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唐代文馆与文学研究的检讨和突破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1970-01-01 08:00于哲学网发表

  (三)其它研究

  诗歌之外,研究文馆与文学之关联性较多的,主要集中在探讨唐初所修前代“八史”与初唐文学思想的关系。这在文学批评史、思想史等著述中都有论及,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论述尤为详备。曾守正《唐初史官文学思想及其形成》[29],从唐初史官文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成因、评骘三方面来考量初唐史官的文学思想。李胜《初唐史家文论特色检讨》[30]认为:以令狐德棻、魏征为代表的初唐史家的文学见解,表面看来,像是折衷调和,论其实质,则表现了对文学发展规律的全面认识,较早、也较正确地为光辉灿烂的唐代文学指出了发展方向。

  其它文体方面,如从文馆的角度来观照小说、散文的演变之类的论著不多。拙著《唐代中央文馆制度与文学》力图有所突破,对文馆与唐传奇、实录、墓碑文、行状等文体之关联,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拙文《从行状和墓碑文看唐代骈文的演进》[31],从文馆的角度提出构建分体骈文史的断想。

三、研究空间的拓展

  从文馆研究的历史来看,研究者比较重视这样几个问题:(1)历史学视野,关注文馆制度本身的渊源和流变,着重于制度的梳理和考辨。(2)政治学视野,着力剖析文馆文士与政治之间的关系。(3)文馆与文学的关系,可归结为:文馆学士与作家群体;文馆创作与文坛风尚;文学盛衰与文学嬗变;文馆唱和和诗体发育等方面。[2]399-402

  上述成果无疑为未来的研究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但其中的缺失和不足也不容忽视。由于侧重点不一,他们往往致力于某一中央文化机构的研究,“点”多“面”少,缺少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又囿于论题性质,历史学、政治学研究较多,因而在“与文学”之关系的讨论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

  重新思考已有成果,笔者认为文馆与文学研究空间的拓展,主要还有赖于思维方式的转变和研究视野的开拓。应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和理论,选取文士社会角色作为切入点,进一步探究文馆与文学之关系,是比较有价值和意义的:其一,回归文学本位研究。传统研究在历史学、政治学等方面揭示文馆的价值,但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观照,我们必须同时看到,其成果一方面可作文学研究之参照,另一方面其落脚点并非文学。吸收前人成果,推进并深化文馆与文学之关系的研究,改变过去的研究格局和研究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学术史意义。其二,运用已有文馆研究成果,借鉴社会学理论,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力图在历史文化学和文学社会学层面有所突破,还原文馆文人与唐代文学演进的历史原貌。因此,系统化现有成果的同时,也是对前沿学术方法运用的检测,具有理论探索意义。其三,从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文人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学者热衷于从空间分布、科第出身、文化背景等角度来剖析文士的精神风貌,对于文士社会角色与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之联系则关注不够。因此,从文士社会角色变迁来考察文馆文人的精神风尚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其成果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

  依据社会学相关理论,社会角色有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之分。就文馆而言,前者主要有学官、史官、图籍校勘官、著作郎官、学士五大类,后者主要包括经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等角色。这两种角色有时难免交叉和互换。未来的研究应打破成例,努力解决与此两种社会角色相关的文学问题,从角色之意识、评价、社会流动、心态等层面分别探讨与文学生成、发展、衍变之间的内在联系,剖析文士角色与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文体演变的相互关系。加强动态研究,揭示文士角色与文学团体、文学风气、文艺思潮、文学传播等各种文学现象和文学流派之间的潜在规律。笔者以为可以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其一,文士任职中的角色本位意识与文学样式。所谓本位,在这里是指各文馆职事活动的规定性,比如学官之教育、史官之修史、图籍官员之校勘、著作郎官之著述等等。不同社会角色的文学创作,往往在题材、内容,甚至风格上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别。比如秘书省校书官本位意识与咏物诗创作,文士任职与散文写作,史官“泛谏诤意识”与中唐传奇勃兴等。

  其二,文士社会角色评价与文学。社会评价系指社会在文士选任、迁转和地位诸方面对文士职务作出价值判断和预测。从任职资格归纳文士选任中的文学因素,从职务变迁总结与迁转相关的文学质素,通过计量分析,在整体上把握选任和迁转的规律,并由此还原文士生活生存状态与文学群体性活动之间的关系。比如由于任职形成文学创作小集团,集体创作观念对文坛风尚之影响,各文馆社会地位高低变化与士子价值认同和价值取向等等。

  其三,文士社会角色流动性与文学活动。文士社会角色流动是指文士京都任职与地方任职之间的区域流动。京都长安和洛阳是中央文馆所在地,也是当时的文化强势区,文士离开京都到其它地方任职,势必带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比如由韩愈迁谪岭南、白居易贬江州、刘禹锡之夔州等角色流动,推动弱势区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强弱势区域之间文学思想的交流和传播等等。

  其四,学士文学角色批判与诗歌复古进程。将学士单独列出来讨论,是因为过去的研究将其局限于初唐诗歌声律问题。文学发展是诸种合力的结果,若将诗歌分成主流创作和非主流创作,从非线性发展来重新审视唐诗进程,则会发现唐诗演进轨迹受主流与非主流文化之冲突的影响很大。一般而言,学士处于创作主流地位,同时又是京城文化、宫廷文化的代表,而非主流作家则是地方文化、民间文化的代言人。从这个角度来看,诗歌复古实质上是文化冲突在文学上的一种表现,诗歌复古进程也是文化冲突与顺应的过程。

  不过,多学科交叉研究要求研究者同时具备多门学科知识,在知识结构方面应有所提升和完善。同时,还应注意点面结合、虚实相间的问题。笔者以为可以采取现代科技手段,创建与研究相关的数据库,加强一般与个别有机相融的动态系统分析。

  综上所述,历时性地来看,唐代文馆与文学研究在制度渊源流变的梳理和考辨、文馆与诗歌的分析探讨方面成果较为丰硕,而在文馆与小说散文等方面的讨论相对薄弱。总体而言,个案分析较强,整体论述较弱。虽然出现了《唐代文馆制度及其与政治和文学之关系》和《唐代中央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等专著,但从文学本位的角度来看,略嫌关注不够。因此,将历史学、政治学、文学等与社会学结合起来,从文馆文士社会角色切入,解决相关文学问题,当是深具发掘潜力的未来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池田温.盛唐之集贤院[A].唐研究论文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李德辉.唐代文馆制度及其与政治和文学之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吴夏平.唐代中央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

[4]罗时进.唐诗演进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5]李福长.唐代学士与文人政治[M].济南:齐鲁书社,2005.

[6]聂永华.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考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高明士.唐代学制之渊源及其演变[J].台湾大学历史系学报,1977(4).

[8]任育才.唐代官学教育的改革[J].台湾兴大历史学报,1998(8).

[9]任育才.唐代官学体系的形成[J].台湾文史学报,1997(27).

[10]张荣芳.唐代的史馆与史官[M].台北:私立东吴大学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84.

[11]赵永东.谈谈唐代的秘书省[J].文献,1987(1).

[12]陆庆夫.唐代秘书述略[J].秘书之友,1985(1).

[13]曹之.唐代秘书省群僚考略[J].图书与情报,2003(5).

[14]李万健.唐代目录学的发展及成就[J].文献,1995(1).

[15]李锦绣.试论唐代的弘文、崇文馆生[J].文献,1997(2).

[16]牛致功.唐代的学士[J].社会科学战线,1987(1).

[17]朱倓.〈集贤记注〉辑释[J].国立中山大学文学史研究所月刊,1934(1).

[18]廖健琦.唐代广文馆考论[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4(6).

[19]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0]赵昌平.初唐七律的成熟及其风格溯源[J].中华文史论丛,1986(4).

[21]邝健行.初唐五言律体律调完成过程之观察及其相关问题之讨论[J].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90(21).

[22]杜晓勤,从永明体到沈宋体——五言律体形成过程之考察[J].唐研究,1996(2).

[23]陈铁民.论律诗定型于初唐诸学士[J].文学遗产,2000(1).

[24]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5]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6]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7].陶敏.〈景龙文馆记〉考[J].文史,1999(48).

[28]王梦鸥.初唐诗学著述考[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

[29]曾守正.唐初史官文学思想及其形成[A].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第三十八号)[C],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1994.

[30]李胜.初唐史家文论特色检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31]吴夏平.从行状和墓碑文看唐代骈文的演进[J].文学遗产,2007(4).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