道也’。”“天之道”即天地之道,“使物大得亨通而利正”就是化生万物。

天地和圣人都以“中道”为“城”,阴阳爻居中位,不仅象征天道,也象征圣人(君子)居中道之位,立中道之“诚”。如《乾·文言》解释《乾》九二时说: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 :“龙德而中正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中”、“庸”、“诚”、“化”是思孟哲学的四个重要范畴,《易传》中道说搬来这四个范畴,也搬来了思孟圣人之道的理论,其一、“正中”即“中道”,九二为阳爻居下卦中位,象征“君德”和行“正中”之道。此即子思的圣人“从容中道”和孟子说的“中道而立”(《孟子·尽心上》);其二、“庸言之信,庸行之谨”是《中庸》的“唐德之行,庸言之谨”的变文。意思是“信”于中庸之“言”,“谨”于中庸之“行”,即以中庸为道;其三、“闲邪存其诚”的“诚”是思孟的“圣人之道”。“闲”即“防”,防邪以“存诚”是对“诚”的理论的发挥;其四、“德博而化”是圣人以“博”厚之德化育天下,此即子思的“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孟子的“大而化之为圣”(《孟子·尽心下》)和“君子所过者化”。

《易传》中道说还接受了孟子圣人之道的美善理论。如《坤卦》“六五,黄裳元吉。”《文言》说: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六五阴爻居上卦中位,象征圣人(“君子”)行中正之道。“中”是中道,“黄”是黄色。古人认为中道是至德,黄色是美色,“黄中”为至善美德。下面让我们先看看孟子的有关论述: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谓圣。 (《盂子·尽心下》)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啐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尽心上》)

“根于心”(“有诸己”)的“善”“性”的内部“充实”为“美”,“美”的“光辉”形于“生色”、“面”、“背”和“四体”,谓之“大”美,“大”美“化”育万物谓之“圣”。《文言》的“美在其中”是孟子“根于心”的“善”“性”“充实”于自身之内,“畅于四支”是孟子的“美”的“光辉”“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发于事业”是孟子“美”善的“大而化”育万物,“美之至也”是孟子的“大而化之谓圣”,圣人的中道是“善”的最高境界,也是“美”的“至”高峰。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善”,“根于心”为“真”(“信”),“充实”于内外为“美”,认为圣人的中道是真、善、美的化身。《文言》以“中”“正”为善,“黄”色为美,“美在其中”为真,用《坤》卦六五表现了真、善、美思想。二者具体内容有异,基本思想一致。

孟子的美善思想与子思的下述一段话有关: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定,变则化,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化。(《中庸》)

“曲”是局部。从局部为善可发展为“诚”,“诚”形立于体,由显“著”而光“明”,而“动”“变”人心,“化”育万物,是为“至诚”(圣人)“能化”。孟子的由“善”到“圣”是子思的由“曲”至“诚”的变文。善性开始是善“端”,限于局部之“曲”,“充实而有光辉”即“著”“明”于外。“大而化之为圣”就是“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不同之处是孟子从“美”的方面进行了发挥。《文言》中道说直接接受了孟子的美善理论,也间接接受了子思的思想。

《易传》中道说还取来了思孟“五达道”的部分内容。如:《彖传》解释《家人》卦时说:

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家人》六二为阴爻居内卦(下卦)中“正”之位,象征女以正道守内;九五为阳爻居外卦(上卦)中“正”之位,象征男以正道守外。男女各当中位守中正之道,是“天地”之“大义”,即天经地义。以此为基础;父母、子女、兄弟、夫妇各守其道,“家道正”则天下安“定”。《象传》这一思想来自思孟。子思说:

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

孟子说:

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膝文公上》)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处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的“五达道”是圣人化育天下的中和之道,是“诚”的人道观。身为家本,家为国本,国为天下之本,身正则家正国“平”天下安。

《彖传》的家道理论正是从思孟的“五达道”中取来了“父子”、“夫妇”、“昆弟”与“正家”之道。

《易传》在解说二、五中爻时,大量使用了“正中”、“中节”、“刚中”、“柔中”、“中直”、“中正”、“中”等“中道”范畴,象征天地和圣人之道。据统计,言“中”者,《彖传》42处,《象传》48处,《文言》4处,《系辞》1处,共计95处。查《易》之经文,不言“中位”和“中道”,只有《益》卦六三、六四,《泰》卦九二,《夬》卦九五,《复》卦六四,谈到过“中行“问题。考其位置,“中行”不尽在二、五中爻,内容也不专指德行。如:《益》卦六四爻辞为,“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告公”的“中行”显然是人名,也不在中爻。再如《复》卦“六四,中行独复”,高亨解为“与他人同有所往,而行至中途,己一人独返。此乃独行其是之意”(高亨:《周易大传今注》第243页)六四也不是中爻。由此可.见,《易传》中道说不是来自经文,而是作者以二、五爻位发挥并宣扬了思孟的中道学说。

四、小结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易传》从“天道”、“圣人之道”和“中道”三方面接受了思孟的以“诚”为“道”的哲学思想。思孟的天道“诚”是客观精神。“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中庸》)它自我生成和自己成道。不依赖任何人和物。“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天道“诚”自我生成后,产生了世界万物。作为“诚”的另一方面的“圣人之道”(“至诚”)与天道同体同功,“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也是客观精神。“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孟子·尽心下》),圣人是神妙莫测的“神”。而中道就是圣人和天地之性的共同实体。《易传》作者也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与天地共同载覆和“化生”万物,又以天地和圣人之道为“中道”,融合于二、五中爻,一体化为客观精神。《易传》实际上是思孟学派写成的一部作品。

不过,《易传》大谈阴阳,又表现了思孟学说与阴阳说合流的思想。正如一些同志所说,《易传》不是一人,也不是一个时间写成的。孔子之前,有《易象》(《左传·昭公二年》)之类的解释《经》文的《传》。孔子晚年,整理过《彖传》《系辞》《象传》《文言》(《史记·孔子世家》)等传,战国时,又有了解《易》的《阴阳说》(《左传集解·后序》载太康时,发掘魏襄王墓,得“《周易上下篇,与今正同,别有《阴阳说》,而无《彖》《象》《文言》《系辞》。”),思孟学派便把思孟哲学和阴阳说揉合起来加以论述,完成了今本《易传》。今本《易

传》有孔子前的内容,有孔子的思想,主要的是思孟学派的儒学理论。其中《彖》《象》《文言》和《系辞》的思孟思想最为明显。

由此可见,那种认为《易传》和《庸》《孟》世界观“有很大不同。”(李泽厚:《荀易庸记》载《文史哲》1985年第一期。)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