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以足下,发明于易
李颙常常提到“归藏于坤”。坤地以内柔为象。因此,纯坤居首之《归藏》呈之于人者,乃归万象于内里,开辟晦塞而后心明。故李颙感之曰:“‘归藏于坤’,乃圣学第一义。噫,斯其为天根乎! ” ( 李颙《二曲集》第60页)
这当然是他“求易于己”的结论。但更是他倡导一切当“实以足下”、从“肯綮处”着力的易学前提。在他看来,人之实者,实在内里本心;“肯綮处”者,乃“提醒天下之人心”。所以,其“实以足下”要实在本心实在洗心无疑,其着力开刀处则要落实在人心疾患处无疑。非此,不足以谓之为大易;非此,则无异于空话而已:
问《易》。先生曰:“不知。”又问。先生曰:“不知。”其人固问不已。先生曰:“子之问《易》者何为?”曰:“《易》乃经中之要也。” 先生曰:“子欲知经中之要也何为?”曰:“诸名公咸尚《易》也。” 先生曰:“然则子之治《易》也,为诸名公而治《易》,非为己而治《易》也。不为己而治《易》,则其平日之所以朝研而夕讨者,乃欲解众人之所不能解,发众人之所不能发,夸精斗奥,作一场说话而已。此其为力甚苦,而其用心亦太劳已!” ( 李颙《二曲集》第41页)
因此,李颙“为己而治易”,主张治易“实以足下”、“一味切己反”。恐惟如此,他才不为史家易家之所为,不潜心解易以易说易,而求易于己,用易于己;恐惟如此,其习易功夫才于思想上颇有获益。
李颙所论涉及甚广。人性善恶,悔过自新,明体实用,匡时要务,几乎处处迸发着思想的火花。其中由易上发微者,屡见不鲜。而最为典型者,莫过“学髓”之图。
学髓图( 李颙《二曲集》第8页)如右所示(略),此图有 “学髓”之文( 李颙《二曲集》第14-22页)诠释之。从“学髓”一文可知,此图为李颙自得之图,曾密藏之而不呈于人前。尝谓之曰:
此天地之所以与我者也。生时一物不曾带来,惟是此来;死时一物不能带去,惟是此去。故学人终日孜孜,惟事此为人生第一要务。动作食息,造次颠沛,一注乎此而深造之,以求自得……
足见其重要。在他看来,人心亦有本末。“人生本原”即本心者,多谓之“灵原”。此一点“灵原”为人本体“人人具有”,此一点“灵原”为人本原“无极而太极”。故其“无声无臭廓然无对”,却又“寂而能照应而恒寂”,人持之方良知良能;人心之末者随念而起,遂有其对。或随境而迁转,为求人欲而自弃其本真,或刻意逐其事理,有意为善却不失追名之私。可见,其图名“学髓”,乃“学之精髓”之谓,是为“为学之图”;它上承陆王心学,呈出人之玷疵发生及所在,旨在为学洗心之用,是为“修身之图”;它考以孟告以来人性讨论,把至善作了“无念”、“无为”式的归结,是为“人性至善”之图;它发明老庄之道,本于“无为而为”之旨,是为“道心之图”……
学髓图或许还包含有更多,还可称为其他什么图。然其至为真切最令人惊叹者,乃在于其已入及人格心理层面,把“灵原”所衍一分为欲、理二端,是为“自我结构之图”。比照西方伦理模式——如柏拉图伦理哲学模式[2],其何等相似 此外,李颙学髓图与西方许多伦理心理或人格心理模式(如弗洛伊德的id、ego、superego)都具有明显的可比性。此不赘论。
〖ZW)〗!又何等相异!其相似者,皆两重三项式伦理心理结构。两重者,李颙之灵原与欲理,柏氏之灵魂(soul,亦谓其“理性” rational part)与非理性(irrational part);三项者,李颙之灵原、欲、理,柏拉图之灵魂(或“理性”reason,“理式”idea,form)、欲(appetite)、意(spirit)。此对应如下表:
其相异者,李颙之图乃次第两重,后一重(欲理)系前重中导出,是灵原欲染物蔽感应外境之果,而柏氏之两重三项无先后次第,皆人格构成要素;故李颙提倡着手一念一行关乎本心之入微处,复还本然之真,于不断复还中得以内心浑然如一,而柏氏则主张灵魂理性主导,于三者协动时达到内心结构之整体和谐。显然,理解中国伦理学说之修养理论,理解中西理论思维差别,李颙学髓之图不由人不观。
李颙反复强调:“夫学髓之浑沦一圈,即太极之浑沦一圈也”,“学髓浑沦一圈,又何殊于太极之浑沦一圈乎?”( 李颙《二曲集》第218,216页)其实,完全可以顺着这个说法再细说下去:“欲”之象阴而“理”之取阳,缘其物欲(“欲”)主内而名欲(“理”)主外也;由无对(“灵原”)生有对(“欲”、“理”),犹“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也;自欲理入微处着力复还空寂“灵原”本心,如阴阳复还太极本体也……学髓之说虽然远非“易学” 领域范畴,但其思路、其构图、其叙述、其方法,统统源于、援于易学学说,是李颙自体自认、“求易于己”、发明易理的结果,当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清) 李颙.二曲集[Z].陈俊民校点.北京:中华书局, 1996.
[2] Stumpf, Samuel Enoch, Socrates to Sartre: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5th edition, McGrawHill, Inc., 1993.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