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从《太玄》看扬雄的人性论思想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1970-01-01 08:00于哲学网发表

 

三

        有了这样一个宇宙模型,我们就好解释扬子的人性论了。扬雄的思想,基本上都建立在这个宇宙模型的基础上。以五行搭配这个模型,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因为五行是气,是运动的。不过气行有节令,其表现因时间方位各异。五常是五行之气在人的禀赋。由于五行间的关系不同,五常间的关系亦不同,正如上文所说,只有与土相关的信、圣是立体通天的,其它四行的立体化,建立在土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土的挺立,只有仁、义、礼、智四德的人,其表现的肃、、哲、谋,就是一种世俗化的平面的道德行为。而有了信,有了诚,自性挺立之后,这些世俗的行为都打上了超越的印记,即世间而出世间,世俗的道德就有了超越的意味了。《成》次五测曰:“中成独督,能处中也。”成人正指能持中守正者。

人禀五行之气而生,得其秀而最灵,五常的基础在天。《法言·学行》云:“学者,所以修性也,视、言、貌、听、思,性所有也。”这是以作用言性,但作用背后还有天道在,水、火、木、金统于土,貌、言、视、听主于思,仁、义、礼、智根于心。根据这个宇宙结构,仁义礼智都和土相关,就从平面来看,亦是以土为中心。一个人德性主体挺立之后,可以说其人已知天命,但不可说已成圣。圣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万物备于一身,他必须和真实的宇宙一样,并不能只用这样一个模型来分析。人心一旦与宇宙为一,成为一个混沌的整体,身体作为一个小宇宙,就焕发出本有的活力,生意盎然了,与天地为一体了。这样的人才是完全的人,这样的生命才是真正的生命。只有如此,才能“与天地配其体,与鬼神即其灵,与阴阳挻其化,与四时合其诚”(《太玄文》)。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因为他自身就是矩,身与道为一了。

这样至少在理论上,每个人都得到了天赋的五常之气,每个人都有希望成为圣人。这与汉代谶纬之学中流行的天生圣人之说不同,是一种理性的说法。扬雄特别看重心志与学习。重志,当然是重自觉,他说“不欲晞,则已矣;如欲晞,孰御焉?”(《法言·学行》)一个人只要自己仰慕圣人,学习先贤,其德性的扩充将是无限的。这正和《孟子·尽心上》“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焉”同意,都是讲人的道德自觉性的。

有了自觉性并不是能够“顿悟成佛”。人生的路何其遥远,进德修业的过程,永远没有止息之时。《法言·学行》:“或问进,曰,水。或曰:为其不舍昼夜欤?曰:有是哉!满而后渐者,其水乎!或问鸿渐?曰:非其往不往,非其居不居,渐犹水乎!请问木渐,曰:止于下而渐于上者,其木也哉,亦犹水而已矣。”这段文字集中表现了扬子心性修养的方法,成德之途,一要有毅力,能持之以恒,二要有定力,不做违心之事,克己慎独,坚持心性,三要努力向上,而这三个条件都是伴随人的一生的。《韩诗外传卷八》子贡曰:“‘君子亦有休乎?’孔子曰:‘阖棺乃止播兮,不知其时之易迁兮,此之谓君子所休也。’”这种生命不息,奋进不止的修养观,与《荀子·大略》所载略同,正是扬子思想的源头。《增》次三测曰:“木止渐增,不可盖也。”正是要求人一要有成圣之志,二要有勇猛精进,永不止息的精神。

在成德之途径上,扬子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明显受《荀子》影响的格物说,受《易传》影响的积善说,受《老子》影响的谦下说,受《孟子》影响的集义与养气说。当然这里只是一种概括的描述,这些思想家之间,本身就有复杂的影响,其修养方法也多有互通之处。扬子学问渊通且不固守一家,这些修养方法被他消化吸收,已经融合在《太玄》之中了。

扬子重视心性,认为心灵是人的主宰,所以人生修养的过程,核心在于德性的扩充与完成,《视》初一:“内其明,自窥深也。”次二:“君子视内,小人视外。”测曰:“小人视外,不能见心也。”君子小人之别,就在操心与否。只要本心已立,心为身主,就能渐修渐进,集义养气进而成圣作贤。《周》次二:“植中枢,周无隅。”正是要以心做主。《常》初一:“戴神墨,履灵式,以一耦万,终不稷。”神指天,灵指地,一即是心,人秉天地之气,存心不逸就可以无遗憾,无愧作地应物处事而无累于德了。

    以心正身的修养活动中,需要专一,执着,不动心。《锐》:“阳气岑以锐,物之生也,咸专一而不二。”初一:“蟹之郭索,后蚓黄泉。”测曰:“蟹之郭索,心不一也。”此系转用《荀子·劝学》之语,不过与荀子不同,扬子注重内在心性的扩充,而非外在礼仪的内化。《锐》次二:“锐一,无不达。”测曰。“锐一之达,执道必也。”此道非外在礼义,乃天道人道地道统一之玄道,对于人来说,它既是内在之质,亦有外在之文,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玄是不可强分内外的。除了专一,还要谦和,《少》次五:“地自冲,下于川。”测曰:“地自冲,人之所圣也。”冲即虚中,人能虚中无物,即可与道为一。但是虚中无物不是空虚,无物是没有事情干扰自性的完成。就《太玄》而论,事物大概有两类,一类与心性修养不矛盾,一类矛盾,对于前者,要顺应自然,以义为本,《驯》上九:“驯义忘生,赖于天贞。”在以心守义的过程中,要“从水满科”(《从》次五),不能自越。此系套孟子“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公孙丑上》)之语,意思略同。这个漫长的存养过程,也是行义的过程,《积》上九:“小人积非,至于苗裔。”次四测曰:“君子积善,至于蕃也。”善恶的积累,都与德性的扩充相关。特别是不义累积于心中,习为身主,善恶不分,就会拒斥义行,妨碍进德。《毅》初一测:“怀威满虚,道德亡也。”《坚》初一:“磐石固内不化贞。”都表现了扬子对心性失丧的忧虑与习气居内的担忧,扬雄主张对此要加以排斥。《断》初一:“断心灭斧,内自治也。”《夷》次五测:“中夷之利,其道多也。”都是讲应从心中将不善、不义、不德之念清除出去。这个清除整理的过程,又是格物的过程。《大学》“格物”一词,向来缺乏的解,郑玄释格为“来”,算是比较早的一种权威解释,但在《太玄》中,扬子则以“去”训格,《格》首:“阳气内壮,能格乎群阴,攘而却之。”阳善阴恶,人能自性挺立,就能不受外界干忧。为善去恶,就是扬子所讲格物。这样的格物,有似于荀子的“虚一而静”,也有似于老子的“涤除玄览”。《童》次八“或去之,或刺之,修其玄览,渝”,正是从《老子》中化出,但与老、荀不同,扬子的玄览是有物,不是无物,扬子的虚心,不是静因的认识之道,而是虚去杂物,显露本心,挺立主体。

《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扬子的性是从天而得,秉五行之气而生的,扬子的道,归根到底是率性而为的人道,扬子的教是圣人所指示的修道之途,这个途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书。无论如何理解教,这个性是内在的。修道也首先是自性的彰显,是自觉的过程。扬子《太玄》重中,以《中》兼准《中孚》与《乾》,《太玄文》专门释《中》,足见中在《太玄》中的核心地位。《太玄》所表现的人性论和《中庸》及《孟子》在根本上多相符合,其性论在深层上讲,要近于性善论。末了,我们再举一例,以明思孟学说对《太玄》的影响。《瞢》初一:“瞢腹睒天,不睹其畛。”马总《意林》引《子思子》:“君子以心导耳目,小人以耳目导天。”《难》次三:“中坚刚,难于非常。”前一句正从后两句化出。当然,《太玄》论人性,受《荀子》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调和孟荀或许是扬子的一个企望,在修养观上,这一点是做到了,但就人性论本身,扬子更近于孟子,这也是非常明显的。

参考文献:

[1]  徐复观.扬雄论究[J].大陆杂志,1975,50(3)

[2]  郑文.扬雄的性“善恶混”论实际是荀况的性恶论[J].西北师大学报,1997,34(4)

[3]  问永宁.读玄释中[J].周易研究,2001,(3)

[4]  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20.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